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在油画创作中的参与

2010-09-02 06:16吴丹波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当代媒介

吴丹波

【摘要】数字艺术在油画中的参与,使得油画的制作技术简化,油画创作的信息量得到增加,油画制作的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权衡利弊,介绍了数字艺术的概念。提出了数字艺术在油画创作中的可能性和运用中的得失。

【关键词】数字艺术;综合艺术;媒介;当代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艺术样式和媒体介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里,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外, 表现手法也可以变的多元,多媒介的参与似乎变的不可避免。恰好我们这个数字时代为我们的油画提供了新的媒介参与的可能——数字艺术

事实上,回顾西方油画发展的主要的几个变革阶段,我们发现,每次变革都是由材料和媒介的发展和创新为引子的,数字艺术作为新时代的一种创作媒介,似乎没有理由不成为油画新的媒介,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数字艺术能够参与油画的创作中来.

一,概念。数字艺术,广义的理解就是艺术的数字化。比如平面设计、网络艺术,甚至手机铃声,只要以数字技术为载体,都可以归类到数字艺术。对于数字艺术狭义的理解,是指以数字科技的发展和全新的传媒技术为基础,把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感觉巧妙融合一体的艺术。数字艺术作品必须在实现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了数字技术手段。狭义的数字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形式:互动装置艺术,虚拟现实设计,多媒体设计,游戏设计,动漫设计,信息设计,数字摄影,数字摄像以及数字音乐等。

二,运用。可以运用电脑来参与, 制作方法大致为将传统的,自然介质的绘画艺术引入到计算机上,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并通过专业打印设备,将用计算机创作的作品直接打印在油画布上,再经过独特的肌理工艺进行处理,从而创作出数字油画绘画成品。具体的每幅照片都有原作和创作后的艺术油画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经过再加工和再创作的照片具有了崭新的生命力和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这些艺术油画都是用手在电脑上绘制的.改变了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将传统耗时的传统艺术表现方式,改变为用电脑笔在电脑上提取片里本身的色彩元素进行组合,在电脑上的油画绘画是请专业画家绘制出以真人为基础的油画效果艺术体现,再经过高清晰油画效果打印机打印出来,再请画工在成品上涂抹机理油,之后,便形成一幅跟油画没有任何区别的真人肖像油画.数字技术在油画中的运用范围很广,前景也应该被看好,数字技术给传统油画创作所带来的巨大信息量和多元的表现方式,是前所未有的,也将是革命性的,它的运用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多的是创作信息量上的巨大化和多元化创新,而创作信息量上的巨大化和多元化创新将会带来的创作理念上的创新,这才是每一个艺术家所寻求变革的关键,并不是单纯的去简化制作技术。

三,得失。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数字技术参与传统的油画创作,这固然是有其创新的一面,但所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油画的制作过程经过多少代人的改进传承,已经是油画艺术中可或缺的传统,运用数字技术很可能简化这样的工艺技术,使得一部分传统技术可能会消亡,也会使得原本讲究纯手工制作的油画会依赖数字喷绘技术,丧失原本由于手工制作带来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市场对油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论是喷绘油画,批量生产的所谓的“菜画”,还是经典创作的油画,市场因素成为每一个艺术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数字技术的出现,效率的提高,未必是坏事。但始终坚持油画的原创和原制作是要提倡的,因为那才是油画艺术的核心。

总结来说,就是先运用数字艺术在电脑把效果预先作好,然后在喷绘到画布上去,再运用油画材料进行加工,这样会产生出奇不意的效果.这样的创作方式已经被当代画家运用,并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当然,这样做的反对意见也是不小的,许多批评家认为这样做会丢失油画的语言,使得油画成为数字时代的附庸,在此,我的看法是,既然欧洲的当代艺术都发展到脱离架上绘画的时代了,各种装置,影象,行为艺术不断发展,在古老传统的架上绘画—油画上加入一些新的创作方式和创作媒介,又有何不可呢,何况绘架上画艺术总是在突破传统和回归传统中不断转换的.在当代的油画创作中,运用数字艺术先做出效果,参与油画创作的方法已经被当代艺术家们接受,总之,创作中无论运用哪种方法和手段,视觉效果和作品的内涵是不可缺失的两个基本元素,我们必须鼓励综合艺术新媒介的参与,这样才符合创新的精神,至于这样做的历史正确性,那是评论家,文史研究者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西方美术简史》作者: 丁伟 等编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2]《Painter IX数字绘画艺术》 作者:(美)Jeremy Sutton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版

[3]《向大师学绘画·油画技法》作者: (美)库克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当代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探析
论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三个转向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