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童 范承飞
对于数码玩家来说,朝夕相处的电脑在自己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和女朋友或者妻子差不多了。不过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爱妻的柔情万千,我们更希望自己的电脑“爱妻”能够更强壮一些,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对高性能的需要。现在Intel推出的i7四核移动平台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位让人充满遐想的爱妻!
Core i7来了,它带来了什么?
虽然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大IT厂商都不愿意推出特别有革新意义的产品不过还是有一件振奋玩家们的东西贯穿了整年,那就是开发代号为NehaIem的Intel Core i7(Core i7)系列处理器。从PentIum到Core再到i7,Intel处理器的名称变得更加精炼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处理器的性能和效率更高+功耗逐步降低,整套电脑的架构也更为精简。
Core i7处理器除了性能的飙升,还有两个重大的意义,1处理器中集成内存控制功能,省去传统的北桥芯片,2采用原生四核设计功耗更低,而以往的Core 2四核属于一块片基“焊”上两个双核核心,功耗相当于两块双核处理器。这么好的事情当然不能让台式电脑独美不久前Intel如期发布了研发代号为clarksfleId的Core i7移动处理器——被称为迄今为止Imel产品系列中最快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这意味着Intel的Nehalem处理器微架构已经覆盖了从服务器桌面到笔记本的各个主要计算领域,笔记本电脑的四核时代也已经开始迈进大众的视野。
CoFe i7:结构更简单的移动处理平台
采用i7移动处理器的移动平台被玩家们暂时称为“迅驰3”平台,研发代号caIpella。其用来接替由“迅驰2”升级处理器而形成的Montevm Refresh。与之前历代迅驰平台相比迅驰3在性能上的最大诉求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使用效率的提高其二,续航时间的延长。
与基于NehaIem架构的桌面处理器一样研发代号为Clarksfield的core i7移动处理器将原北桥芯片中的DDR3内存控制器整合在了处理器内部,因此calpella平台变成了双芯片规格,即处理器芯片+南桥芯片。这就颠覆了笔记本电脑的产品形态。
这样高度整合的好处在于使处理器和其他部件交换数据更加流畅,加快内部数据的传输,试图以此达到“使用效率提高”的目的。更高的整合度也使得平台的封装面积能够大幅缩小,相比目前的Montevina平台缩小幅度达38%左右,更适合设计出小巧、轻薄的笔记本产品。
前所未有的四核强劲性能
首批公布的core i7移动处理器是四核心的clarksfield,其采用45nm工艺,包括面向主流的Core i7-720QM,i7-8200M和面向高性能游戏需求的core i7-920XM。core i7-720QM处理器主频为1.6GH2,具备6MB缓存;corei7-8200M处理器主频为173GHz,具备8MB缓存;core i7-920XM处理器主频为2GHz,具备8MB缓存。其中core i7-7200M和i7-820QM功耗为45w,i7-920XM功耗最高为55w。除了四核心这个最大的亮点以,三款处理器都具备InteI Tu-b0 Boost(窖频)技术,可对处理器主频进行大幅加速,提升最高可达75%的额外主频。Turbo BOOSt技术还让用户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关闭处理器的闲置核心来提高处理器工作核心的主频。在启动了Furbo 800鞋功能后,至尊版的core i7-920XM(2.0GHz)主频可以提升至3.2GHz,而core i7-8200M(1.73GHz)的主频也可提升至3.06GHz。
毋席置疑,core i7移动处理器是目前最强大的笔记本处理器,性能直逼桌面平台,相比前代移动处理,大部分性能都有翻倍甚至几倍的增长。这显然会进一步带动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浪潮,对于游戏发烧友或专业人士而言,性能不再成为笔记本电脑的软肋。
i5与i3还将带来惊喜连连
由于core i7目前还属于较为高端的地位,而在桌面core i7处理器中有它的普及版本core i5。所以我们相信未来几个月Intel也会将core i5引入移动处理器中。此外,在i7和i5之后还有采用32am制程、研发代号为Auburndale的双核处理器(暂名为core i3)将会把图形核心、内存控制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使得整个笔记本构架更为简化。而且由于制造工艺的升级,i3的功耗还会大幅下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3中提供的显示核心只相当于我们熟悉的迅驰2集成显卡(×4500 HD),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廉价的移动平台,非常适合消费级低价超轻薄笔记本使用。
