BOOK

2008-07-04 05:03
舒适广告 2008年11期
关键词:刘基刘文典胡兰成

舒 菲

执行/潘潘

所谓人生,所谓传奇

人生是自己一步步来完成的,评定却要别人来写就。只是越过所谓“传奇”,才知道,一旦回归到当事人那里,人生的诸多“传奇”,看上去也没有多少了不起。

事实是正是如此:不管多么精彩的传奇,总是平淡间写就。

所谓人生,所谓传奇,不过如此。

《海上繁花梦;永远的张爱玲》潘飞著

所有对于张爱玲的评价中,白先勇的最直接而到位:张爱玲当然不是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传承下来的。

这本关于张爱玲的最新传记(这个女人的人生似乎有了很多版本,只是哪一个版本都能叫人羡慕),基本上会让你搞懂为什么白先勇会给出那个不俗的评价。只是对于更多人来讲,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感纠葛,绝对是每一本传记里都要浓彩一笔的,此书也不例外,甚至用了《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样浪漫的标题。

佛家的说法是“是情皆孽,无人不苦”——这样的结论放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身上,真的是无比妥帖。其实在后人看来,超级小资情调的张爱玲能够看得上容貌以及品行都算不上太出众的胡兰成,并且在她23岁花样年华里肯嫁给他,是有些不太能理解的。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否则张爱玲也不会写出如此的表达:“见了他,她变得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可惜,胡兰成终究不是张爱玲可以相伴一生的角。多年后,胡兰成在回忆自己与张爱玲的美好时光时,引用了李商隐的两句诗: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令胡兰成欣慰的是,张爱玲隐约间还是承认她与胡的爱情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否则那个发表在台湾《中国时报》上的短篇小说《色戒》里也就不会安排女主角因为爱连汉奸都肯接纳。终究张爱玲还是一俗人。

《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

(美)奥巴马著罗选民、王璟、尹音译

毫无疑问,黑白混血的奥巴马,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前景还颇为微妙——不到最后的一刻,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不会轻易把掌声奉献给这个出身卑微的肯尼亚后裔。书中阐述了他的成长、家庭、婚姻,更重要的是,借这本自传,奥巴马很好地传达了他对时局的认知,更是用犀利的文字解释了他经典的一句演讲词:美国,我们不能往回走。

《狂人刘文典》章玉政著

当下现实中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如刘文典这样的狂人,所以,这个国学大师的传记不容错过。20岁名满大江南北,又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所以世人面前总是一副“狂生”模样,只是这“狂”,却很有水准:痛斥过蒋介石、驱赶过章士钊,瞧不起闻一多与沈从文……不管你是好奇还是羡慕,刘文典的人与事,还是值得我们重读。

《刘基传》郭梅、毛晓青著

所谓刘基,就是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成就大事业的谋臣,地位与诸葛亮之于刘备,并无区别,只是名气似乎比诸葛小了那么一丁点。但事实上,刘伯温的功绩,要远远比诸葛亮大——他不仅把朱元璋扶上了马,而且还帮朱元璋把国家治理得蒸蒸日上。这位元末的小进士是如何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本书给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一直困扰我们的“刘基之死”,作者也给出了几个令人信服的揣测。

《瞧,科比这个人》张佳玮著

科比·布莱恩特这个家伙,还真算是人尖:职业生涯12年来,始终是NBA最受关注的巨星之一;3枚总冠军戒指轻松戴在手上;连续10年全明星主力;单场81分;蝉联两届得分王……即使有些绯闻和传说中的暴力,都也在他憨大哥式的微笑中轻易化解。这本书很正面,很励志,很典型的传记。多说一句,里面很多图片相当精彩。

猜你喜欢
刘基刘文典胡兰成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刘文典吴宓唱“对台戏”
金克木偷师刘文典
此时语笑得人意
胡兰成为何8个女人都对他生死追随?
胡兰成的女克星
刘基的隐与显
刘基的识人之智与自知之明
胡兰成和他的女克星
跟蒋介石打架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