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下的成本管理加强

2016-04-20 10:56喻新亚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改革

喻新亚

摘 要:由于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全面展开。传统中“以药养医”体制逐渐被摒弃,药品差价不再是医院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全民医疗的时代,县级公立医院必须认清社会环境和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抓住发展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身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医院成本管理改革是其重中之重。在以药养医时代结束的今天,县级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完善成本管理,积极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本管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公益事业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当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都已经在推行企业化管理模式,尤其是县级公立医院。而由于传统管理制度残留的制约,许多县级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仍旧相对落后,使用的是传统的核算模式,成本管理手段十分单一,从而导致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工作落实缺乏。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药材与耗材零差率的实行,成本管理的作用在医疗管理之中凸显出。在本文中,将对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背景进行分析,提出应该如何进行医院成本管理。

一、县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改革的背景

自2012年以来,我国出台的新型医疗法规就在不断的进行落实。新的医疗体制包含了对于医疗制度条文规定,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对传统的改革来看,这次的医疗改革更为彻底,不仅对条文性问题进行了规定,还对一些制度管理进行了限制。医疗制度改革的规定,显示出来成本管理工作对于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医疗体系建设的特殊性,这是当前医疗机构改革中不曾涉及到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让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服务于医疗体制改革成为重点问题。而如何让成本管理推动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又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公立医院管理实施的都是计划经济背景下所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而当前的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因此,现行的成本管理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主要表现为:

(一)数字化软件运作难度较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软件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当中。而由于医院成本项目的繁杂度过高,传统的人工计算难以满足其内部管理中成本的分摊和计算的需求,为此,引入信息技术,成为成本管理效率提高的必然途径。就当前来看,我国很多医疗机构都已经引入了信息化技术,来辅助其内部的管理工作。但是,其在成本管理上的运用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扩大。这就导致医疗机构无法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内部成本管理的目的。

(二)绩效管理工作与成本管理的矛盾

当前县级公立医院在管理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都会制定一些以绩效为基础的奖惩措施,医院会根据绩效考核,来适当的调整福利的分配。而绩效考核灰度的本质就是针对绩效状况,对各级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调整。其实,这项制度本身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医疗工作人员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传统医疗机构管理模式下,其成本核算难度较大,内部各级工作人员没有过多的重视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都只是简单的将成本和一定比例的人为计算来进行合计,然后再分摊到临床科室当中,这就导致很多科室的收支平衡难以掌控。

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下的成本管理加强措施

(一)建立高素质的成本管理团队,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是每个企业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在当前我国县级公立医院逐渐向着企业管理过度时,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力度也需要加强。为了提高医院管理的强度,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分工合作,所以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立成本管理的部门,建立以财务管理负责为核心的成本组织体系。

对于医院的成本管理来说,首先需要建立高素质的团队。成本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十分之强的财务工作,一般的工作人员难以胜任,它对于职员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因此,医院要实现成本管理,必须先建立起对应的成本管理专业团队。在具有团队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改善。成本管理制度,应该由对应的成本管理专业团队进行制定,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团队进行“充电”,以实现其对社会发展的适应度。让原本简单的财务核算转向专业、高端的成本管理。

(二)实现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平衡

医疗改革制度要求提高医院支出费用中的人员经费占比。人力成本管理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必要核心,医院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对此,医院在成本管理的部分,需要针对人力成本管理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决定了其具体的成本消耗。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中,采用考核制度,来实现人力资源与成本管理的联系。因此,笔者认为需要将考核制度的主动权转移至成本管理的部门,由其自身来掌握两者的平衡,从而真正实现成本管理与考核制度的平衡,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服务质量的要求。

(三)加强成本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

在信息化技术使用面如此之广的今天,成本管理手段也可以利用信息化进行创新。但是,由于专业程度的差异,信息服务商对于医院管理的服务也只是具有局部优势。如果医院需要就每个职能管理都采取较高技术的支撑,就必须针对其职能的差异选择软件进行不同服务信息的提供,一次来避免信息的阻塞和局限性。

(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结算审核

预算管理思医院发展与加强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医院实现其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来说,预算是为了更好地规划企业的运作。通常来说,医院在预算中一般会对其一个时间段内的工作资金需求进行大概的估算,然后再根据其预算自己的多少来进行具体工作的规划。通过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可以量化具体预算指标,从而实现管理层对于医院运行情况的掌握和了解,提高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在成本管理中,预算和结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企业落实好了预算与结算,才能更好地实现成本管理。

(五)合理规划运营成本,适当拓展县级公立医院的营利性

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要加强其成本管理。通常来说,要加强成本管理,就需要限制一些不必要的消费,或者合理规划其运营成本。在笔者看来,成本管理的加强,无外乎就是需要用更少的钱来实现事业单位的运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其具有的公益性较强,所以,在运行中,很少会以营利作为主要的目标。但是,笔者认为,在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背景下,加强成本管理,还需要适当的拓展其营利面。也就是在公益性之余,增加一些额外的营利项目,进而实现其自身运行成本满足化,减少其需要投入的成本。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改革成为一项必要任务,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我国医疗机构必须对当前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发展,从而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对各项资源和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提高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优质服务,推动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5:146-147.

[2]林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形势下加强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135-136.

[3]张如钢.浅谈公立医院改革中县级医院成本的控制[J].现代商业,2012,17:130-131.

[4]方鹏骞,闵锐,邹晓旭.我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医院管理,2014,01:4-8.

[5]郭廷建.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 2011,12:93-95.

[6]李淑丽,李依璇.浅谈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成本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90.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