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黎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事情,挪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才能办到,李世民可是数一数二的明君,他的皇帝宝座上不也沾满了兄弟的鲜血?然而,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只用一件黄袍就换来了大宋的百年江山。有人说,赵匡胤这么容易就得了天下是因为运气好,实则不尽然……
捏住软肋
说赵匡胤运气好,有然的地方。
首先赵匡胤的篡权得益于周世宗的死。周世宗柴荣是乱世明君,有统一中国的雄心。他一登基,就马不停蹄地征伐秦、凤诸州,攻打后蜀国,尤其对南唐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战。高平大战中,周世宗沉着应战,身先士卒,打得刘崇节节败退,狼狈逃回晋阳。高平大捷后,周世宗调整军队,减轻百姓负担,准备统一中国的战争。两年间,他拿下了长江以北的14 个州。
但是,就在燕云十六州的光复指日可待的时候,柴荣却病倒了,北伐军不得不班师回朝,不久,柴荣就死了,撇下了妻儿。年仅7 岁的柴宗训不得不火线即位,年轻的符太后垂帘听政。
周世宗执政的5 年是光彩夺目的,是动乱的五代未见的盛世,但是这短暂的辉煌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试想,如果周世宗不死,他也许就能一统天下,就能改写中国的历史,而赵匡胤也不会窃取柴家的江山。
另外,赵匡胤的江山也得益于符太后的软弱。同是孤儿寡母,有的被篡了权,就像赵匡胤篡权,晋武帝司马炎篡权、隋文帝篡权,有的却很兴盛,比如北魏冯皇后、清朝孝庄皇后。
孝庄皇后培养了顺治和康熙两代皇帝,并且开启了清朝的黄金期。顺治6 岁登基,由皇叔多尔衮摄政,传说,为了消除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孝庄按照满人的规矩“兄死则妻其嫂”,毅然下嫁给多尔衮,逐渐将大权转移到顺治手中。康熙登基时,仅8 岁,由4 位辅政大臣管理政务。孝庄太后尽力教养幼主,做皇帝背后坚强的后盾,支持康熙智擒鳌拜,夺回政权。
如果符太后也有孝庄的胆识和智谋,也能力挽狂澜,相信,历史上也不会有陈桥兵变了吧。
可惜,历史把赵匡胤变成了睡在周世宗身边的赫鲁晓夫。
黄袍背后的阴谋
历史是一个舞台,台上的赵匡胤披上黄袍就成了皇帝,看似简单容易,其实正应了那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之一 幕后的导演
传说,当年,赵匡胤率领北伐军刚出城门,通晓天文的苗仙儿突然指着天上说:“快来看,两个太阳,一上一下,它们在搏斗。”接着又对身边的楚昭辅说:“这可是天命所归呀。”楚昭辅煞有介事地说:“ 是啊, 原来在下面的太阳已经把上面的赶跑了。”
一听有两个太阳,所有人都仰着头,直直盯着太阳,于是,所有人的眼睛中都出现了无数个太阳……千古难见的奇观,在军中传得沸沸扬扬,将士们纷纷议论:“当今皇上年幼,不懂朝政,太后又是一介女流,难揽大权,我们冒死抗敌护主,也没人知道我们的功绩。”
这时,有人提起了“点检做天子”的神秘木牌。959 年,周世宗在北征路上,无意中得到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这让周世宗大为震惊。当时的点检是张永德,他不仅手握重兵,而且还与李重进争夺权力,世宗格外担心张永德发动兵变,于是,解除了张永德的都点检之职,换上了最信任的赵匡胤。后来有人猜测,那块神秘的木牌是赵匡胤陷害张永德的。
而今,大兵们不会关心事实,而更多的关注木牌的神秘。此时的京城,已是流言四起,到处流传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事先巧妙布置,请出“天命”这个最大的靠山,篡权夺位也就名正言顺了,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首先给自己制造了舆论上的影响力。
之二 实力派演员
民間流传说,当年赵匡胤率领大军在陈桥驿驻扎下后,流言蜚语继续在军中蔓延,赵匡胤一个人在帐中喝酒,借着醉意(不知真醉还是假醉)先来到赵普帐中,一番言语暗示之后,留下了句“赵大人倒挺像萧何的”就走了,徒留赵普苦苦思索。之后又来到赵匡义帐中,引诱弟弟说出了“咱们反了吧”,听了这话,赵匡胤难免要故作矜持,责备弟弟,但是,最后,还是向北方跪下,告诉周世宗,不是他要反,而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之后,赵匡胤踉踉跄跄地回到自己的帐中睡下了。
接下来赵匡义和赵普就该上场了。他们来到军中以召开紧急会议的名义煽风点火,议论到炽烈时,众将士亮出明晃晃的刀,说:“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不可。”
赵匡义和赵普一听,窃喜。表面上嘱咐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能造成混乱。暗地里,已经派了快马给留守在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报信,安排他们在开封做内应。
一会儿,消息传遍了军营,士兵们闹哄哄地涌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蒙蒙亮。
听到外面嘁嘁喳喳的声音,赵匡胤醒了,刚打开房门,就听到众将士叫嚷着“请点检做皇帝!”
还没等赵匡胤回答,几个人七手八脚,就把一件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接着,众人跪倒在地,高呼“万岁”,之后,又拉又扯地把他扶上马,回京了。
到了开封城,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做内应,很顺利地就拿下了京城,收归了大臣。之后,又和符太后、小皇帝谈判,赵匡胤就这样得到了皇位。
和平演变,不战而屈人之兵是赵匡胤惯用的套路。如果说,“陈桥兵变”还有明显的谋划痕迹,那“杯酒释兵权”就是“巧夺天工”了。没有流一滴血,在明月当空的晚宴上,在把酒言欢的对饮中,就收回了兵权。对于赵匡胤的这些所作所为,很少有人说三道四,就是因为赵匡胤的表演太本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