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发展加强军民融合式航空装备保障体系建设

2013-09-03 06:32赵俊峰王海波陈金俊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军民装备

赵俊峰 王海波 陈金俊

【中图分类号】 F40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30-01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导。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富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紧贴空军部队实际,科学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

一、基本原则

构建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社会保障资源为依托,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健全组织机构、理顺工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一)军地共建,军方主导。一方面,军队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确立军方在谋划决策、协调指导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立足实战需要科学界定军地双方保障任务,在实现军民一体化保障的同时,努力提升军队核心维修保障能力,确保军队保障力量牢牢把握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的主动权。

(二)着眼需求,统筹规划。要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着眼空军部队可能担负的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需要,将社会大系统和空军保障系统连成一个整体,统一筹划,使军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不断提高整体装备保障能力。

(三)平战结合,突出重点。要按照“平时战时结合、经济军事兼顾、市场战场双赢”的思路,突出抓好组织指挥、力量抽组、物资储供、维修保障等重点建设。在资源配置上实现平时和战时的结合,在指挥体制上实现应战和应急的联动,在能力建设上实现战场和市场的兼顾,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能力互补的局面。

(四)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要根据军地保障资源的状况和军队保障需求,科学区分军地双方职能和责任,使军民通用的保障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充分优化军地双方保障资源,形成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军地保障资源体系,从而充分发挥军地资源整体优势,实现互补双赢。

二、主要内容

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具有空军特点的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根据装备保障体系各个系统、各个要素的构成,抓住影响和制约其效能发挥的关键环节,扎实抓好各项任务建设。

(一)军地一体,健全军民融合式空军装备维修保障运行机制。一是需求对接机制。军队按照规范的途径、程序和方法,及时提出联合保障需求,由主管部门组织需求论证,分解落实保障任务。二是计划保障机制。根据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制定军民融合保障总体方案和专项计划,统一整合军地保障资源,明确保障目标、职责、任务和方法。三是市场保障机制。遵循市场运行规则,建立健全“合同式采购”、“订单式配送”、“契约式管理”等保障模式,实施定点式、伴随式、配送式保障等集约高效的保障方法。四是联训联管联用机制。按照场地设施权属明确军地使用和管理职责,对于权属地方的,平时由地方管理,训练时由部队使用;对于权属部队的军民兼容场地设施,在不影响战备训练的情况下适当向社会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检验评估机制。建立军民融合保障检验评估标准体系,规范评估内容、程序和方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严肃追究责任。

(二)科学统筹,构建精干过硬的技术保障力量。一是通用装备保障力量。根据保障任务确定专业保障队伍,按照专业设置岗位,针对岗位编配人员。二是高科技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主要是根据装备型号和任务需求,从装备承接单位、大修基地、科研院所选人编组。

(三)就近就便,创立精确顺畅的装备器材储供网络。一是建立标准体系。在装备物质储备供应潜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可能担负的任务本地区装备资源潜力实际,坚持科学决策、统筹规划,认真研究制定装备物质储备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确定储供规模、种类及建设标准。二是优化储备结构。按照支援方向实行配套储备,使每个任务单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互相支援;以作战任务为牵引,实行网络化定点供应,确保装备潜力随时转化为保障力。三是完善管理措施。要严格各项手续,防止装备动员物质因管理不善丢失损坏,杜绝装备动员物资被非法侵占、挪用等问题发生。

(四)拓宽渠道,加强军民融合式装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一是建立军队人才培养联席会议制度,军地双方定期讨论分析军队人才培养形势和任务需求,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军队和地方相关部门要联合建立军地通用高科技人才库,成立预备役专业分队,全面提高装备后备力量综合素质。二是建立军地互访交流制度,地方高校、科研场所、装备生产厂家领导要定期到部队考察了解装备发展和用人需求,部队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走访人才培养单位,在增强相互了解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达成共识;三是建立联合育才制度,根据部队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学理论,到装备厂家学技术,切实做到学有所用。

(五)强化演练,下大力提高保障能力。一是统一制定训练计划。由军区空军装备动员办公室统一制定年度演练计划,统一安排和规划年度装备演练内容和大项活动安排,并负责大项活动和综合训练的组织指导。二是适时组织联训联演。充分利用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时机,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进行检验;利用野外驻训和实兵演习等时机,对预编人员和预征装备进行针对性和适应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三是认真搞好训练保障。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动员训练保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根据年度训练任务和拉动规模,安排专项经费,切实搞好训练保障。

三、关键环节

(一)强化一体化观念。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是一个互相关联、互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把维修保障工作贯穿到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论证研制、试验定型、订货采购、操作使用、维护整修、退役报废的全过程。要统筹各种保障力量建设,形成整体合力,引导地方保障力量由分散保障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保障发展,建立与部队装备部署相配套的地方保障力量布局,形成“小核心、大外围”保障格局,将装备保障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军地各种保障力量的整体作用,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装备维修保障体系高效运行。

(二)坚持战斗力标准。构建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体系,必须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提高装备保障利为目标,突出战时装备维修、器材筹措建设,在做好平时维修保障工作的基础上,筹措平时和战时维修保障需求,优化配置军地保障资源,形成平战一体、军地保障力量有机衔接的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着眼任务需求,规范军队与地方、平时与战时的装备保障任务分工、力量编成运用、保障方式选择、手段条件配套。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进行动员潜力调查,制定完善地方装备保障资源战时动员预案,组织以实战为背景的军地联合保障演练,最大限度地发挥军地双方装备保障整体优势,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保得了。

(三)体现军方主导原则。构建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必须根据任务保障需求和军地双方的技术能力,坚持以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为目标,突出军方在谋划、决策、协调、指导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军民融合、以军为主。始终着眼提高部队核心价值维修保障能力,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管理法规、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等措施,动员、引导地方保障力量积极参与军队装备保障维修活动,推动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军民装备
港警新装备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