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统一”企业文化在市级供电企业的落地

2016-04-20 22:02马丽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认同落地企业文化

马丽

摘 要: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作为市级供电公司,想要实现一流现代供电企业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发挥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一个开放、动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封闭的体系,这些特性决定了其必须“落地”,必须实践。

关键词:企业文化;认同;融合;落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经过探索、总结,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行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是企业发展关键时刻的精神引领和行为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要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必须全面落实“五统一”要求,即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企业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按照这一要求,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落”,选择有效的方式使虚化的文化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我们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水乳交融是“落地工程”的最终目的。

一、统一价值理念、发展战略,增强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

(一)通过培训,将公司的使命、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容融入员工内心,培养认同感

企业针对核心员工进行价值观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全面加强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将公司使命、宗旨、愿景、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公司各层级、各单位,形成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一致的价值取向。在系统地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培训的方式很多,如专题教育、拓展训练及一系列相关活动,其中老员工的言传身教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耳濡目染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把企业价值理念实体化,并配合有效宣传,对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会起到极好的效果。企业文化氛围愈浓厚,效果愈明显。

(二)明确的战略目标、可靠的战略保障和工作方针,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信,提升认同感

目标,是价值观的形象化与具体化,也是主体行为的长远指向。确定企业战略目标时,纳入员工需求,并为员工提供一套清晰的目标指向系统(包括:物质利益、情感归属、成就欲求等),则将会大大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这种指向愈明确、清晰,与员工相关需要与追求结合得愈紧密,对员工的吸引力愈强,愈能强化员工的认同感。建设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而这同样迎合了员工了需求,“一强三优”的企业能给员工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强大动力。

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是员工与企业合作的唯一原因,也是维系员工与企业的唯一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战略目标会变得愈来愈重要。没有什么比一种清晰的目标更能吸引人的了,特别是当一个企业正在事件其目标的时候。让员工相信他们所做的事是值得的,他们通过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完成他们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而这是他们依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那么,他们就会认同企业,追随企业目标,积极努力地去行动。

二、深入贯彻统一的企业标准、行为规范,实现企业文化无缝融合

(一)协同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融合的保障

1.一流企业必备一流制度标准

制度让凡事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是公司各层级、各业务领域都统一实行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

9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第一批48个通用制度,这是缩小公司系统管理差异、提升整体经营水平的必要手段,是打通制度管理层级、实现制度体系科学简约的根本抓手。

2.一流制度标准必须一流执行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有了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流的规章制度,没有完善的制度执行监督、考核和追责机制,统一的企业标准仍难以到位。

(1)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副职对正职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公司各部门对公司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负其责,各负好其责,层层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监督到位。

(2)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

通过基层单位、班组提意见,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流程和办法,并加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中。通过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让执行制度不力的员工暴露出来,并得到相应的处理,让坚决执行制度的员工得到肯定、奖励和重用。

(3)建立制度执行的追究机制

应形成良性的责任追究导向。在执行过程中,对制度执行不力者要进行责任倒查,层层追究,坚决按制度进行处理,形成出了问题有人“买单”的责任追究机制。制度执行的追究机制也应做到“四不放过”,执行不到位的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刚柔并济

通过文化建设,把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现在基层单位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及设备管理、绩效管理、党建和民主管理等工作中,用制度管理建立秩序、规范行为,用文化管理形成导向、激励员工、凝聚合力、塑造团队,发挥“他律”与“自律”作用。

(二)规范的行为准则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

行为准则的融合更多地体现在个人上。个人的行为准则就是对企业的责任。行为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关键,企业行为、领导行为、员工行为的融合才是完全的文化融合。行为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把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和实践结果。

将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基本礼仪规范和“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结合各岗位特点,分层次、分类别细化和可描述、可操作、可考核的岗位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明确员工在本职岗位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展现良好品质和形象。坚持开展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员工养成教育,使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不仅为班组员工“听得懂”、“记得住”,还要“信得过”、“做得到”,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提高所有员工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三、统一公司品牌,彰显企业形象

(一)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标识

品牌是企业向社会公众展示形象的标志。良好的知名度,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品牌忠诚者,而且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规范运用国网标识,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首先是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深入实施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95598光明服务工程,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理念,广泛宣传“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提升供电服务品质。同时积极宣传报道电网建设、优质服务、农网改造的现场与优秀的电力工作者,积极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完善自身管理与服务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地(市)县公司是落实“四个服务”公司宗旨、建设公司品牌最基本的实践单元。正确把握企业的基本定位和使命,把践行“四个服务”总支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工作,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开展好优质服务,首先体现在优质的完成本职工作上,鼓励广大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其次体现在不断强化服务宗旨上,只有树立起服务社会、服务全局和服务他人的意识,才能在工作上把下道工序作为服务对象。只有钻研业务,提升水平,才能够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保证服务对象的满意,进而使“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最终实现与发电企业、客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个人利益、企业利益、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第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服务抗灾抢险、重要保电任务、坚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展示公司“诚信履责、可靠信赖”的责任央企形象。

参考文献:

[1]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2011.

[2]企业文化落地高效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 301-17892-8/F·2600.

[3]王炳成.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思考人民网,2010.10.12

[4]国家电网公司编.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 978-7-5083-9988-1

[5]王世杰.文化建设奠定企业发展之基.国家电网公司内部网站,2013.8.6

[6]优秀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灵魂.国家电网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认同落地企业文化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午后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难忘落地大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