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红
(长沙市中医院本部ICU 湖南长沙 410100)
引流管脱管的护理
陈国红
(长沙市中医院本部ICU 湖南长沙 410100)
目的:总结性分析引流管脱管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PDCA循环法和给予常规专科护理,比较两组脱管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引流管脱管率(3.3%)低于对照组(13.3%),护理总满意率(93.3%)高于对照组(83. 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引流管脱管的原因有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引流管因素和制度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脱管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引流管 脱管 原因 护理措施
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在于排除腔内气体和液体,通过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量等情况,可及时对腔内出血、感染等情况做出判断,但若护理不当,引流管在留置期间也容易发生脱落问题。我院自2015年2月起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引流管脱管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6月收治的6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年龄为(56. 4±3.2)岁,其中肝癌患者10例,结肠癌5例,肝内胆管结石32例,腹腔脓肿1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疾病类型、置管操作和固定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 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后均置入腹腔引流管,固定方式包括3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和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前者先将导管蝶形交叉固定在无菌敷料上,再在管口8cm处以同样方法固定在皮肤上;后者将引流管置于导管装置卡槽内,对折粘贴,期间配合使用皮肤保护剂。置管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法,共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通过对以往脱管病例即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比较两组引流管脱管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获取数据进行整理,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均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引流管导管脱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引流管导管脱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术后留置引流管患者病情较重,护理风险较大,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脱管情况,增加患者痛苦,延缓病情恢复,因此,明确引流管护理要点,有效预防脱管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引流管脱管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3.1 脱管原因
引流管脱管主要是由护理人员护理不当和患者自身因素引起,前者具体体现为对导管护理重视不足,对脱管风险隐患缺乏预见性,在护理期间未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整体状况掌握不到位,知识宣教不全面,尤其对意识模糊、躁动患者未能进行有效约束,对下床活动患者未能进行有效保护;后者具体表现为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家属疏忽大意,尤其是在翻身、更换衣物时未能注意到引流管情况,脱管多为患者意识模糊、躁动、夜间自行翻身所致。此外,引流管脱落也与缝合固定不牢、日常护理交接制度和操作流程不规范有关。
3.2 护理措施
针对引流管脱管发生原因,有必要对当前护理工作进行改进:①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质量管理。应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加强业务学习,除基本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外,还应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认识到引流管护理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脱管风险隐患的预见性,主动参与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护理质量。②完善引流管操作流程和脱管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保障,对于术后置管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引流管进行标识,正确固定引流管,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在翻身、下床活动时需加强对引流管的保护;加强交接班管理,增加巡视次数,对患者意识状况和合作程度进行评估,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对其进行跟踪监测;设立引流管脱落登记本,详细记录相关情况,找出原因和存在的护理缺陷,提出和落实改进措施;在现有条件下,合理排班,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的管控,提高警觉性,保证护理管理的预见性。
综上所述,引流管脱管的原因有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引流管因素和制度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加强脱管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1]陈妙贤,夏菊兰,卢彩霞.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2(6):57-58.
[2]曾明丽,岳志瑛,符琰,等.应用导管固定器防止胸腔引流管脱落的效果观察[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10(1):27-29.
[3]柴凤婷,王亚琴.PDCA循环法在预防胸腔闭式引流管脱管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2(6):282-283.
R47
A
1674-2060(2016)03-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