根据规划,“迅驰3”平台也还包括一款南桥,延续传统I/O部分,也就是外设与主板进行通讯的处理。该南桥被称为PCH(PlatformController Hub)首颗PCH的研发代号为IbexDeak,采用65nm制程,FcBGA设计,支持6组sATA 2硬盘接口,其中Port 4及Port 5支持FIS-based Mufit Prot技术。此外USB 2.0数目将增至14个,让扩充能力进一步强化,而且使用Rate Matching Hub取代旧有的UHCI驾构,让所有USB Port均支持HS/FS/LS模式,
虽然从目前得到的情报中来看玩家们关心的USB 3.0(传输速率为USB 2.0的10倍并来被包含其串。不过从Intel,在USB标准中的主导地位采看,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将其引入移动平台中的。
迅驰平台历史回顾
2003年初,Intel公司推出了“迅驰(Centrio)移动计算平台”这个新名词,此后就陪伴了我们长达六年多的时间。现在,Intel已经决定逐渐放弃“迅驰”的概念,如同“Pentium”一样,以后代表笔记本电脑高性能的主角将会是“Core(酷睿)i7平台”。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来回顾一下迅驰的历史,触动那些曾经的记忆。
Camel第一代迅驰
要想在笔记本电脑上贴迅驰的红蓝“蝴蝶”胶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采用Intel Pentium M处理器InteI 855主板和Imel指定型号无线网卡。
除了ItileI大力推崇的“无限你的无线”概念,迅驰在处理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代号为Bahias的第一代Pentium M处理器在1.6GHz主频的计算能力上与2.4GHz的Pendum 4相当。这不光是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较低主频直接保证了低功耗的实现,这对笔记本电脑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经典机型/索尼VAIOX505
这款当时全球最轻薄的笔记本到现在来看仍然
是极为经典。虽然主频只有1.1GHz,但它采用了碳纤维等昂贵材质来保证轻薄机身的坚固所以售价也是十分高昂。
Sonoma
第二代迅驰
Sonoma是Intel的第二代迅驰平台,在2005年1月发布。它包括了运算速度更快的代号为DotBan的Pentium M处理器,Intel 915主板芯片,无线网卡则升级支持了IEEE802 11g。虽然Dothan核心的Pentium M处理器采用了新的90nm制造工艺(Barias为130nm)但由于使用了PcIExpress以及支持DirectX 9的集成显卡,Sonoma笔记本的整机功耗比上代Carmel有所增加。
经典机型/ThinkPad 743
作为商务笔记本中的翘楚,T43将ThinkPad的优点发挥到了当时的极致。除了独家的硬盘安全气囊保护技术,良好的键盘手感也让老用户们在多年后仍然津津乐道。
Napa第三代迅驰
Napa平台是英特尔在2006年1月发布的迅驰组合。它其中包含的CPU放弃了Pemium的名称(Pentlum虽然仍存在,但只作为低端型号出现),改为Core这个中文名为“醋睿的品牌。Core第一次在Intel笔记本中采用了双核心构架非常鼓舞人心不过早期的Core处理器并不支持64位运算直到2006年8月Core 2处理器推出后才得以实现。Napa迅驰平台的主板芯片升级为latel 945,无线网卡则为lmel PRO/Wireless 3945ABG。值得一捉的是,即便到了2009年,风行一时的Atom上网本仍然采用InteI 945作为主板芯片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是Napa平台的重装上阵。
经典机型/索尼VAIO SZ
这款产品首次将集成显卡/独立显卡切换功能引入笔记本中平时可以使用独立显卡要使用电池时则可以切换为功耗较低的集成显卡,这就将性能与功耗平衡得很好,不过该机在切换时需要重启,不像后世产品那么万便。
Core 2四核处理器实际是由
两个双核处理器封装在一起而成功耗也要乘以二Core i7为原生四核设计,芯片基扳上只有一个集成电路硅片,其中还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功耗却只比传统双核处理器高不了多少作为Ccre i7的普及版本Core i5集成了i7的各种先进特性,主要删去了超线程功能,三通道内存控制器则降为双通道采用32nm工艺制造的Core i3将会更加省电,并且将GPU和CPU封装在一块基板上,更适合轻薄笔记本使用。
功耗与双核cere 2处理器同级
四核的clarksfjeld(core i7)移动处理器与双核内建图形核心的Aubu rndae(corei3)处理器基本上与桌面版本的Lynnfleld与Havendale架构相同但功耗则大幅下降以满足移动平台对电池续航力的需要。
针对中低端定位的Auburndale双核处理器的最高TDP(散热设计功耗)值为45W在数字上虽然不小但由于其已内建北桥和集成显示核心对比上代的Penryn(core 2双核)的35W再加上IGP北桥芯片的12W,其实差别不大。四核的ClarkefIeId也保持在45W。
