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 信仰堆积的视觉

2017-02-20 06:25文图自由之心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唐卡僧人酸奶

文图/自由之心

雪顿节 信仰堆积的视觉

文图/自由之心

夜色匆匆,只为那个方向

哲蚌寺在拉萨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山坳里。凌晨三点,当雪域圣城拉萨还笼罩在深深的夜色中的时候,我们早早起了床,随着人流向山上走去。此时天空中飘着毛毛雨,但这丝毫不能减弱人们上山朝拜的热情,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有藏族同胞提着盛满酥油的保温壶及盛满“桑料”的香袋,扶老携幼,如潮涌动,而更多的是背着背包伏身前行的游客。

也许是高原反应的缘故,再加上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没走几步我已是气喘吁吁,此时身后传来一阵“突突突”的摩托声,回头一看是一辆四轮摩的,简陋的帆布篷顶下黑压压拉了一车上山朝拜的游客。我连忙招手拦下,问了车钱后便挤上了车厢。路上一位性格开朗的藏族同胞笑着告诉我,其实摩的离前面需要停车的路口只有不到一里的路程了,花十元钱算是亏大了。我笑着告诉他,内地人因为高原反应,背上沉重的行李,稍稍走一会儿就很吃力,所以为了能一睹大佛的尊容,坐一会不算吃亏。

这位藏族同胞告诉我,他叫土巴次仁,是当雄人,专程来拉萨瞻仰展佛仪式的。因为怕错过,所以昨天晚上一夜未眠,索性早早出来上山,只为能亲眼目睹圣佛一面。果然,摩的很快在当巴路口停了下来,上山的路已被维持秩序的交警封锁了,任何车辆都不能前行。于是,人们只有步行。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在一起,通往现场的山路摩肩接踵,前呼后拥。我和土巴次仁穿过安检通道进入哲蚌寺,本就不宽的登山之路被护栏隔成上山和下山通道。路上时不时会有一些挂着小夜灯向游客兜售着哈达、藏香、唐卡及包着桑烟(熏香)圣物的小贩,执勤的武警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威风凛凛地站在路边,不时提醒着游人注意安全,遇到没有带灯或行动不便的游客,便会打开手电,为游人照亮山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也给冰冷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温暖。

走了约四十余分钟,我们爬上了根培乌孜山半山腰的展佛台前,远远看到一面巨大的幕布铺天盖地垂挂在半山腰上,台前朝拜的通道上井然有序地坐满了早早前来朝圣的游客和藏民。幽蓝的天空如同穹庐笼罩在圣城拉萨的上空,远处闪烁的点点灯光仿佛也在与我们一同期待着展佛盛宴的上演。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一些游客穿上早已准备好的雨衣相互蜷缩在一起,有些游客站起来走来走去以驱散寒意。此时我看到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盘腿坐在台阶上,旁若无人地从怀里掏出一卷经文,打起一支小手电,认真地读了起来,嘴里恍若念念有词。夜幕中那微弱的灯光洒在经文之上,仿佛打开了一个奇妙无比的精神空间,也照亮了他虔诚的世界。

有人说,西藏是人类心灵的一方净土。

多年以来,我一直梦想着亲临遥远的雪域高原,用心去感受那方净土。今年八月终得成行,幸运的是,初次进藏,便巧遇藏传佛教的盛大节日——雪顿节,也恰逢哲蚌寺建寺六百周年,有幸参见了该寺盛大的展佛仪式,沐浴大佛的宽厚慈祥的目光。八千里的长途跋涉,多年以来的渴望及期盼,终得圆满!

古寺展佛 高原普浴佛光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的。“哲蚌”藏语意为“米堆”,因哲蚌寺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墙红顶的建筑群依山而建,远望如同巨大的米堆一样,哲蚌寺由此得名。每年的藏历六月三十里,哲蚌寺都要将寺内珍藏的巨幅唐卡展出,与广大僧俗信徒一同共浴佛光。也许是我与大佛有缘吧,此次来到拉萨,恰逢哲蚌寺建寺600周年,一生中能于此盛大佳节在哲蚌寺与大佛相约,与千万僧俗信徒的心情一样,我的心情万分激动,期盼之情久久难以平息。

