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2014-05-30 06:32罗灵慧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榜样集体规则

罗灵慧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合法的行為规范和准则,它保证社会生活、工作、行为有序规范,也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这个行为规范和准则不抑制、不约束发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作用,人生任何一个转折都将面对新的规则,社会任何一处都会有不同的规则,不同的社会角色须遵守不同的规则。一个没有规则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一个不能发展甚至不能生存的社会。守规则是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怎样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呢?

一、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园常规教育有助于孩子从小建立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范的习惯,长大后做个遵纪守法的文明人。同时,常规的建立是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的培养要有持久性,不能可有可无,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放手,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来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学会自我控制。如玩“娃娃家”时,可在门口贴几对小脚丫,孩子们在进区玩时,先看一看门口的小脚丫上是否已摆上了鞋子,如果没有了空脚丫,说明人已满,就应自觉地去别的活动区玩了。又如:说话轻、走路轻、放东西轻,是一个控制噪音,学习文明行为的常规,它使孩子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为健康文明的人。常规持以恒的培养,点点滴滴的渗透,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更重要的学会自我管理,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规则意识

榜样示范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指为学习者树立榜样,而后由榜样向学习者示范,学习者再从中模仿而进行学习。心理学有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示范,学习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动机和技能都能得到有效改善或提高。

教育实践也表明,榜样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例如,有天清晨,当幼儿陆续来园,开始桌面游戏时,帆帆故意把很多雪花片插塑撒在地上,并发出大笑,引来别的孩子的注目。此时,当班教师没有责怪他,只是摸着在旁边安静游戏的眉子,笑眯眯地说:“看,眉子游戏时多安静,看她拼搭的图案多漂亮!”随即,幼儿们的目光就转向了眉子,帆帆见没人参与他的活动,无趣地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帆帆左边的琪琪蹲下身子,拣起了地上的雪花片,老师立即表扬:“琪琪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他在把地上的雪花片送回家呢。”立即,很多孩子投入到了拣雪花片的行动中。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师范法,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创设类似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三、注重交流合作增强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生活在集体中,就要与同伴进行交往,遵守集体的规则,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知道自己对集体的作用。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一些让孩子之间有交流、有碰撞的团体游戏,而尽可能避免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体活动。如在手工区编织彩带的活动中,为了增加孩子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人编织、一人帮助,不仅加快了编织速度,还培养了相互配合的能力。通过游戏,幼儿知道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知道游戏的快乐是由大家创造的,要想快乐游戏就必须遵守规则。幼儿通过游戏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如在搭建“动物园”的游戏中,“动物园”的工程还没有完工,忽然有一个孩子提议改搭汽车,这个建议马上遭到其他人的反对,经过协商,孩子们决定先搭完动物园,再搭汽车。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使用规则来减少矛盾。通过游戏中的冲突与合作,孩子们体验着规则的公正与互惠。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满足幼儿交往需要的活动空间,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提升规则的执行力。

四、活动后恰当评价提高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让幼儿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反馈活动信息,评价活动情况。例如:评选最佳区域,包括操作最认真区、成果最显著区、最安静区、材料收放最整齐区等。在评选中,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幼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制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规则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的意识。通过对某一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该幼儿的这一好行为,同时还为其他幼儿学习、摹仿提供了榜样;通过对某一不良行为的讨论和分析,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问题,以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五、家校密切配合巩固幼儿规则意识

家庭是幼儿的摇篮,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联系,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老师的做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请求家长配合,在家中请家长的要求与学校同步,并能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老师,使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制止不良苗头。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极为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开辟家长园地,建立家园联系册,每月进行书面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来园看半日活动;走访每个家庭,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通过密切家园联系,达到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如我班小朋友小怡的妈妈非常关心女儿的发展,我就向她讲解新的教育观念,使她明白幼儿阶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规则意识的重要性,现在她妈妈可喜欢跟我们老师探讨女儿的教育问题了。

六、适当自然惩罚强化幼儿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的形成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自律。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在课上坐不住,不注意听讲,家长可以配合老师,让孩子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静静地坐10分钟,练习集中注意力,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及时肯定孩子坐得很好,要求孩子每天上课时就要这样集中注意力听讲。家长可配以《科学家小故事》的讲解,引导孩子学习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专心学习的。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充分说明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幼儿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

猜你喜欢
榜样集体规则
我为集体献一计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警犬集体过生日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