另外Turbo Boost(睿频)技术将会按照处理器的功耗温度及规格限制在安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加速,让部份多线程及单线程工作可加速完成。原理是透过ACPI Termlnotogy机制,观察处理器的P1及PO状态把闲置的核心进入LMF(Lower Frequency Mode)低频状态正运作中的核心则提升其频率因此而提升的TDP将不会超过正常情况下所有核心运作中的最高TDP规格此举将让处理器更具能耗效益
对笔记本电脑将产生重大影响
长期以来,笔记本电脑一直在性能、功耗和散热上进行着拉锯战,三者互相制约难以兼顾。性能上去了功耗也跟着上去散热问题立现笔记本外观的轻巧和电池续航会受到直接影响,而超轻薄的笔记本虽然外观漂亮但必然使用了低主频的处理器性能低下,这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界的一个共识而到了Core-7的时代这将会得到改变。
我们前面讲过Core i7的原生四核不光使得性能大幅提升与普通双核处理器相当的功耗对于笔记来说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以往配备了Core 2四核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都是i7英寸左右的大家伙,不光价格昂贵,功耗也十分惊人几乎与台式机相当很难让人接受它是台主流的笔记本电脑而在Core i7的时代主流的i3~i5英寸笔记本都能用上四核处理器而仍然保持正常的身段电池续航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2009年年中之后市场上开始流行以CULV为代表的消费级超轻薄笔记本,它被认为是上网本的替代产品,是目前币场上的
个热点。不过其最大的缺点还是和以往的轻薄笔记本样很难满足用户对高性能的要求有了新一代移动计算平台的整合思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Core i5和i3将会大大提升超轻薄本的性能即便现在来看Core i5和i3的功耗还有些偏高不过也可以预见今后的超轻薄本硬件也是与Core i5和i3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总的来看就是:Core i7将会使高性能笔记本不再体积庞大而Core i5和i3(或它们的后代)将会使超轻薄本不再性能孱弱。
整合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
core-7此次的高端整合特点其实并非新鲜事物,Nehalem刚刚发布其处理器中集成内存控制器的特性时其竞争对手AMD就立即发话道早在几年前我们的K8处理器就有这功能了!我们暂且不论谁先谁后只论高度整合这一趋势它绝对是今后硬件发展的不二法门
既然整合何不整合得更彻底呢?在AMD数年前规划的蓝图中我们曾见到一个叫Fusion的概念——在一个处理器核心中同时融合CPU和图形GDU的模块,两者均能发挥出强劲性能。虽然AMD尚未开发成功这样的芯片但其概念还是很前卫的即使是Inte已有的core i3虽然也集成了图形显示核心但与CPU是分开的只不过是两块核心封装在了一起,而且其中的图形核心性能并不算佳。
不过与处理器世界中的另大领域ARM相比,AMD的Fusion也显得有些保守。在图形处理器巨头nVIDlA的产品中有一个叫做legra的东西
它在一块芯片中同时集成了ARM构架的CPU Geforce级别的GPU以及存储器和I/O控制器等全套设备,被称为“芯片上的计算机也就是说,原先电脑主板上的一堆芯片和硬盘显卡之类东西全部被整合到了一块小小的芯片上!更可贵的是这块芯片的功耗只有Intel以超低功耗著称的Atom的十分之一。Tegra源于半导体业界中流行的SoC片上系统但性能和功能都比传统SoC产品强很多。
也许有朋友会发问ARM处理器不是用于智能手机或IPod等掌上设备的吗,话是没错不过那已经是老思想了。由于nVIDIA、三星高通德州仪器等ARM处理器生产商的最新SoC产品已经拥有了3D游戏高清播放等高级性能所以不少品牌整机厂商都有意推出以ARM构架为基础的上网本或MID产品了。这些产品由于超低功耗特性将在电池续航上轻易击败以Intel和AMD为代表的X86构架产品。
当然,技术并不能完全主导市场的发展,考虑到推厂技巧和用户接受度等多方因素前面提到的几种高度整合方案到底谁能成为今后的霸王现在还很难说,只能看以后的实际表现,不过我们认为更大的可能是,它们将会根据差异化优势占据各自的那部分用户。例如Inte产品在处理器性能上会保持优势;AMD的Fusion会在整合图形性能上独树一帜威胁独立显卡的生存,而ARM构架产品将会在上网本等小屏幕产品中一枝独秀。
可以这么说以Core i7为代表的迅驰3是一个里程碑的产物它的出现不仅意味着迅驰家族的升级,同时也意味着笔记本形态的变化。很有可能的是届时的“迅驰3”笔记本将装备LED显示屏和固态硬盘那么再加上它的单芯片设计“迅驰3”的轻博潜力将非常巨大同时达到全面省电的目的信封笔记本也不再是高端的MacSook Air和rhlnkPad×300的专利而是演变成笔记本的常态。由此可见对于笔记本市场来说core i7带来的绝对是一场全新的“计算革命”。
Santa ROsa第四代迅驰