7时30分许,天微光,下过小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山下的煨桑炉里飘起浓浓的桑烟,笼罩在哲蚌寺上空,弥漫在根培乌孜山谷。此时展佛台顶部人影错动,随后二三十个绳团如同滚木礌石一样从晒佛台顶部抛了下来,砸在绷得紧紧的展佛台布面上,如战鼓咚咚作响,也拉开了壮严神秘的展佛仪式序幕。此时山上一阵低沉神秘的铜钦响起,紧跟着喇叭声、铜镲声及僧侣们的颂经声交汇响彻在根培乌孜山谷。西侧寺庙小巷里缓缓走出一队身着红衣手执各式法器的僧人,前面是一顶黄罗伞引领着手执各式法器的一队喇嘛,紧随其后的白色长龙,被两列身着红衣的僧人扛着,这就是今天万众瞩目的主角——巨幅唐卡圣像。这条长龙前面被几个僧人拉着,后面被两列密密麻麻的僧人争相肩扛着、簇拥着,还有许多排在外边的信徒们也都迫不急待地挤上前去,希望能用手亲自触摸圣佛,希望能亲自扛着唐卡大佛走一程。就这样,这条长龙被无数虔诚的僧俗信众扛着顺着石阶上山,缓缓登上展佛台,放在展台脚下。此时喇嘛们便紧张有序地做着大佛展启的准备工作,他们迅速解开唐卡,用展佛台顶抛下的绳子一起拴住唐卡的边。

清晨8时过后,东边天际的空中黎明缓缓轻启,透过浓浓的云层,这幅覆盖着黄绫的宽37米、长40米的巨幅唐卡被喇嘛们缓缓拉起。伴着凝重、雄宏的法号声,万众屏气凝神,仰首瞩目,无数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紧紧盯着缓缓升起的巨幅大佛。当大佛被拉到展台顶部后,覆盖在上面的黄绫就也被徐徐拉起,面容清秀,栩栩如生的佛祖释迦牟尼唐卡巨像也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绚丽的唐卡上那鲜艳的色彩如五彩祥云一般缓缓升起在根培乌孜山谷,温暖了万千信众的心扉。当黄绫布升至佛祖的双眼之时,仿佛万丈霞光照亮了根培乌孜山谷,又仿佛佛光普照,点亮了万千信众的混沌心境。此时山顶、山下,所有的法号一起响起,僧俗信众都双手合十,齐颂“嗡嘛呢呗咪吽”,汇成一股气势雄宏的汹涌波涛。无数虔诚的信徒争相挤到展台前,将团成一团的洁白哈达使劲抛向大佛,将自己无限虔诚敬献给佛祖!

酸奶醇香,万民吉祥欢聚

参观完展佛仪式,意犹未尽,因为瞻仰过了大佛,我简单参观了一下哲蚌寺便沿着山路下山。没走多远,就看到路边的一个帐篷前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无数藏族同胞,原来是哲蚌寺的酸奶坊在向游客出售寺庙里自已制作的酸奶。于是我便和同伴一人买了一杯酸奶,与藏族同胞一起感受酸奶节里品尝酸奶的心情。

卖酸奶的小喇嘛告诉我,雪顿节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的意思,藏语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提起雪顿节这个节日,他的起源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原的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佛教里最忌杀生害命,这个时候外出难免踩杀生命,有背“不杀生”的戒律。因此,格鲁派的藏传佛教便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们不能出寺院,只能在寺院关门静静修炼,称之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开禁后,僧人们纷纷出寺下山,广大信众为了犒劳僧人,便为刚刚结束“雅勒”的僧人们敬上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后来便逐渐演化成了雪顿节。

“这是我们哲蚌寺最重要的一道主食,叫酸奶饭。”小喇嘛一边忙着给游客发酸奶饭一边对我说,“我们这出售的酸奶是哲蚌寺的酸奶坊自己加工的,绝对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完全是用酸奶自然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味道淳厚。每年展佛节都是游客们最喜欢的一道美食。雪顿节前施主们给庙里敬献了很多牛奶,为了让每一位参加雪顿节的游客吃到最正宗的酸奶饭,我们早早就着手准备,宁愿自己不吃也要尽量让施主吃到最好的酸奶饭。”闻听如此,我端起小喇嘛递给我的酸奶饭,用小勺子挖一勺放入口中,浓烈的乳香扑面而来,浓郁芬芳,酸甜滑顺,丝毫没有一星点儿腥味。吃完后慢慢回味,就像西藏湛蓝纯净的天空上点缀着的洁白祥云,让人无比地舒服和惬意。

