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的馆藏图书利用研究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6-12-27 09:15
办公自动化 2016年22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类图书新书

田 思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广州510225)

基于图书馆借阅数据分析的馆藏图书利用研究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

田 思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广州510225)

基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2011年-2015年图书外借信息,从图书借阅总量、图书分类借阅率、各类型读者借阅量、零借阅读者、零借阅图书等方面的数据对读者借阅状况加以分析。最后,就如何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借阅数据分析 读者借阅 借阅率

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市场日益繁荣,图书出版量剧增、书目种类繁多。与此同时,高校扩招导致多数高校规模扩大,专业数量增加,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如何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偏好,有的放矢地进行馆藏资源建设,使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既能够符合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也能符合读者的需要,挖掘图书流通数据、分析读者的借阅数据的深层次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图书的实际借阅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期能够全面了解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情况,从中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并为今后的馆藏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达到为更多读者提供更优服务的目的。

一、数据来源情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本科大学。截至2015年12月,图书馆纸本文献资源总量92.55万册,覆盖农、工、文、理、法、经、管、生物、艺术等多学科,已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载体、以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生物科学文献为特色和优势的文献保障体系。为了能够客观、全面、综合地反映出图书馆的图书利用情况和读者的阅读趋向,并能保证统计指标的时效性,以及时间跨度的可操作性,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2011-2015年的借阅数据为依据,从读者以及图书两个角度来分析图书借阅情况。由于图书馆使用的汇文管理系统统计功能的局限性,笔者的统计数据主要是通过对该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原始数据进行导出,再通过SQL语句来实现数据的分析。

二、数据分析

1、图书借阅基本情况

2011-2015年中文图书总借阅量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2011-2012年中文图书总借阅量从11.6万降低到10.1万,2013-2014年中文图书借阅量从13.6万降低到12.7万,2015年中文图书借阅总量略微提高,为13万。但是这与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的背景不协调。反应出随着网络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和电脑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同时每年读者的借阅需求呈阶段性变化。通过图2可以看出,各月图书借阅量在统计的5年中基本保持相似的波动。高校读者借阅分开学、上课、考试、放假4个阶段变化,其中借阅高峰是在每年的3、9月份。之所以出现借阅高峰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是新学期开始之际,一方面与学生新课程学习的需要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学期开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图书馆应抓住这两个阅读高峰期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从而提升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而1月、7月因忙于复习考试,借阅量下滑。

新书借阅率指入藏当年新书借阅量与总量的百分比。从2011-2015年的新书借阅数据(表1)来看,新书的入藏数量与借阅册次并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呈现波浪型变化。2011年新书借阅率为76.39%,且该批新书在此后年份借阅册次逐渐减少。2012-2015年新书借阅册次均在次年显著提升,这跟我馆的新书推荐工作分不开,但是由于实效性等原因,借阅册次随后又有所下降。

表1 2011-2015年新书借阅数据

2、图书分类借阅数据与各类型读者借阅数据

按中图法分类号的大类对各类图书在2011-2015年的被借阅次数进行统计,用统计出的数据除以所有图书的总借阅次数可以得出各类图书借阅次数占全部图书总借阅次数的百分比,如表2所示。这样的百分比数据可以反映出各类图书的相对热门度。由于中图法大类较多,我们选取借阅百分比数据大于1的分类作为代表,剩余的图书类目以“其他类”作为总称。

表2 2011-2015年图书分类借阅情况统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5年借阅数据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读者借阅馆藏各学科图书的比率是基本稳定的,每年的分类借阅比例几乎一致。借阅比例最高的为文学类图书,比例有显著提高;此外语言类、计算机技术类、经济类图书借阅次数比例较高,保持在10%上下,仅次于文学类;再者历史、艺术、哲学与宗教等提升文化素养方面的图书借阅比例也较高。

根据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读者可以具体细分为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这三大类。根据统计数据整理,得出2011-2015年读者分类借阅量如表3所示。

从数据上看,本科生的平均借阅册数保持保在6册左右,拥有最多的借阅量,当然这跟读者人数是分不开的。研究生平均借阅册数下滑的最快,由2011年的13.76册下降到2015年的只有6.75册。教职工的平均借阅册数降副也较大,且总的借阅册次都在逐年降低,五年之差达到50%。

