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初探

2016-04-11 05:42张发科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兰坪兰坪县云岭

张发科

(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云南怒江 671401)

兰坪县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初探

张发科

(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云南怒江 671401)

兰坪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区位,使其拥有较为完备的湿地类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严重制约了兰坪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兰坪湿地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湿地的现状,对兰坪湿地保护提高出了一些措施构想。

湿地 保护 措施

1 湿地资源概况

1.1 湿地环境背景

兰坪县位于三江并流中部纵谷区,属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云岭山系,是澜沧江的重要集水区。境内山体分别属于云岭和怒山山系,是南北走向,山势北高南低,主要有碧落雪山、云岭山、老君山、雪邦山等。境内最高海拔4435.3m,最低海拔1360m,相对等差3075.3m,山势坡陡,谷深峡长。这种起伏地势,为湿地多样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湿地类型

兰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区位,供其拥有为完备的湿地类型,具体为:河流湿地主要以永久性河流为主;湖泊湿地多为永久性河流为主;湖泊湿地多为永久性淡水湖泊;沼泽湿地以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沼化草甸湿地型;人工湿地主要是以人工渠湿地型、水产养殖场湿地和水田型湿地三种。

1.3 湿地资源分布

根据兰坪县第二次湿地调查统计,全县共有湿地216块。其中河流湿地176块,均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湖泊湿地17块,属于永久性淡水湖泊;沼泽湿地12块,其中草本沼泽2块,沼泽化草甸10块;人工湿地11块,其中人工渠3块,人工库塘8块;水田面积2575.6公顷。全县湿地资源丰富多样,按其分布湖泊湿地集于碧罗雪山一线,多为澜沧江支流的源头。主要有中排乡老窝山念波依比湖,北甸村境内的七星湖,石登乡的弄泊湖,三角河湖,营盘的黄柏湖、拉古山湖,兔峨乡的丰甸湖。云岭及老君山一线则以沼泽化草甸、人工库塘为多,主要有富和山雾湖、铜牛甸沼泽化草甸、大羊场沼泽化草甸、期井星星箐沼泽化草甸等。人工湿地只要有啦井镇的丰坪水库、营盘镇黄梅水库及通甸丰华养殖塘。水田湿地主要集中在河西乡、中排乡、石登乡、营盘镇和兔峨乡。

2 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湿地保护法律体系,湿地建设与管理的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由于该项工作起步晚,兰坪湿地保护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概念模糊,认识不足。

不少领导和群众对湿地概念认识模糊,对湿地生态功能认识不足,对湿地的认识停留在是未利用或可利用的荒山、荒地或滩涂。

2.2 管理体制及机构不健全。

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1月1日颁布实行了《云南省湿地保护区条例》,条例明确规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湿地保护的主管部门,但兰坪县还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林业、畜牧、环保、农业等部门从各自职业分工出发,出现条款分割、多头管理格局,不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难以对湿地进行有效监管。

2.3 不合理开发。

由于对湿地功能认识足,加上没有有效的管理机构和机制,过去兰坪湿地常以“四荒两低”、“圈地改造或以人为截取湿地水源等多种形式进行开发利用,造成湿地生态功能的退化或湿地面积的丧失。

2.4 投入不足。

目前政府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投入甚少,没有开展湿地的日常巡护及科研支撑体系。

3 保护对策建议

3.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目前人们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用性还缺乏认识,对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必须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月”、“六.五世界环境日”及新闻媒体,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编制宣传湿地的书籍、画册等,促进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湿地的相关理念深入人心,激发群众积极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

3.2 建立完善的保护机构及保护体系。

县人民政府应设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科学设定职能。根据兰坪湿地资源状况及分布,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如中排老窝山的念波依比湖及北甸村的七星湖(七个湖泊依山排列呈星状),根据其地处国际河流澜沧江中上游的独特区位,丰富多样的森林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结合省、州打造大理—丽江—剑川—兰坪—老窝山—福贡—保山及大理—金沙江—香格里拉—维西—澜沧江—老窝山—怒江的特色旅游精品环线,建立老窝山湿地公园;大羊场沼泽草甸、富和山雾湖,以丰富的杜鹃花种质资源为主构成的天然画卷,加上交通便利,已成人们的梦想天堂,建立高山草甸或高山湖泊保护小区,发展生态旅游等。积极探索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3.3 加大投入,建立合理有效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湿地是自然赋于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繁衍、进步、传承必不可少的稀缺资源,为了确保湿地的永续存在,面积不减少,功能不下降,需政府加大投入,建立与草原生态、生态公益林同步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互补平衡”,实现湿地“零净损失”。湿地保护资金应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3.4 正确处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湿地的保护,要与湿地的开发联系起来,在保护的原则下进行开发,将湿地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产生经济效益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

3.4 保护与恢复并重。

由于过去对湿地重用性认识不足,管理机制及体系不健全,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无人问津,导致部分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为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将受到破坏的湿地采用生态补偿等多种形式实施抢救性恢复保护措施。

3.5 建立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

对全县湿地生物群落、种群进行动态监测,对监测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分析,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保护和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小结:人类社会的诞生、演化和传承都离不开湿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历史。随着社会经济和过去对湿地不合理开发,导致水资源的减少。从而湿地的重用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保护好湿地,就保护区好兰坪人民的美丽家国园,就能促进兰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X171.1

A

1674-2060(2016)03-0064-01

猜你喜欢
兰坪兰坪县云岭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云岭“普法列车”开到旅客身边
辉煌三十年 魅力新兰坪
云岭凭吊
兰坪县藏系羊规模养殖效益提成的综合措施探讨
周小英书范景中题序
云南兰坪县李子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兰坪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