Santa ROsa平台中的处理器仍然是Core 2双核,主板芯片则升级至Intel 965无线网卡也升级到了IESE802.11n,其300Mbps的网络带宽比802 11g的54Mbps有了极大的提升。不过此时由于制造工艺并未提升,芯片的过量发热问题又出现了,很多Santa Rosa平台的笔记本使用久了之后都会变得发烫。虽然后期的Santa RosaRefresh采用了45nm工艺制造的Core 2处理器,但仍抵消不了Intel 965产生的高热量。
经典机型/戴尔XPS Ni730
既然Santa Rosa发热量大,那就让它热个够吧。戴尔这款性能强悍的笔记本搭配了高频Core 2处理器和双Geforce 8700MGT显卡,游戏性能让大多数台式机都汗颜。只可惜戴尔在收购Alienware之后终止了这个系列,只能让人回味了。
Montevina 第五代迅驰
正当人们打算用迅驰五代来称呼2008年7月份发布的新讯驰平台时,InteI却宣布说Montevina的正式名称是迅驰2(centriono 2),原来大家以前说的迅驰N代只是民间的叫法。
迅驰2平台包含的处理器仍然叫做Core 2,其技术特性也并没有多少提升,这一点让大家颇有点失望。不过新平台最重要特性并不在处理器上,除了全面采用了45nm制造技术,另一项极为重要的改进就是在X4500 HD集成显卡中加入了H.264格式高清解码的功能,这使得随时随地的高清变为可能。到了2009年出现的CULV消费级超轻薄笔记本平台,便利用了这一特性成功让超轻薄本也可以轻松播放高清。
经典机型/惠普EliteBook 6930p虽然和ThinkPad一样属于延续N年不怎么变的商务外观,但6930p看上去要酷多了。加上EliteBook这个新名号之后更增添了几分尊贵色彩。此外该机具有强劲的性能和完整的商务功能,称其为经典一点也不为过。
竞争对手的动作
作为被命运绑在一起的一对冤家,Intel和AMD的战争很自然地延伸到了笔记本中。对于“迅弛移动计算平台”这一概怠,AMD也针锋相对地在2006年提出了笔记本平台方案Kite。Kite由Turion 64 X2(炫龙)双核处理器和9S690T芯片组成不过它并没有限定无线网卡的品牌,笔记本厂商可以自由搭配。2008年,AMD的新一代移动平台Puma发布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的集成显卡具备一定的游戏性能,并有完整的高清解码能力。2009年更新的Tigris发布携带全部基于K10架构的处理器与升级了图形和高清性能的RS880M芯片而来。从温顺的Kitty猫到Puma豹再到Tigris虎,AMD的移动平台代号逐渐变得凶猛起来。
不过和迅驰比较起来AMD的移动平台一直不是很成功远不如在台式机中的境遇。虽然AMD一直宣称自己的笔记本具有更强大的性能不过在功耗上却很难做到Intel产品那么低,而这才是笔记本更为需要的。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号召力和财力,Imel在这方面远超AMD,产品不错品牌强势宣传推广又做得好,自然是如鱼得水了。
Core i7新品尝鲜实测
既然聊了这么多Corei7的好处,大家自然都会很想马上体验一下它的好处了。在截稿前Corei7移动平台菜刚刚发布不久,虽然众多品牌都明确表示会推出相应产品,不过能拿到的实物并不多。经过我们的努力争取,终于第一时间拿到了两款Core i7笔记本,下面就让大家先睹为快。
联想IdsoPad Y550P
联想ldeaPad Y560P并非一款全新产品,而是Y550的机身中更新了Core i7平台之后的版本。虽然机身主要设计并没有什么变化,不过Y550P的外壳印上了个性张扬的“ART OFGAMlNG”图案,给人感觉就是一款全新的ldeapad一样。这个“ART OF GAMING”图案不光看上去很酷,由于采用了凸纹工艺,摸上去也有强烈的质感。
作为Y550的升级版,Y550P自然延续了丰富的娱乐影音功能。15.6英寸LED背光屏视觉效果非常不错,对比度明显强于传统屏幕。同时它还配备了独立的低音单元,与杜比家庭影院环绕音效相配合,在玩游戏或看电影时,模拟出的多声道效果临场感十足。此外,1deapad中传统的触摸快捷键也得到了延续,拿手控制音量或播放的同时还伴随着酷炫的光效,感觉十分享受。
在张扬的外观之下,IdeaPad Y550P最大的特点当然就是让无数玩家日思夜想的Corei7四核处理器了。虽然Y550P配备的Core i7720QM是首批发布的三款移动i7处理器中主频最低的(默认频率只有16GHz),不过在游戏和各种应用中的表现远超主频更高的core 2双核前辈们。看来到了四核时代处理器的效率确实要高了很多。
虽然默认主频只有1.6GHz,但由于Corei7具有Trubo Boost(窖频加速)技术,可以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自动决定核心开启数量,或者自动进行超频。像在运行大型3D游戏时就会自动将主频调至2.8GHz的高速模式,让Core 2老前辈们望尘莫及。
除了强劲的Core i7处理器,IdeaPad
Y550P搭配的nVIDIA Geforce GT 240M独立显卡也有不错的性能。从型号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款中高档次的独立显卡,应该可以流畅运行绝大多数主流游戏。我们使用《街头霸王4》和《生化危机5》中的Benchmark模式对其进行测试,画质都调至最高,前者的成绩为平均69,5gfps,后者则为35fps。而对于流行的网游《魔兽世界》,IdoaRad Y55op完全可以在最高画质和最复杂场景中保持画面的流畅。
