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2016-09-24 13:02李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李莹

摘 要: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因。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体会到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本文笔者就此进行了认真地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学习;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87-01

由于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参与教学活动,并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有意义的实例,直观的教具创设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导语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巧妙地运用导入语,往往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采用什么方法导课,能积极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征来选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7的认识时”,是这样开头的:“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让小猫到商店买东西,猫妈妈给小猫了7元钱,让小猫买7条鱼,这下小猫可吹起了胡子、瞪起了眼,原来它不知道7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这样就很巧妙地导入了新课,学生学习的很有兴趣。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趣的、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例如:一位教师教《圆的认识》,在解释圆心的位置时,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老师买了一个圆形的锅盖,尚未安把手,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把手应该安在什么位置上?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们各抒己见,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结果得出来了应安在圆心处,把手的位置就是圆心。

三、以奇激趣

智力孕育予好奇之中,而兴趣是在好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怀着好奇而激动的心情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和激起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采取让学生说出任何数。老师作出准确而快捷的回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规律后,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编题对答等形式,使学生感到,我也能像老师那样答得又对又快,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对数学知识不懈追求的浓厚兴趣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四、巧用学具好动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动手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粘面撕叠证明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六个面都相等;通过搭拆框架证明长方体相对的梭的长度相等,并且有三组长度相等的棱,正方体的十二条棱都相等。通过“贴—撕—装—拆”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很自然地认识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而且通过操作,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五、体验成功喜悦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长中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驱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探索,体验成功,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后进生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抱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向他们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达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常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认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悦,一改消极被动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被调动起来。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关爱学生

学生喜爱的老师一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油然而生,课堂气氛就会活跃愉快,师生之间就会发生积极的教学反馈。凡是受到老师关心和信任的学生,往往具有一种良好的心境,较强的学习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老师所期望的学习效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老师是学生的“偶像”,也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注意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注重教学互动,不歧视差生,同一尺度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情境,形成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课下,跟学生和谐相处,让学生能敢于倾诉心声,同时老师对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学法上给予指导,思想上给予帮助,真正使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兴趣之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乐中学,逐渐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质量,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阶段一切都是从兴趣入门,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门,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数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