顺着山路下山,上山的人依旧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尽管如此登山朝拜的人们却依然是那样从容,那样悠闲,丝毫没有一点赶路的意思,他们不仅把此次朝拜当作一种修练,更是当作享受雪顿节的一次惬意郊游。

雪域的夏天是最美的季节,却又是那么短暂。路边的山坡上、山沟里、大树下到处是一团一团席地而坐的人,或者干脆横七竖八地躺卧在草地上,尽情享受过“林卡”的快乐。男人们拿出青稞美酒自斟自饮,大声喊着“嗒—德”地在玩着游戏,女人们则拿出自已制作的藏式点心,摆上香浓的酥油茶。当你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都会展露出最美的笑脸,让你终生难忘。

雪顿节小档案

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又叫“藏戏节”、“展佛节”。雪顿节是藏传佛教以及西藏地区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行,节日的活动除了晒佛、酸奶宴之外,还包括藏戏汇演、过“林卡”(林卡即园林之意,过林卡也即在园林地区野餐、聚会)等等,雪顿节的主要活动地点包括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龙王潭公园(宗角禄康)等,是国务院首批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酸奶&酸奶饭

藏族酸奶是牦牛牛奶经过发酵作用的食品,所以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西藏酸奶层次感丰富、口感纯正干净,作为藏地人民不可缺少的食品和供品,已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西藏酸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不添加任何自然生态以外的东西,用酸奶作为发酵剂产生益生菌,而这看不到的“益生菌”,制好后的酸奶凝结为块状,呈白色,形似“豆腐脑”,口味酸而纯,营养极其丰富。

酸奶多数配上糌粑、青稞酒、水果等等享用,而雪顿节上的酸奶饭,则是将蒸熟的米饭装入容器,取适量酸奶浇盖并加入白糖、水果等,酸奶饭也是西藏寺庙僧人的主要食品。

藏区旅游民俗禁忌

1. 进藏族寺庙后应服从寺庙管理,请勿吸烟、大声喧哗、随意指点议论,请勿乱动寺庙之物,禁止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带有孩的游客应主动管理好自己的孩子。

2.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3.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

4. 西藏转经方向为顺时针,遇有转经的人流,应顺着人流而行,严禁逆行;经筒、经轮不得逆转;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5. 煨桑是给诸神或饿鬼的一种祭祀。藏民有在自家的屋顶、高山顶、草原或任意其他地方“煨桑”的风俗,此时参观请勿喧哗吵闹,请勿围观,文明参观。

6. 到藏民帐篷和居室时切记不可脚踩门槛,主人如请就座,可盘腿而座,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

7. 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8. 正式的敬酒场合,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9. 喝酥油茶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10. 接受礼品用双手接,送赠礼品时要躬身举过头;

雪顿节交通攻略

哲蚌寺雪顿节期间通常在距离哲蚌寺周边四五公里左右都会戒严,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所以只能尽早做好计划步行前往。从布达拉宫方向前往哲蚌寺通常会在八一路与北京西路的路口戒严。

1. 自驾游可以自由驱车前往,服从安排在指定的路段将车停在指定的停车区步行前往。

2. 乘坐列车可以在火车站乘坐6路车在海关北门换乘17路到直达哲蚌寺,时间约1小时。也可打的进入市区,票价约为30-50元。拼车每人约15-20元。

3. 在贡嘎机场可乘航旅大巴到直达布达拉宫,每人50元。也可在贡嘎机场打车到市区任意地点,票价约150-200元,然后打车前往哲蚌寺附近步行前往。

猜你喜欢
唐卡僧人酸奶
酸奶一定要凉着喝吗?
故宫藏弘历佛装像唐卡研究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清代宫廷唐卡研究综述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煮竹
白云深处
酸奶的12个健康真相,你知道几个
多吃酸奶可缓解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