由于Core i7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电源控制功能,所以IdeaPad Y55OP的散热性能也是很不错的,长时间运行之后我们感觉它的机身
由于Core i7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电源控制功能,所以IdeaPad Y550P的散热性能也是很不错的长时间运行之后我们感觉它的机身也只有很普通的发热。不过在玩3D游戏的时候岛于显卡性能较高,发热量也很大,机身左侧靠近散热孔的位置也会变得较热。IdeaPadY550P的电池续航在较低的强度工作状态下大约能使用3小时,对于一款15.6英寸笔记本来说还是不错的成绩。
戴尔Alienwore M15x
从外观上看AIlenware M15x几乎就是前几个月我们测试过的Mi7x的缩小版。同样的平行四边形边缘设计和同样的跑车前脸状扬声器,两者根本就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当然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除了屏幕尺寸减至15.6英寸外壳材质也从厚厚的铝合金变成了银灰色塑料,虽然摸上去质感还是不错,不过少了那种冰凉的冷酷感。另外,由于Corei7并没有Core 2四核处理器那么大的发热量所以M15x的散热孔也少了很多,机身底部不像Mi7x那样到处镂空。
最让人欣慰的是Mi7x中非常酷炫的彩灯功能在M15x也没有缩水地得到了延续。通过内置的控制软件可以对外星人脑袋LOGO、触摸板和键盘等多处(其中键盘被分为四个独立区域)的LED灯色彩进行调节,藉此玩家就可以随心调整出和别人不一样个性了。
另外,M15x有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屏幕分辨率。虽然尺寸只有15.6英寸,但它仍然保持着1920×1080像素的高清分辨率这在同尺寸产品中是极为少见的。高清屏的显示效果细腻出色是个优点不过用在15.6英寸上字体就实在是太小了,长时间观看会感觉疲劳。
Alenware M15x配备的Core i7 920XM是现有Core i7移动处理器中的顶级型号。它除了默认主频就达到2GHz三级缓存也比联想IdeaPadY550P的720QM的6MB多了2M8。为了发挥出Core i7的最大潜能,Alienware还为M15x提供了8GB的内存,实在令人乍舌。由于32位Windows桌面系统最多只能使用到3GB内存所以我们测试时使用的是64位的Windows7系统。不过奇怪的是在PCMark 05的测试中M15x的920XM得分竟然比720QM低一些,显然是不准了。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PCMark 05版本较旧,64位系统对其兼容不太好。
显卡方面,Alienware M15x更是让人惊喜——它搭配了15.6英寸笔记本中极为少见的nVIDIAGeForce GTX 260M独立显卡。因为考虑到机身散热问题一般只有i7英寸以上的笔记本中才会使用GTX级别的顶级显卡。在3DMark 06测试中,它的得分逼近12000分即使在台式电脑中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成绩。我们用它运行《街头霸=F4》最高画质下平均画面帧率超过了100fps在《生化危机5》中也超过了50fps。而对于显卡杀手《Crysis Warhead》M15x也能在中档画质下保持基本流畅。
在散热性上配备Core i7的Allenwa reM15x表现得也是不错的长时间使用后整个键盘的温度分散很均匀且没有过分发烫的地方,当然由于高端显卡是全发热大户玩3D游戏时散热孔吹出的热风温度还是很可观的。它的电池在轻度工作强度下起码能使用近3小时对于这款不是很注重移动性能的笔记本来说足够了。
总结
由于目前Corei7移动平台才刚刚发布,所以Core i7笔记本形态还不是很多样化,以上两款都是15.6英寸的产品,而没有我们希望看到的充分体现Core i7高度整合优势的轻薄笔记本。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真正用于轻薄杰的i5和13还没正式发布。而这两款产品搭配了以往只能在i7英寸以上笔记本中才能看到的四核处理器在性能上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印象。
即将上市Core i7产品预览
东芝Qosmio X500
Qosmio是东芝旗下一个比较独特的产品线,这款配备了Core i7 720QM处理器的笔记本显然具有强劲的性能,但它并不宣扬自己的游戏性能,而是以“影音娱乐笔记本”自居,颇有些特立独行意味。
18.4英寸高清屏幕是Qosmio X500发挥高清影音的左膀,音响界内享有盛誉的哈曼卡顿音箱和杜比家庭影院环绕音效则是右臂。注重影音享受而非游戏性能,这也是日系笔记本很久以来的传统。而可选配的蓝光光驱则意义更为重大,这可以视作东芝在宣告HD DVD之后向蓝光阵营示好的一个信息,值得肯定。
微星GT460
从外观上看GT640和前代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全黑机身显得低调,红色边条则透露出其中隐藏的强劲性能。它的屏幕上盖和掌托都采用了拉丝金属材质,摸上去会有一种冰凉而独特的质感,给人印象很深。
