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5-01-19 03:24李明敬
金融理财 2014年11期
关键词:烧煤郎咸平增长点

李明敬

1、郎咸平

经济学家

“治雾霾”为什么要靠奥运会APEC?

雾霾围城数日,人们对久违的蓝天倍加珍惜。然而为什么北京一开会,雾霾就消散呢?

郎咸平认为,中国境内早在50年前就已经存在雾霾天气,其形成原因是尾气、建筑等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分析可知,76%的雾霾是北京市内自己产生的,包括机动车22%,烧煤17%,建筑工地16%和工业喷涂占16%。根据这个PM2.5来源分布,第一,北京市政府能不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出行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呢?第二,烧煤产生的污染这么大,政府能不能考虑推动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第三,建筑工地是不是能采取新的规范,来降低扬尘等问题。最后是工业喷涂问题,政府能不能下决心把它们迁出去,或者采用密封室来做?为什么我们只能在北京召开重大国际活动时,才看到政府的制霾决心?

2、冉学东

华夏时报编委

民间信用危机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皮肤病”

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民间金融在中国当下的体制下,不居于体制核心。不论是空间还是时间的角度来讲,民间融资都还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因此类似于人体的“皮肤病”,虽然能给人带来痛苦,并影响人的生活,但是不足以致命。不过,民间金融的危机完全有能力向体制核心蔓延和扩散。

近期,媒体报道最多的是河北邯郸和四川的民间金融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典型的反映了中国经济在进入下滑后,房地产泡沫破裂所导致的去杠杆过程在民间金融层面的集中爆发,而去杠杆的过程,又进一步让地区经济发展陷入萧条。要防止的是,目前各个发生民间信用危机的地区形成交叉感染之势,对正在下滑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或引发更加高层面的金融危机,这是有关部门不能不查的。

3、梁红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

有人说中国人均收入和日本并列 我都想笑

中国经济增长到底多少合适?这是现在讨论非常多的话题。有人说放到6.5合适,有人说4.5,还有人说4就挺合适的,似乎都言之有理。三十年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2%,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发现这个数字不合适。其实中国还有一组数字,看着也不太合适——因为老说,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发展速度慢一点。中国到底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在的这个收入水平上,自己到底给自己排一个什么位置?至少我学的经济学里告诉我,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人均GDP的故事,不是一个总量的故事。

经过过去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现在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12%。好多人说“我们和日本并列”的时候,我都想笑一下,我们根本不是一个水平。

4、马光远

经济学者

谁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是市长,而是市场

谁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是市长,而是市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点都是市场找到的,而不是政府。家庭联产承包是农民找到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民找到的,阿里巴巴是马云找到的。政府刻意去找的,成功的有几个?光伏更是成为失败的经典案例。

5、易富贤

人口学家

中国工资长期过低恰恰是因为计划生育

中国工资长期过低恰恰是因为计划生育。一个正常的社会是2个人消费提供1个就业机会。比如美国3.1亿人口能提供1.6亿就业机会。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既减少了年幼消费人口,又提高妇女劳动参与率,“额外过剩”1亿多劳动力。

猜你喜欢
烧煤郎咸平增长点
判断正、反比例“三步曲”
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中国发力环保产业
郎咸平 大湾区核心吸引力是留住高素质人才
马光远VS郎咸平——“论剑”广州之巅 解读大湾区红利
郎咸平早年是差生
雾霾赖谁
信息安全,智能手机的新增长点
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徐善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郎咸平说:改革如何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