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内蒙古科协召开老科协工作座谈会。会场上,“重视老科技人才 发挥老科协作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横幅悬挂正中。9位老科协工作者代表个个精神矍铄,热情饱满,与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白宝玉,内蒙古科协党组成员、巡视员、副主席陈天保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齐聚一堂,忆成效、展未来,共论科协事业发展之道。
动力:党委政府重视 队伍逐渐壮大
内蒙古老科协副会长、原人大农牧委主任赵小勇介绍说,1988年内蒙古老科协成立,比中国老科协还早一年,自然而然成为中国老科协团体会员单位。目前自治区12个盟市中已有9个盟市组建了老科协,有8个大型厂矿事业单位成立了老科协。据统计,自治区老科协会员已发展到12000余人。老科协的发展,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近五年来召开的几次全自治区性工作会议,自治区领導亲临现场指导,有力推动了老科协各级组织从实际出发,搞好科技服务的热情和干劲。
切入点:“小农户科技示范园”发挥优势 服务三农
近年来,内蒙古老科协针对自治区离退休农牧业科技人员比重大、实践经验丰富、与农牧民联系紧密的优势,把服务“三农”作为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向全自治区老科协组织发出举办“小农户科技示范园”的倡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小农户科技园有“四小一大”特点:投入小,一两千元就能办;规模小,在十亩八亩地上做文章;人力小,只需一两个科技服务人员,指导几户农民;同农民一道推广园中园显著成效的黑白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几项措施,取得小小科研成果。“一大”则是,通过帮助小农户自己安排科学种田,自己动手干,自己算账对比,自我教育的方法,让其心服口服采用科技人员推荐的新品种、新做法。就全村来讲,一户带十户,十户影响百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全村共同致富。这种“从小事抓起,抓小做大”的思路,得到了各盟市的积极响应,进一步加大了推广力度。初步统计,全自治区目前约有示范影响的各类基地25个。
内蒙古老科协会长、原自治区人大副主任刘珍回顾着自己28年的科普工作,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他翻看着厚厚一打有关“小农户科技园”的文件、宣传报道、党委政府的批示,如数家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破解科技入户难题有办法——小农户科技园颇有震撼力》、《中共和林格尔县委和林格尔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09年度全县小农户科技园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通辽市老科协小农户科技园标准》……“要正确理解群众的牢骚。群众不愿意尝试不是他们不想学,是因为听不懂,又没有实践经验,不知道该咋干。”刘珍朴实的话语诉说着推广工作的艰辛与阻力。“但是经过推广小农户示范园,农户听大家说只多花100元,一亩能增产400斤粮,秸秆5000斤以上,每亩增收近千元,农民心服口服,再没有人说‘政府有钱咋都行的风凉话了。”说到这儿,刘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理论成效:选择重点难点问题 开展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
内蒙古老科协连续数年将服务大局、开展调研和建言献策工作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各盟市老科协在建言献策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锡林郭勒盟老科协同经济信息中心联手创办了《专家建议》和《发展研究》两个内刊,内容涉及水利资源合理配置、防控草原蝗灾、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不少建言被盟委公署采纳。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各级老科协围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130余件,得到地区领导批示的有35项,被采纳实施的有78项之多。
展望:科协与老科协延伸触角 密切协作
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白宝玉在听取老科协各位领导的汇报后,一再强调:“两个字——感动。”“老科协这么多年来持续、执着做了这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非常了不起。让我们对科协工作、科普工作更有干劲。”他表示,科协工作的触角可以继续延伸。科普工作示范引领、搭建载体,意义十分重大。老科协在带动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科协与老科协要相互支持,寻找启示,使工作更有成效。(马亚韬)
(内蒙古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