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构建与应用

2016-04-07 02:29萱,董
护理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护理教学

常 萱,董 丽



·科研论著·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构建与应用

常萱,董丽

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构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将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98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人,观察组应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护生临床急救能力测评表及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急救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反馈评价较高。[结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应用有利于护生综合急救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急危重症护理;护理教学;急救能力;理论考核;操作考核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Chang Xuan,Dong Li(Graduate Schoo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Methods:The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 was constructed,a total of 98 practice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Jul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9 cases in each.The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while the stud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theoretical assessment,operational assessment,nursing students’ clinical first aid ability assessment scale and self-made questionnaire.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theory,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first aid ability scores of nursing students between both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eaching feedback evalu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l in training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wa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nurs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first aid ability,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situational experience teaching mode;critical care nursing;nursing teaching;first aid ability;theoretical assessment;operational assessment

《急危重症护理学》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课程要求护生在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既需专业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需急救护理技能的“精准”与“娴熟”,如此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1-2]。情境体验式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使护生置身于一定情境下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护生的体验和感受,以帮助护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3]。此教学理念正契合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对于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学科特点及临床实际情况构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临床教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以2014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98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人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对照组 49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收集两组护生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并在入组前对两组护生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知识及心肺脑复苏(CPCR)操作考核,同时填写护生临床急救能力试评表。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入组前考核成绩及急救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生的授课及指导由三名科室专职带教老师共同承担,确保教学水平及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表1 两组护生入科情况比较

1.2方法

1.2.1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1.2.1.1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应用依据体验式学习之父大卫·库伯[4]于1984年推出了《体验式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 一书,书中提出的四阶段学习模式成为体验式学习的经典并被广泛应用,即“体验式学习圈”,分别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4个部分组成。具体体验是学习过程的开始,依靠真实具体的感觉来获得直接经验;反思观察让人检视问题产生的核心所在;抽象概括要将具体体验的观察和感受,运用言语进行关系判断;主动检验则是领悟的知识要透过检验以验证周遭世界[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6],是贯穿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的核心体系,本课题以大卫·库伯“体验式学习圈”为理论基础,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院前、急诊、ICU三大环节为核心体验场景,创建急危重症护理教学领域中的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和急救实践能力。

1.2.1.2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构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以急救情境创设、救护过程体验作为基本步骤,贯穿院前救护、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三大环节,将其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融汇其中。具体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急危重症护理学》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流程图

1.2.2急救情境创设

1.2.2.1核心场景创建本研究以医院内实训室、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作为三大体验场所,能够为情境体验教学提供连贯、真实的院前、急诊、ICU的急救体验环境;急救设施及物品皆为临床实际所用。

1.2.2.2主题病例导入经课题组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的关系,采用病例导入的形式,连贯融汇地体现全部教学内容。本研究设立三个主题的情境体验分别为:猝死的救护体验、中毒的救护体验、骨折的救护体验。三大主题情境病例既为具有疾病代表性的临床实例,又突显各自急救情境的特点。“猝死主题病例”强调院前心肺复苏的及时、有效性及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技术;“骨折主题病例”侧重于院前对病人伤势的评估及处理,涉及包扎、止血、固定、转运等急救技能,“中毒主题病例”则体现院内急诊科的常见技术洗胃术的体验过程及其后的重点监护内容。以猝死主题病例为例,具体导入步骤如下:①指导教师给护生发放主题病例,组织护生讨论,讲解重点内容,促使护生了解病例相关内容,引导其进入病例设置的急救情境。②指导老师将本科室护理人员亲自拍摄的主题病例情景模拟剧教学短片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对此情境事件有具体感官的体验。

1.2.2.3急救技术学习本研究指导教师组由3名熟悉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的科室专职带教老师组成,可结合临床实际对情境体验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指导教师遵循主题情境病例,将其中涉及的急救技能及相关知识进行逐项讲解及相应操作视频演示,辅以学生的实践练习。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护生能够快速掌握主题情境病例导入中所涵盖的每项急救技能并能熟练应用。

