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呼唤—针对个别学生综合转变的案例分析

2010-09-02 06:16尹立娟
文学与艺术 2010年4期
关键词:转变分析教学方法

尹立娟

【摘要】作为普通农村中学班主任,每天工作繁琐而辛苦,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过程中,激发了我们无比的工作热情,也给了我们无限启迪。今天通过文章的主人公——小林,探讨一下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方法;个别学生;转变;分析

一.特殊的家庭背景,特殊性格的小林同学

1.2007年9月,我开始了又一轮的班主任工作。由于孩子们来自不同的村子,有许多孩子互不认识,我先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也请同学们介绍介绍自己。稚气未消的孩子们开始还有点胆小羞怯,不一会儿就兴高采烈起来,一个接一个地踊跃发言。只有一个大眼睛的男孩独自坐在一边,对同学们的活动漠不关心。站队排座位的时候,个头不算很高的他竟趁我转身的当口悄悄地从队伍的中间溜到了最后。每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马上瞅向地面。他就是小林,成绩单上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不够100分。成绩差是不怕的,我们可以慢慢学,可接下来他的表现,我还真是低估了他。

2.小林上课不专心听讲,开始时与同学不熟,上课的时候就腻歪的趴在桌子上玩铅笔小刀,后来和同学们熟悉了,下课时和同学随意打闹,上课随便说话,先是小声后来大声,影响到老师上课,在我的课上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老师你说一句,他讲一句,说的俏皮话让你哭笑不得。每天班干部的值日表上,他扣分最多。来送学籍的小学校长对我们校长开玩笑地说“我们学校的小林到贵校来报道了吧?他分到哪班了?你可千万注意这个小子,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不到明天早上,他就会砸碎学校的玻璃,做出让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坏事来”。

3. 看来除了学习差之外,小林身上的坏毛病太多了。难道他真的没有一点优点吗?我不相信。本来想和他沟通沟通,小林总是一言不发,我只好暗地里做了一次家访。小林的母亲因为家里没有壮劳力,所以找了小林的爸爸做上门女婿,在村里开了家小卖店,父亲在外打工。一家人对他宝贝得不得了,加上小林家辈份高,每个来买东西的乡亲都要逗逗孩子,小林天生好动,一来二去,学会了打人骂人,从不知道分寸,姥姥总是宠着。小林的妈妈告诉我,小林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就抢玩具,打哭了班上的好多小朋友,害的她在幼儿园门口被家长们围着告状。上小学了,开始小林的成绩还不错,后来因为爱打架的毛病,同学们都疏远他了,上课不专心听讲,没有同学愿意帮他,加上家长帮不上忙,小林的学习一塌糊涂。

二.有针对性对个别学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特长、用心感化,逐步改正自身缺点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1.我猜想,小林很可能是因为学习不好而厌学,他还有很强的叛逆性和自卑心理。但是小林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他很勤劳,在家总是帮妈妈看商店,帮姥姥干活。记得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从此我总是有事请小林帮忙。比如,小林,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好多HD开头的百元假钞,你能不能给大家讲讲,怎样识别呀?小林,学校要开运动会了,班上的班费也不多了,你给出出主意,咱们给同学们和运动员买些什么吃的更实惠?慢慢的小林跟我的话多起来,不再像以前不理人。问起作业的事,也肯对我讲,其实是不会做,可说出来又觉得难堪,所以就干脆一句话不说,并不是存心气老师。

2.我对小林讲,班级是个集体,同学们之间需要互相帮助,甚至上课的时候更得需要同学们的配合,老师才能上好课,同学们听好课。老师同学们都愿意帮助你,但你首先得帮助同学们和老师上好课,同学们学会了,你还没学会,他们也会愿意在课下帮你,还有,老师知道学习不是你的强项,但老师相信,你不愿意总做最后一名,只要你不灰心,咱不跟别人比,只需跟昨天的那个你比,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怎么样?我们从一周帮他改一个小毛病开始,第一周是上课随便说话,班级值日的同学每一节课的课间向我汇报(纸条形式),我天做一次日结,结合上课老师反映的情况,对当事学生核对后进行处理。班上制定了弹性惩罚制度,被处罚的同学可以从同学们定好的办法中任选其一。比如,课上随意说话两次者惩罚方法有四:一,操场上罚跑两圈。二,写一份自己的行为认知书,初犯200字,每重犯一次加50字,重犯多次者改为向全班同学大声朗读或背诵。三,写一份如何上好一节课的倡议书,字数和要求如上。四,晨读午写课上为同学们唱一支歌或表演一个小节目,同学们对这些做法很欢迎。小林好多字都不会写,每次都选择跑步,虽然他身体很棒,但也是有苦头吃的,所以他该明白上课就该遵守纪律,违反纪律就该承担责任。

