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新课标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4-05-30 11:50王海青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

王海青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当前在全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新地理课标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以科学化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使命。

作为地理新课程最基层的实施者?—地理教师,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钻研、探索,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付诸实践显得尤为迫切。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以求共享和指正。

一、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作出了明确的指导:“教学进程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想得太少,教师讲得太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备课时须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了什么?而不要想:今天我教什么?怎么教?教好了没有?老师重要的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死的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一些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要教会他如何去理解、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让学生在分析、思考和自主探索中逐步发展地理能力。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切有效的办法,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指导学生学会地理、会学地理、乐学地理,形成地理能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他们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替换例子,调整教法。要研究每个學生成长的需要,不能只把他们看做一种知识的容器。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学习聚落形成条件时,我利用涞水县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地处平原,土壤肥沃,东临拒马河,南有铁路和公路等自然条件,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相当突出。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四、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犹如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教师应着力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学生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愉快教学”是增强地理课的魅力,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愉快教学”就是指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首先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既能感染教师,使其充分发挥教学技巧,又能影响每一位学生,让其专心于课堂上,积极踊跃,从而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因此,教师平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感情投入,为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打下基础。教师在倾注情感、沟通学生时,要注意学会赏识学生,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要乐于倾听,对学生要有耐心、爱心和信心。平时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要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当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老师不能吝啬表扬和鼓励。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迸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成绩;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五、教学反思非常重要

在新课程全面铺开的今天,我们地理教师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每一节课是否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必须学会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意根据本人特点、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