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2014-05-30 11:47翟华影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师生关系

翟华影

计算机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计算机教学实践证明,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同时,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感受振奋,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和微笑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学生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2、创设活动情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铺垫

计算机学习内容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和氛围渲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实用计算机教学中,除了讲解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参观、参考优秀作品,创设各种情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学会方法、促进思维,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计算机活动过程中,学生接触的情境越多,发现的能力就越强,设想的方案也就越具有想象力。“见多识广”,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还培养和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3、适时进行激励,激发创新需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一是在教学中要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氣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的、落后的学生绝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他们的失败,那样会使他们产生自卑乃至畏惧感,进而使其失去对计算机的兴趣;反之则会使这部分学生通过各种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出“别人可以,己亦可为”的积极向上的思想。三是竞争激励。心理学家托伦斯“竞争条件下学生创造性思维表现的实验”表明,每个学生在思维的灵活性、清晰性和流畅性等方面均与非竞争条件下不同。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比赛或把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创设竞争条件来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

二、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右脑潜力的开发

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在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在教育的方式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语言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和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因此,计算机教学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注重创造力的开发。

2、创设优美的课堂环境

审美意识对人的创造能力具有推动作用。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往往是构成创造力的动力,直接成为科学创造的重要因素或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手段,审美教育发展着人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把美学渗透到教学中,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应从美学角度考虑,充分发挥计算机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优势。教师要贯彻教学审美化的原则,做到语言美、教法美、示范美、范图美等,创造美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并享受美、体验美,憧憬美好的未来,进而产生追求美和创造美的动力,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理想、热爱生活和勇于开拓创新的人。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宜将学生按个性差别和基本素质的不同,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切实的提高,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例如在C语言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组,基础好的学生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充分发挥其优势;基础稍差的学生降低难度、降低要求,使他们与基础好的学生一起得到训练。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课才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计算机课。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师生关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