GT460采用了16:10比例屏幕,而非最新流行的16:9,不过这也并非坏事,毕竟有很多朋友会觉得16:10的看着会更舒服。另外,它的Eco和Turbo快捷键依然保留,前者按下之后会进入节电模式;后者则是微星笔记本独家的超频键,不过有了能够自动超频的Core i7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Acer Aspire 8940G
Acer 8940G和Oosmio X500一样都采用了18.4英寸1080p全高清LED背光屏幕而且也都内置了独立低音单元和杜比家庭影院环绕音效,在影音享受上可以满足苛刻玩家的需要当然,作为高清影音笔记本,蓝光光驱也是不能落下的。AsplrE 8940G配备的蓝光Combo具有读取蓝光光盘和刻录DVD光盘的功能,在目前来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除了高备影音,Aspire 8940G的旅游性也很强悍,不过同样也是个庞然大物4.65千克的重量估计大家不会拿它经常移动着使用吧。
华硕G60J
G60J是华硕G系列玩家国度的最新款,将搭配GeForce GTX 260M高档显卡,外观上也极为个性张扬。它的跻身一些地方配备了可以自定义色彩和闪烁模式的LED灯,对烘托游戏气氛和体现游戏玩家个性颇为有效。
为了使玩家们更投入地游戏,华硕G60J配备了Azalia音效芯片和奥特蓝星扬声器以增强游戏临场感。同时还采用了独特的“全区指向性阵列麦克风”,由三个呈等腰三角形的麦克风组成可以有效排除回音和噪音的干扰使得玩家在游戏中的交流更为通畅。
魅力,从不妥协——引领G系列十年创新之旅
如果说在高端相机市场有什么常青树型产品的话,那佳能的PowershotG系列数码相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佼佼者。自从2000年10月佳能公司发布Powershot G1以来,G系列家族已经发展到了第9代,分别是是G2、G3、G5、G6、G7、G9、G10、G11。在G系列发展历程中始终保持了一贯的设计风格,同事还使其性能得到不断提升,尤其是通过对包括影像感应器和处理器在内的多项技术的革新,使G系列数码相机的画质一直得到显著提高而且这当中不乏很多经典的G系列数码相机。
技术创新创造十年辉煌——Powershot G系列相机型回顾
任数码相机产品的发展过程中,由于G系列数码相机整体的出色表现,奠定了G系列数码相机作为高端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市场定位。在资深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中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下面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从G1直到G11的9款G系列数码相机。
Powershot G1佳能在2001年推出的Powershot GI为G系列相机的开山之作。它拥有约334万有效像素、3倍光学变焦,并在当时就采用了可旋转液晶屏这样的超前设计,可以说当时的G1就凝聚了佳能在单反相机积累的一些先进影像技术,并由此揭开了“G”系列数码相机生命力异常强劲的产品帷幕。
Powershot G2能紧接着在次年推出了升级版的Powemhot G2,它作为当时最早的约400万有效像素的数码相机,采用了3倍光学变焦,而且其对焦点增加为可自由选定的3点对焦。与上一代机型相比,其操控性能、色彩还原与成像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巩固了G系列相机作为高端数码相机的市场定位。而且也预示着它会是一款颇具生命力的产品。
Powershot G3拥有约400万有效像素、4倍光学变焦。提高变焦性能的同时实现了F2.0的超大光圈,拓宽了拍摄用途。
Powershot G5 500万像素曾经是数码相机发展历史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格参数,在当时具有500万像素就意味着高端与专业。而在2003年发布的拥有约500万有效像素、4倍光学变焦的Powershot G5无疑会成为高端专业型数码相机的代表性产品。在秉承上一代机型卓越光学技术与操控性的同时,还采用了轻巧坚固的铝制机器使其耐用性大大增强。
Powershot G6拥有约710万有效像素、4倍光学变焦。通过9点AiAF及各功能的高速处理实现了快速响应。
Powershot G72006年在数码相机影像感应器的像素数迈入千万级别的门槛之际,佳能也推出具有1000万有效像素、6倍光学变焦了的Powersho G8,它配备了2006年新开发的“DIGIC Ⅲ”影像处理器。除了强大的拍摄性能外,由于采用了复古、稳重大气的外观设计,赢得了众多使用考的好评,由此G7的外观风格被保留了下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的G11。
Powershot G9拥有约1210万有效像素、6倍光学变焦以及3.0英寸“晶炫Ⅱ”液晶屏,并重新加入RAW格式存储,使性能日臻完善。
Powershot G10配备了2008年新开发的“DIGIC 4”影像处理器。凭借影像处理器的高速运算及1470万有效像素、28毫米广角镜头,满足广大摄影者的创作需求。
