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振翅飏千里——河南省平顶山市远程教育打造“掌上红鹰”服务模式

2016-12-12 05:11梁波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平顶山市电教党员

◎梁波

乘风振翅飏千里——河南省平顶山市远程教育打造“掌上红鹰”服务模式

◎梁波

“掌上红鹰”具备视频通话功能

应国故里,豫中煤城,绵延三千多年厚重历史,沉积汉魏隋唐历代文明,河南省平顶山市以海纳百川的地域品格卓然屹立于中原大地。近年来,平顶山市远教人迎难而上,以多维的视角、敏锐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不断创新,因应信息时代新形势,拓展远程教育工作外延,坚持实体服务与信息服务并进,打造了新颖的“掌上红鹰”服务模式。

服务体系“网联网”

平顶山市电教中心追求实体服务与信息服务相结合,依托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超前建立基于“O2O”(线上线下互动)理念的“互联网+”远教模式。

打造便民服务体系。平顶山市委组织部与市联通公司合作,以“掌上红鹰”手机客户端为抓手,研发了党群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打造了“1+1+1”智能党建平台,即“一个载体(三级党群服务体系)+一个平台(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一个终端(移动终端)”。在县乡级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将相关职能部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捆绑打包,与信息化系统联网对接,组建乡级虚拟网;在村级服务中心,对远教站点进行升级改造,开通免费光纤和无线wifi,实行服务事项即时咨询办理。

拓展资源整合方式。“没想到远教节目在手机上也能看了!”宝丰县的一位站点管理员兴奋地说。实际上,为了给基层提供这个便利,平顶山市远教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尽早使智能党建平台投入使用,电教中心进行了反复调研和论证,最后采取了一系列办法解决投入问题。一是最大限度发挥原有站点设备的利用价值,与通信部门反复沟通,拧干价格水分,尽可能压缩投资额度;二是借助外力整合资源,争取一切可争取的资源,甚至动用个人资源,以补充建设经费缺口。经过艰苦奋战,2014年年初,智能党建平台在平顶山市建成“通车”。

创新平台推广办法。在智能平台推广过程中,平顶山市电教中心吸取经验教训,采取了以实效换市场、以党员带群众的办法。“前两天我又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叶县田庄乡农民朴惠彩喜笑颜开地向人夸耀:“这个‘掌上红鹰’上啥都有,想买啥都能买到。”平台好不好,还要看实效。当基层党员群众认识到智慧党建的包罗万象后,他们都自发产生兴趣,很多人主动向本村党员干部打听,想在自己手机上安装一个终端。基层党员干部在这一过程中则扮演着推广者的角色,不仅宣传智能党建平台,还负责培训群众使用平台。一传十,十传百,智能党建平台的推广速度迅猛,如今已覆盖全市所有乡村,月登录量达12万人次。

便民服务“面对面”

平顶山市不断丰富智能党建平台的服务内容,坚持线下与线上服务相衔接的原则,整合共享各领域信息服务资源,让党员群众通过网络即可享受面对面服务。

打造党务服务新窗口。党员群众通过网上服务平台,可直接视频咨询办理各类窗口业务。郏县老党员石凤池年届七十,已经有四十多年党龄了。由于已经退休,年纪也老迈,以前他总是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这成为他的一大憾事。社区远教管理员向他推荐的“掌上红鹰”使他惊喜万分。“我们这些离开岗位的老同志参加组织生活总是有些困难。现在这个‘掌上红鹰’很方便,可以在线上学习,可以了解党建动态,还能在线交党费。这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石凤池笑呵呵地说。

畅通民生服务新渠道。家住在鲁山县库区乡黑虎石村的任西民老人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子女都常年在外打工,老人独自生活,经常遇到困难。后来,老人从村上的宣传活动中得知“掌上红鹰”的作用,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掌上红鹰”。有一天,他通过“掌上红鹰”联系了当地医疗机构,在线进行了健康检查。谁知,这不经意间的一次体检却挽救了他的生命。诊断结果,老人患上了肺结核,却不自知。医务人员给他提供了治疗方案,并根据国家防治肺结核的政策为他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和药品,使他的病得到了及时救治。如今,一提起“掌上红鹰”,任西民老人就挑大拇指,说这是救了他命的“活菩萨”。

缔造远教助农新课堂。“掌上红鹰”不仅是党员群众工作生活上的好助手,更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方面的设计师。吴自明是尹集镇有名的香菇种植大户,他的香菇种植基地一年产值近500万元。今年秋季,天气突变,他担心菇蕾减产。在远教管理员的建议下,他安装了“掌上红鹰”,并通过惠农平台与舞钢市农科所的专家建立了长期在线联系。“掌上红鹰”的在线专家非常靠谱,几乎24小时在线,随时可以请教,为吴自明解决了很多问题。吴自明把“掌上红鹰”当成了种植法宝,并在专家帮助下确保了香菇丰产。

截至目前,“掌上红鹰”为平顶山市基层党员群众提供的服务项目已达1200多个,服务范围覆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电教系统人员使用信息化服务系统

运行机制“实打实”

平顶山市本着打造环境、夯实基础的原则,不断为“掌上红鹰”的成长铺平道路、添砖加瓦,力求使这一平台长效运转、长远发展。

机制健全强基础。“咱这网上服务太好了。可是,会不会是一阵风,过段时间就没有了?”已经爱上“掌上红鹰”的基层党员群众不免有此担心。事实上,电教中心对“掌上红鹰”一直有着长远的规划。为了平台的长远发展,平顶山市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市委的指导下,电教中心也把创机制、创环境当作了工作的重点内容,制定了《掌上红鹰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推行AB岗管理制,开发网络监督管理系统,真正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了便民服务的“高速路”。

筹措经费做保障。2015年,平顶山市率先把村(社区)级组织工作运转经费、党建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费随事转”的要求,将平台运行管理、网络建设维护、办公经费等列入预算;市级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平台和远教站点服务器、终端、网络建设。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不仅使平台运转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也加速了平台的快速传播推广。去年,市电教中心免费送给每一位平台用户5G的党建专用流量和500分钟的网内通话时长,让很多贫困户迅速地成为了平台的受益群体。

综合协调拓事业。按照标准化办理、一站式服务原则,建立由56个市直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协调联动的审批服务机制,统筹各部门进驻事项、服务权限、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各网络平台之间的工作衔接和跟踪服务,变“分散办”为“集中办”、“多门办”为“一门办”。这一协调机制大大拓展了“掌上红鹰”的服务功能,也使“掌上红鹰”的使用和受益人群扩展至全社会。在叶县经营农产品仓储批发生意的苏先生就反映说:“使用‘掌上红鹰’确实很便利,我用这个平台不仅能查询产品信息、完成在线购销,还能办理工商执照网上年报等一系列经营事宜。”

“掌上红鹰”的触角已延伸至千家万户,涉及基层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城市乡村诸多人群,成为平顶山市党建信息化的领航者。雄鹰展翅,瞬息千里,平顶山市电教中心引领的信息化远教已汇入时代洪流,势不可挡。

(作者为河南省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干部)

猜你喜欢
平顶山市电教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顶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平顶山市
黄庚倜当选政协平顶山市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平顶山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