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2016-04-20 11:29朱恩宁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节能减排建筑施工技术

朱恩宁

摘 要:文章指出为了使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发展化,还需要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方方面面,还需要建筑施工其他环节和因素的节能减排技术探索。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在节能减排施工方面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使得我国一些节能减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并未得到应用,因此,应当注重建筑施工中节约型工地建设管理,同时加强太阳能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以及采光技术和隔热节能技术等节能技术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一、建筑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民建筑节能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制约这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此外,由于工民建住节能减排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联合作业,管理困难,导致实际施工中管理水平低下,限制了节能减排技术进一步发展。建筑设计施工中节能减排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的提高建筑工程中整体技术的使用水平,也能够有效的带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他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同时节能技术的使用,满足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对节能技术在实践方面的要求,推动了建筑施工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一)隔热节能技术

我国很多传统建筑物对于光线的使用采用的是直接利用方式,使得建筑物采光的空间局限性问题相对突出,与目前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不符。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间接利用光线来更好地为建筑物提供自然光线,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在进行建筑进行隔热设计时,应当注重隔热节能技术在建筑屋顶、墙体及外门窗方面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保温隔热材料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隔热材料的容重、导热系数、外观以吸水率及等相关性能参数,确保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有效实现建筑物隔热保温。

(二)节约型工地建设管理

节约型工地建设管理应当注重思想意识、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同时构建完善的节约型工地建设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并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节约型工地建设管理,在组织构架和责任体系构建中融入节能减排理念,同时从目标指标的分解、管理措施、制度建设、检查考核、评估申报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制定节能降耗、环保减排管理规范及操作标准,将建施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由被动变为主动,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建设单位应当注重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分包单位的积极沟通,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联动管理机制,有效提升节约型工地建设的广度及深度,促进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三)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丰富洁净的能源,有着来源广、无污染以及可循环使用的优势,同时,太阳能技术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和伤害。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施工中。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电池能够有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蓄电池将转化的电能进行储存,并连接到相应的供电设备上,为建筑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提供电能。同时,太阳能的供热技术和采暖技术的使用,能够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要。此外,太阳能技术也能实现建筑的采光控制,具有较高的日常节能效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太阳能技术时,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在北方选择太阳能技术时,应当充分考虑冬天寒冷气候,注重太阳能热源效率的发挥,提高保温性能,有效降低采暖耗能;在南方选择太阳能技术时,应当充分考虑南方天气炎热湿润特点,注重建筑物注重改善建筑物的遮阳技术和自然通风技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四)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相对较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过程中等过程均会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对建筑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应当注重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采用废水零排放技术。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含有大量的砂、矿渣粉煤灰、石水泥浆、骨料以及各种外加剂的废水,使得废水呈碱性,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应当注重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对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利用循环利用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处理,并将其作为新的水资源,重新用于混凝土的生产,在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施工现场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目前,我国大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浪费大量水资源。因此,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采用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通过采用循环水车辆冲洗系统,有效收集、沉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清洗泵管、路面以及车辆等产生的废水,作为施工用水重新利用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既实现水资源的较高利用率,又能够有效减少了污水的排放。此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应当注重自然水资源存储再利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针对雨水、施工降水抽取的地下水等自然水资源,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将原来直接排入市政管网的自然水资源经处理后作为施工用水使用,同时,也可以将通过过滤系统过滤排入排水系统的雨水和地下水,并将过滤的水资源进行存储和利用,当储水系统储水达到限值时,可以将已处理的蓄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中,有效节约水资源。

三、结束语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工民建筑行业高效的发展,因此强化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随着技术水平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的步伐日渐缓慢。为了尽快渡过节能技术发展的瓶颈期,进一步强化工民建筑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要在设计、运行、管理等过程中更多地把节能减排考虑进去,引导建筑向绿色、环保、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对当前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学之友,2010,02.

[2]文仕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4.

猜你喜欢
节能减排建筑施工技术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