Powershot G11技术创新的又一力作。2009年8月,佳能公司又发布了G系列最新机型PowerShot G11,如果只是从性能参数上看,G11与G10相比感应器的像素数少了400多万有点不进反退的味道,但这其实是佳能公司为了提高影像的降噪水平,增加动态范围而做的特别设计。G11上的最新的双重降噪系统是通过将新开发的1000万有效像素高感光度CCD与倍受好评的“DIGIC 4”影像处理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照片画面的噪点大幅度减少,提高了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能力,并且进一步拓宽了画面的动态范围。
因此即使在拍摄夜景照片时。即使用户设置了很高的ISO感光度设置,所拍摄的画面依然平滑细腻,几乎不会受到恼人的红绿噪点的影响。从这些技术改进可以看出,相对于前代机型G11只是损失对整体质量影响较小的像素指标,但却实现了画面更加的细腻平滑和更多的细节信息,实现了画质水平在困难场景下拍摄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些关键部件的技术革新,G11上新增了微光模式模式,用户即使是手持G11即可实现在夜晚或室内等环境的拍摄,带来了极大的拍摄便利性。
自2000年10月以来G系列数码相机,它的市场定位就非常明确,即热爱摄影、喜欢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数码相机的便携式后备用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下面资测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对于G11使用后的评价颇具参考意义的。
人机合一,精彩无限——摄影师史林平眼中的G11
对于佳能PowemhotG系列数码相机,我并不陌生,因为很早以前就用过Powemh G2、G5等数码相机,只不过那时因为不是自己的,并没有非常全面用过。2008年PowershotG 10推出后。自己购买了一部作为日常抓拍的用机和单反后备用机。因此对于佳能PowemhotG系列数码相机,我还是有一定深入认识的。而对于最新推出的Powershot G11,我在第一时间拿到了朋友的新机进行试用,感觉无论是从产品外形还是从内部性能等各个方面,G11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料之内和意料之外的惊喜。
精彩,由内到外
G11的外形是在以往基础上的改进,而内部所做的改进就是有些创新性的改变。对于一个有经验的职业摄影师来说,一张照片的曝光度、清晰度和色彩表现都可以做到完全的掌控,但是唯独有一项影响画面的因素是摄影师无法控制的,这就是画面噪点。特别是在高ISO感光度设下,噪点信号会对拍摄效果产生致命的杀伤力。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G11采用了“以退为进”的升级方式通过CCD感应器来抑制噪点,在和G10同样大小的影像感应器上,通过缩小感应器的像素数来获得更高更出色的感光效果,这次自己拍摄的样张中有一些清晨或傍晚时分的照片,虽然光照情况一般,但画面的细腻平滑感依然出色,而且画面中的噪暗部层次依然丰富。画面基本没有受到高ISO或长时间曝光的影响,整体效果让自己感觉比较满意。
拍摄的灵活性
在我的印象中G系列很早就采用了可翻转液晶屏设计,而且翻转方式是向外打开可做大幅度旋转。虽然自己的G10并没有采用翻转屏,但这一次在PowerShot G11再次得到了回归。这几天在雪后的箭扣长城和颐和园拍摄时,它带给自己极大的轻松与方便,拍摄时的构图更具灵活性。另外为了保护液晶屏的表面,不使用时可将其面向内侧闭合,这也是翻转液晶屏的一大优势。
外形大气,手感出色
Powershot G11和自己手头的G10在外形上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延续了从G7开始的整体黑色亚光的机身表面,机身上的镜头、闪灯、AF辅助灯和各种开关、按键等的布局紧凑而不凌乱,整机内敛中透露一股大气稳重的高端气质,很有一种高端数码相机“领军人物”的感觉,这也是自己当初选择G10的主要原因。这一次佳能的设计人员为Powershot G11设计了一个表面附有精致纹理的手柄,正面端详G11时不仅高端产品的视觉效果比较强烈,而且把持时的舒适贴合感比较强,可以说是好看还中用。另外我注意到G11与单反相机的高端机型相同,型号标识上采用了带有白色喷漆、凹陷雕刻字体的制作,这进一步增进了外观整体的精炼质感。而在前几代G系列数码相机上就一直在采用的双层模式转盘依然得到保留,ISO感光度拨盘与模式转盘采用双层叠放设讫对于像自己和一些已经从事摄影工作较长时间的摄影人员来说,特别喜欢以往手动相机上的转盘和拨轮等部件的操控方式,喜欢听转盘转动时的咔咔声。而G系列机身项部的模式转盘让自己找回了从前的操作感觉,极誊专业感的机械性与高操控性。另外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设将手指移动距离减小到最小,可迅速、直接地设置感光度及拍摄模式。
拍精利器与创意的完美结合
