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X社区120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14-10-21 17:38邓美芝杨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危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

邓美芝 杨林

【摘 要】通过筛查量表对普洱市X社区120名居民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体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排序以及不同人群危险因素的差异情况,为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危险因素;高危人群;筛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07-01

脑卒中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特点,据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死亡率得不到控制,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有近400 万人死于脑卒中;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脑卒中可以得到适当的预防和控制,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都是出现卒中症状后才引起重视,这时往往已导致了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普洱市X社区为调研对象,为脑卒中社区防控提供借鉴。

1 定义与标准界定

1.1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定义

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持续1年以上;经常饮酒定义为每周饮酒4次以上,每次饮白酒80ml或2Oml葡萄酒或啤酒33Oml;卒中家族史定义为近3代家族中有患脑卒中者;体重指数(BMI)≥25kg/m2者为超重;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WC>90cm,女性WC>80cm;每周锻炼≤3 次,每次≤30 min为缺乏锻炼者。

1.2 高危人群筛查标准

居民具有脑卒中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至少一项者被认为是高危人群。(2)居民具有吸煙、缺乏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和超重这八项中至少三项者被认为是高危人群。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面向的总体人群为普洱市X社区的居民。

2.2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其中定量研究即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居民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危险因素评估,第三部分为简单的健康指导。定性研究则是针对如何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指导,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专家访谈。

3 结果与分析

3.1高危人群筛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9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收回率为93.02%。120名居民中,有24人评估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率为20%。 总体人群中, 男性51人, 女性69人; 其中男性高危人群12人, 女性高危人群12人,男性高危人群率为23.5%, 女性高危人群率为17.3%,提示男性的高危人群率高于女性,应将男性人群作为预防重点。

3.2 总体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排序

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中总体高危人群为24人,按照具备危险因素人数多少依次排序:高血压(20人)、吸烟(17人)、缺乏锻炼(14人)、血脂异常(12人)、腹型肥胖(10人)、超重(9人)、糖尿病(8人)、经常饮酒(5人)、脑卒中家族史(4人)、脑卒中史(3人)、TIA 史(3人)、房颤(3人)。提示具有高血压这项危险因素的人数最多,与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第一大影响因素一致[2]。 因此,对健康人群及脑卒中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以及脑卒中的进一步发展。数据还提示该社区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亦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该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很重要。

4 讨论

最近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加约15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死于脑卒中者近100万,有700万以上的人得过脑卒中,约有75%的幸存者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3]。这也从另一角度显示了脑卒中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社区又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场所。

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均为不可干预的因素,但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饮酒、肥胖等为可干预因素。其中高血压是公认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虽然该社区调查群体中16.7%患有高血压病,但只有20%规律服用降压药,仅25%将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亦显示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与舒张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故而,在脑血管病人治疗过程中,合理有效使用降压药非常重要。

本研究显示,该社区吸烟、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亦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虽然社区防控脑卒中需要建立高危人群干预体系,对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对高危人群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危险因素,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对脑卒中多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血压、血糖、血脂应该强调尽可能控制达到理想要求水平,75%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4]。因此,对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对节约社会卫生资源和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4-17.

[2] Karsito,Soeatmadji DW.Diabetes and stroke[J].Aeta MedIndones,2008,40(3):151一158.

[3] 崔丽英.脑卒中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

[4] 赵洪芹,潘旭东,王均红,等.颈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7) : 497-499

猜你喜欢
高危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
家庭医生干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影响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影响因素
上海远郊奉贤东部地区大肠癌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