表3 2011-2015年各类读者借阅量统计

3、零借阅读者和零借阅图书

零借阅读者是指在读者证件有效期内图书借阅册数为零的读者数量。笔者根据统计得出2011年零借阅本科生的数量为599人,占该类型读者总人数的15.33%;2012年为571人,占该类型读者总人数的13.85%;由于2013-2015年的读者证件尚在有效期内,所以不做统计。2011年研究生零借阅读者是14人;2012、2013年的数量分别是4人和6人,占该类型读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和8%,较2011年的21%有显著下降。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从数据上看学校的零借阅读者比例还是较低的,说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仍然很高。

表4 零借阅读者及比例数据

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有一些零借阅的图书,减少零借阅图书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因此,对于零借阅率高的图书大类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笔者抽取了2011年入藏图书,截止2015年12月的借阅数据,累计借阅次数为零的图书册数与入藏册数的比例得出零借阅率高于百分之五十的图书分类,详见表5。

在这些零借阅的图书中,可能有部分今后会被读者借阅,但是在入馆后5年时间内都没有被借阅,这也为今后的图书资源建设提出了要求,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表5 零借阅图书比例数据

三、总结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目前入馆借书的读者比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还是非常高的,说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那么如何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馆藏图书的借阅量,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典藏图书典藏位置,提升图书借阅率。对于很多读者来讲,浏览书架是其借阅图书的首选方式,而对于同类图书如果数量非常大时,读者通过这种方式选书时,一般不可能从头到尾浏览所有的图书,这和现在搜索引擎的结果优化很相似,为了提高读者对于采购图书的利用率,减少零借阅图书的数量,就必须优化图书的典藏位置。比如通过设置专门的新书借阅区,让读者有更容易的方式接触到新入藏图书,提高新入藏图书的借阅率。在每类图书排架的开始,排放该类图书的推荐书目,让更多的好书为读者所了解和借阅。

第二,定期统计分析图书借阅数据,了解图书的最新借阅特点。图书流通情况是读者阅读倾向最直接的反映,通过对读者借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了解到读者群的阅读倾向。例如,对图书基本的借阅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平均借阅册数、热门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借阅率、零借阅率、超期率、续借率等数据指标,还可以对这些指标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得到更多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采购的图书类型、各大类图书采购比例以及图书的复本量的数据,从而提高图书采购的质量和图书的利用效率。[1]

第三,调整馆藏结构。高校馆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读者借书量的多少。针对师生对计算机技术类及语言类图书需求较大的实际,应适当加大T大类、H类图书的采购量或者适当提高图书的采购复本,特别是对计算机编程语言,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图书的采购,以此来减少这类图书的超期率。同时随着社会热点的改变及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图书的借阅情况也往往随之变化,图书馆采购工作应及时了解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或现象,安排采购相关热门图书,对于利用率很高的专业学科图书可以加大同类和新版的采购图书,使得很多符合学校专业设置和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图书,充实到馆藏结构中,将有效提高馆藏利用率,增加图书借阅量。对于长期零借阅的图书,应该总结它们所属的图书类别和类型,及时优化图书的采访策略。

第四,积极开展图书推广与读者培训。图书馆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分析出不同专业、不同时段读者的对图书实际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馆藏图书推广活动。[2]如通过举办讲座,读书活动,专题图书、经典图书推广以及新书推荐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通过“你选书我付款”的读者选书活动,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同时借书量的大小与读者对图书馆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要想让读者熟悉图书馆并乐于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必须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读者培训工作。如:通过新生入馆培训、文献检索课、专题培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提升读者的信息素质。

[1]徐小丽,詹司佳.基于借阅数据分析的中文馆藏建设研究——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02):47-50.

[2]芦红,郭伟.数字媒体时代大学生传统文献阅读状况分析——基于2007-2011年纸质图书文献借阅数据的知识挖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6):105-108.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Books in Library Based on the Borrowing Data -Taki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Library as an Example

Tian Si
(Library,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Based on the data of circulated books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librar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1~2015,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lending situ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amount of borrowing, categorized books borrowing rate,the borrowing by different types of readers,zero borrowing readers,zero-borrowed books.In the end,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eizing readers'interests and raising lending amount.

Circulation analysis Readers'borrowing Borrowing rate

G252

B

161030-7405

田思: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类图书新书
湖南师范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作品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简介
基于机电工程学院的就业能力分析
谁是2019美国图书市场最大黑马?
新书速递
新书讯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Teaching speaking from a discourse perspective
新书推介
为生活加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