虽然G11是一款特色功能较多的数码相机,但我在使用中并没有繁复难操作的感觉,因为自己使用较多的是就是程序或光圈优先模式,在一些特殊场景也会直接选择微光增强等相应的特色功能,避免了过多设置的繁琐。“我的色彩”模式提供了多种色彩风格的选项,不过我一般用的较少,因为更喜欢原汁原味的色彩效果,但后期处理不强的用户可以尝试这个功能。这次在雪后的颐和园试拍时也只是有时使用曝光补偿转盘,雪后的颐和园由于大面积的白而对G11的测光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拍摄照片都保持了较为合适准确的曝光,只有是在反差特别大时我会用曝光补偿转盘进行一定的补偿。总体来说G11的拍摄性能让我满意,可以说对于一些中高级的摄影发烧友,或是望配备一个随身后备数码相机的专业摄影师,Powershot G11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银锭桥边精彩光影——热心影友第一时间抢鲜试用POWershot G11
精细出色的影像质量
也许是老天爷也要考察一下PowershotG11的性能,试拍被安排在了大雪过后头一天的午后后海。初冬时分的午后阳光已经没有了夏日般的强烈明亮。而且因为阳光的人射角度较低,拍摄时很多取景画面中阴影部分的亮度比较暗,而屋顶上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亮度又很大,对于明暗反差对比如此之大的照片,很多人都禁不住为G11捏了一把汗。但当高清投影机投出G11的照片时,所有人都对G11出色的拍摄效果赞不绝口,照片中屋顶上纯白的雪面颗粒纹理依然清晰可见,而且大片同色区域的影像极其细腻顺滑,恼人的噪点根本无处寻觅,而屋檐下阴影部分的细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能够实现如此宽广动态范围和画面细腻度主要应该归功于G11采用了全新设计的CCD感应器和“DIGIC4”处理器的,G11所采用的1/1.7英寸1000万有效像素高感光度CCD与前代产品的感应器相比,感应器每个像素的面积增加约45%,加之一些最新技术的采用。使得G11的CCD具有更高的感光能力和优异的信噪比,有效地减少了图像噪点的产生。除了建筑物的照片外,临近傍晚的湖面照片也带给我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虽然拍摄时湖面的光照比较复杂,既有太阳直射的低角度光线,也有湖面较强的反光,从实拍样张来看画面没有出现任何恼人的光斑或是鬼影等瑕疵,这说明G11的5倍光学变焦镜头在抗眩光处理和影像数据后期处理等方面都非常到位,大大提高了影像在特殊光照环境下的整体品质。镜头、影像感应器、影像处理器,这是决定一幅摄影作品最为重要的3大要素,而Powershot G11通过采用创新技术的影像感应器和影像处理器,再如虎添冀般配合采用部分佳能单反相机镜头技术的佳能变焦镜头,实现了拍摄高品质影像的出色性能。在色彩还原方面试用者对于G11出色的色彩表现力颇为赞赏,画面的鲜艳饱和度非常高,浓郁鲜亮的感觉呼之欲出。让试用者感觉高兴的是G11的“我的色彩”模式中设置了很多颇具特色的色彩模式,除了一些能够增强色彩饱和度和特色色彩如红色、绿色等模式外,还有如黑白模式和怀旧模式对于表现古建筑的悠久厚重感比较有利。
愉悦简单的拍摄
出色的影像品质如果再搭配强大的拍摄性能,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款名副其实的拍摄利器。当试用者在狭小弯曲的后海和南锣鼓巷各个胡同穿梭拍摄时,Powershot G11镜头所具有的28毫米广角,5倍光学变焦镜头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为采用28毫米广角端进行拍摄时画面可以容纳更多的拍摄内容,基本不会让古建筑的拍摄出现切角砍顶的遗憾,而5倍光学变焦的镜头又可以试用者实现多种比同视角的构图,让照片的构图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一次翻转式LCD屏在G11上得到了回归,它可以帮助用户更灵活自如地在各种高低角度取景时,避免了各种难看怪异姿势的出现。
轻松凝固精彩瞬间
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选择数码相机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没有数码单反的响应速度和高速连拍等能力,但这一次G11让很多试用者改变了这样的看法。G11无论是开机还是拍摄时的整体响应速度都非常出色,按下电源开关后镜头一蹴而就,半按快门相机的对焦系统很快地做出反应,而且在自由移动模式下画面上的对焦区域可以自由地进行移动,像有一张从灯笼底下拍摄的样张就是利用这个功能轻松地把焦点汇聚在灯笼里面。当彻底按下快门时用户几乎察觉不到什么时滞就完成了拍摄。在后海拍摄时由于很多有意思。的情景发生的比较突然,有时候采用常规拍摄方式很难抓住到最精彩的瞬间。这时有一些试用者把拍摄模式设置到了连拍模式,依靠G11的连拍能力来凝固住一些精彩的瞬间。其中一个新疆小贩卖给外国朋友切糕的情景就是依靠G11的高速连拍能力得到了完整的保存。G11提供了强劲的近距离对焦性能,近至1厘米的微距拍摄能力对于拍摄街头小店里各种摆设非常有利。这也让G11可以充分表现拍摄对象的细节,有一张鹦鹉的照片的作者就认为G11充分地表现了羽毛的纤细与质感。而在拍摄完毕后用G11直接回放照片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首先G11最多可以满屏显示近90张的照片,让用户很容易找到所希望的照片。另外照片的显示和切换时速度很快,而且进行照片的放大缩小操作时画面的变化也流畅顺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