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017-02-25 09:01崔海松
青苹果 2017年6期
关键词:积极性师生关系体育课

文/崔海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文/崔海松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考虑的实质性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七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是深有体会。尤其是小学体育课,小学生对体育的概念就是玩,而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不感兴趣。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个人教学、教研实际,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就好像是一场戏剧的序幕,开幕就要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组织手段等方面,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趣味、情景性的教学条件。热身活动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不要总是采用单调、枯燥的慢跑和徒手操,这样会使学生觉得体育课没有新鲜感,不认真做热身练习,可以多采用一些游戏、热身操、模仿动物的跳跃等,以激发学生练习热情,达到热身的效果。

2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新颖,符合学生的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特别是想学习一些自己没有学过的运动项目,这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体育课感兴趣,才会对运动项目感兴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例如,我们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可以先播放一些跑酷的视频给学生看,告诉学生前滚翻不紧是一项体育技术同时也是一项自我保护方法,在跑步不小心跌跤或者从高处往下跳时,可以顺势做个前滚翻以保护自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3 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

小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重复的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练习的积极性。例如,中长跑课一般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采用计时跑、追逐跑、计名跑、接力跑、游戏跑等练习手段,或者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把“无趣”的教材变成有趣的教材,这样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同样在踢毽子、跳绳等活动中,当学生拿到器材后,多数学生想自由活动、自己练,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等学生完成后可以给几分钟时间自由发挥各自的才能,当学生的正当欲望得到满足后,才能更好的集中精力学习下面的内容。

4 教师的教学要有艺术魅力

4.1 讲解语言优美、动听

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形成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时也可适当的穿插幽默的语言,语调要亲切,注意抑扬顿挫和节奏。教师的讲解切记背书般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更不能再课堂上讲粗话、骂学生和讽刺挖苦学生,因为这样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恶化。

4.2 正确、优美的示范

小学体育课,动作示范非常的重要,因为小学生掌握动作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获得的,示范不但要准确优美,要求动作还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让他们易于接受,乐于练习。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先进行小兔跳和青蛙跳的练习,要做到像小兔一样两手做成兔子耳朵的形状放在头两侧像小兔一样的跳;青蛙跳时,就要做成青蛙的样子跳……为了增强效果还可以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模型发给学生,然后再做练习,这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

5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改变兵操式的教学形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摆正教师位置,调整师生关系。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学生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自内心的使用关怀、体谅的语气,才能更好的和学生和谐相处。最后,树立教育民主观,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学会欣赏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宽广的胸怀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和个性。

6 表扬、激励和批评相结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动、自制力差,好奇心强,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对学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在表扬、激励、批评相结合的思想下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表扬不一定都要公开,可运用体态语言,如在练习中对学生的一个微笑、点点头、竖起拇指等都可以作为肯定的暗示。特别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取得微小进步也要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产生和保持学习的动力、激情。如果一个学生不停地受到激励驱动,就能保持兴趣,就能不断主动参与。但是适当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批评教育时,要循循善诱,导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直接指出其不对的地方;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采用委婉的方式进行教育。要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并且指出努力的方向,从而保持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能积极主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作为体育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学法,通过多种方法、策略去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自愿的去活动,愉快的去练习,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积极性师生关系体育课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体育课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