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消费税税负转嫁的影响因素

2016-04-20 11:02丁莹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消费税影响因素

丁莹

摘 要:税负转嫁一直是税收理论中一个古老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从十七世纪开始,相继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税负转嫁问题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相比国外,我国税负转嫁理论研究相对落后。本文从供求弹性、市场结构、成本变动、课税制度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税负转嫁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消费税;税负转嫁;影响因素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将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由他人负担的过程,是税负运动的一种方式。政府向纳税人征税所引起的消费税税收负担能否转嫁,转嫁多少,取决于供求弹性、市场结构、成本变动、课税制度等多种影响因素。

一、供求弹性与税负转嫁

在市场价格下,消费税通过影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税负转嫁,但转嫁多少则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决定消费税税负转嫁的最主要因素。

(一)税负转嫁与需求弹性的关系

需求弹性是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其因为政府征税提高价格时,购买者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企业难以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企业承担更大部分的税负;反之,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多为必需品,因税负增加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仍需消费,企业则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将税负更多的转嫁给消费者。

(二)税负转嫁与供给弹性的关系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产品供给弹性越大,则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的会更多,而转嫁给供应商或生产者的税负则较少;反之,供给弹性小,向前转给购买者或消费者的小,向后转给原供应者或生产者要素者的大;供给完全无弹性,其税负由企业全部承担;供给完全有弹性,税负可以通过涨价向前全部转嫁给购买者。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政府对该种商品征税时,导致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价格变动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动大于供给量的变动。这样,税负将很难转嫁给消费者,而会大部分转嫁给供货方或是生产者自己承担。

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政府对该商品征税导致其价格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这样,税负将会更多的转给消费者。

二、税负转嫁与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影响税负转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生产者或消费者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是有差别的,由此决定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税负转嫁情况也不同。

(一)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任何单个厂商都不能决定价格,市场价格是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因而在政府征税以后,任何个别厂商都不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其他方,只有通过该行业体系在短期内部分地利用提价的办法转嫁给消费者。但在长期里,在供应成本不变的条件下,各个厂商在整个行业体系下会达成一致提升价格,则税负可以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

商品的差异性是垄断竞争市场的重要性内容。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各生产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均衡都不大;同种产品在不同厂商间,其质量、包装、牌号、销售条件等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替代性,各种有差别的产品之间便形成了竞争。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可以利用自己产品的差异性对价格做出适当调整,借以把税负部分地向前转嫁给消费者。但不是垄断市场,不能将税负全部转嫁出去,形成垄断利润,只能将税负的一部分转嫁出去。

(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每个生产厂商在其商品价格和产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对手的行动,因此每个生产厂商在做出价格和产量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成本、利润情况,而且需考虑对市场的影响及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决策。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一般都会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对价格的调整保持一致。因此,当政府对商品征收消费税时,这些企业会按已达成的协议在所有企业的成本都上升的时候,会自动提高商品的价格,这样把税负转嫁给了消费者。

三、税负转嫁与成本变动

成本的变动包括递增、递减和固定三种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下,税转的转嫁也有不同的规律。

(一)成本固定的产品,其单位成本固定不变,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此时,若此产品的需求弹性为0,税款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二)对于成本递增的产品,税负只能转嫁一部分。此类商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生产商为维持原来的销售量,会通过减少产量来降低成本,因此,税负不能全部转嫁给消费者,由卖方承担一部分。

(三)成本递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随产量的增加反而减少。征税后,生产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提高价格。在某种情况下,税负转嫁给买方的税额可能高于税收额,从而将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四、税负转嫁与课税制度

(一)课税范围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讲,课税范围同税负转嫁的程度成反比关系。课税范围越大,税负越容易转嫁,反之则越难。这是由于对产品征税易导致产品的价格上涨,若仅对各别产品征税,消费者可以选择无税在产品而放弃对征税产品的购买。如果课税范围很大,消费者的选择较小,因此税负更容易转嫁给消费者。消费税在我国的课税范围较大,针对一些高档商品以及烟酒等产品均征收消费税。

(二)税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首先考虑税率高低的影响。征收高税率商品多是高价商品或是国家限制的商品,所以此类商品的税负越高购买者越少,则税负越难转嫁。

其次是税率形式的影响。对于实行比例税率的商品,税款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生产者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往往会提高产品的价格,则税负更容易转嫁给消费者。而实行定额税率,税负高低与商品的价格无关,税负相对来说不易转嫁。

参考文献:

[1]方蕾,彭七四.浅析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J].内燃机与动力机置,2009.

[2]陈灿.税负转嫁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

[3]郭恒泰,冉英.税负转嫁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5.

猜你喜欢
消费税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哪些物品需要缴纳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