3.纪律方面,总算是有点进步,接下来我和小林商量着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把课上不会的写的字,词划下来,课下老师同学们帮忙。这下子不要紧,我才发现小林的基础太差了,语文中每两三个句子就得念一个错字或白字,写下来就更难了,“富”“贵”这样的字都不会写,外语26个字母认不清,数学就更差了,我当时真想放弃了,他的耐性会不会坚持长,会有多大效果呢?但想到小林妈妈殷切期待的眼神,我也是一位母亲,我决定再难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我想只要孩子肯学,什么时候也不算晚。就这样,老师们课下也帮忙,放学后一个村子住的近的同学也同意帮他,只是需要的时间要长些。

时间一天天过,一晃一年过去了。小林课间打闹的状况也少了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基本上独立完成。同时小林的父母一起外出打工,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少年。我很庆幸对小林的努力,让他的父母能放心的离开。

学校组织了班级接力赛跑,每班选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组成团队进行比赛。本来身体素质就很好的小林加上平时的“强化训练”,在赛场上跑得飞快,小林决定性的一棒让我班稳居第一,赛道旁同学们为他大声地加油喝彩,我在心底也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小林终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了!小林会坚持下来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同学们的欢呼好像一下子让小林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所有一切又回到了以前。小林学会了吹口哨,还结交了几个社会青年,参与了几次校外的几次打架斗殴,据同学跟我讲,多半是他先动手,每次都速战速决,只有最后一次被学校抓住了。学校给了小林留校查看的处分,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小林正好来教室上课,一反常态的戴了顶帽子,帽檐压得低低的,我假装无意地扫了一眼,有一只眼睛是乌眼青。我的心猛地一沉,小林的父亲也从外地赶来了学校协助处理,希望小林能珍惜这一次最后的机会,努力改好,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恰恰相反。大概是小林觉的挨打了,又叫来了家长很没面子,作业不做了, 上课就是睡觉,好像一切都回到了老样子,仿佛一切又都回到了起点。一时间,我的心情沮丧极了,一想到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所有的付出都是徒劳,想把他交给学校,还给他的父母。

我把小林叫来了办公室,又是一言不发。我气得说不出话来,好大一会子,我说:“想继续上学的话,这样混下去不行,请你的家长到我这来一趟吧。”

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清晨,母子两个很(下转第267页)(上接第266页)早的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妈妈对儿子说:“小林,当着老师的面,妈妈就问你一句:你这个学到底是给谁上的?” 小林还是一言不发,妈妈着急了,“你说,在学校不好好念书,你一天天的学是给谁上的?”忽然小林抬起了头,脸冲着我,大声的说:“我是给老师上的,就是给她上的!”我一下子愣住了,母亲猛的给了儿子一巴掌,没等我反应过来,小林已经跑出了办公室,母亲在后面追了出去。

目送他们母子俩远去,我许久回不过神来,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有愧疚,有迷惑最后涌上心头的竟是一股莫名的欣喜。一篇课文,从磕磕巴巴的一个一个字的单崩到有些连贯的朗读,再到最后较熟练的背诵,小林每天都比别的同学付出的多的多,他一直坚持着,要把这个习学好,竟然就是为了老师,为了我!孩子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感激着老师,只不过在嘴上从来不说!今天说出来却换来了妈妈的一巴掌。这一刻,我读懂了小林。好动好斗是他的缺点,但他这颗闪闪发光的感恩的心让那一刻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突然间我觉得自己跟孩子比起来竟是如此的渺小。

第二天一早,我去接回了小林同学,见面的一刹那小林很安静也很镇定。小林的母亲本来想带小林一块去打工。我对小林的妈妈说,“您一定是误会了孩子的意思了,小林是个好孩子,你就把他交给我吧。”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小林长大了,现在已经就是初三了,各个方面都有进步。偶尔我的同事跟我开玩笑“尹老师,你真行,听说你们班的学生的书都是给你念的哩!个个劲头蛮足的吗!”“是啊,是啊,见笑了见笑了!” 我忙着点头应答,心里却乐开了花!唉,不对呀,学生学习是为了将来生活的更有意义呀!赶快得开班会了,主题是《让青春在学习中闪光》还是《让理想照亮我们的人生》呢?再说吧……

虽然我们的小林父母不在身边,祝福我们的小林天天进步,永远快乐!

三.感言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最易被触动的一根弦,要想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影响力的班主任,就要学会找到那一根弦,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班主任,你就可以找到它,奏响它。我忘记了从哪摘抄的这段话,总觉的它讲的真好,但我们的小林的故事告诉我,很多的小林也会拨响我们心中的弦,让我们更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事业!

猜你喜欢
转变分析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分析:是谁要过节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回头潮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