1.2.3救护过程体验按照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模式,急救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具体体验”指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抢救小组,采取角色扮演的的方式进入具体主题情境病例中,体验情境教学内容。“反思观察”指护生通过所回放的体验过程录像进行观察,从中反思不足之处。“抽象概括”指教师辅以指导,并组织护生总结讨论,使其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与技能。“主动检验”指护生在不同的急救情境中应用反复体验,在新的主题情境病例中检验所学急救知识和技能,使之达到熟练应用。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以猝死、中毒、骨折为主题情境病例进行院前救护、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体验过程中要求每人每次体验不同角色,掌握不同急救技能的操作,并对护生体验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指导教师结合录像回看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

1.2.4情境体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根据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大纲的要求,确定4周为1个教学周期,共完成13项急救技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单项的急救技能学习与实践,观察组护生完成以猝死、中毒、骨折为主题情境病例的综合体验,具体时间安排见表2。

表2 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教学安排

1.2.5教学效果评价

1.2.5.1理论及实践考核理论考核采用书面试卷方式,满分为100分;实践考核采用病例分析加操作考核方式。考核时护生抽签选择所考病例,并进行口述分析,结合实际病例由主考老师决定两项操作考核项目,实践考核满分为100分,病例分析占总分的10%,两项操作各占总分的45%。

1.2.5.2临床急救能力评价山西医科大学薛晶晶[7]构建了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知识储备、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和个人素质 5 个一级指标及24 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二级指标内涵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指标整体Cronbach’s α为0.953,内部各维度的Cronbach’s α为0.792~0.932。

1.2.5.3情境体验反馈调查自行设计情境体验反馈问卷,对观察组护生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反馈结果。

2结果

2.1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出科成绩比较 分

2.2观察组护生对情境体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评价(见表4)

表4 观察组护生对情境体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评价(n=49)  人(%)

3讨论

3.1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构建意义及特点《急危重症护理学》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多注重单项技能的训练与考核,对于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三部分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缺乏整体综合应用,未能充分展现各个救护环节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利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构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的理论基础之上,与EMSS密切结合,将院前救护、急诊救护、重症监护融为一体,有利于护生熟悉急救流程,从而树立急救思维整体观。同时主题情境病例的导入发挥了“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强化、概括、验证的全过程,通过3个主题情境病例体验不同疾病的急救特点,同时重复、强化已学习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巩固急救技能,加深理解的目的,故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整体体现出循环学习、巩固技能的特点。

3.2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对护生的急救能力的培养护生急救能力是指护理本科实习生在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急救能力[7]。在危急的急救现场中,如何做到镇定自若,准确定位,有效应用急救技能抢救病人,对护生来说,需要全方位的能力锻炼。考核结果及量表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知识储备、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的得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对护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急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且以小组为单位的体验,使护生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增加,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及与他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均得到锻炼与提升。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缩短了课堂与急救现场的距离,成为培养护生临床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

3.3护生对于情境体验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包含了多种教学形式,病例讨论、观看情境短片、角色扮演、录像回放点评等方式无一不带来新鲜的学习体验,极大地调动了护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0%左右的护生对于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表示赞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部分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改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希望提供更多的参与真实抢救的机会检验学习效果,期望操作考核也采取小组配合抢救的方法,增加沟通与配合。

4小结

将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当中,对于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提升均有裨益,也受到护生较高的反馈评价,教学效果良好。今后的研究中,应对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期优化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质量。①更新临床案例,使院前救护、急诊救护和重症监护三大情境更巧妙融入其中以贴合体验过程需要;②主题病例导入和急救技术学习环节采取多样新颖的形式,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③进一步完善病例式考核,确保客观而真实地检验护生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思维。

参考文献:

[1]秦海宏.护理本科生急危重症监护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30-32.

[2]郑喜兰,江智霞,李玉,等.以素质为导向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2):97-100.

[3]崔亚萍.情境体验式教学对肿瘤外科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5):2007-2008.

[4]Kolb D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4:42.

[5]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6):21-25.

[6]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

[7]薛晶晶.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14-23.

(本文编辑张建华)

(收稿日期:2015-07-02;修回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5.007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2B-0529-05

作者简介常萱,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董丽(通讯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项目天津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13JYB007。

猜你喜欢
护理教学
微信群在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思维训练
人文教育对促进护理教学改革的价值研究
护理教学查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护理教学查房中程序化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研究
如何将护理礼仪贯穿于护生的护理教学中
角色扮演法在应对急诊突发公共事件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