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7-03-02 18:51李文超
俪人·教师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

李文超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具有开端性的基础地位,在教学中,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深受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和教学风格的影响。本文尝试性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进行探究,从而为教师课教学语言运营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特点 教学

引言

从某种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是一门比较伟大的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规范且正确的语言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对语文学习与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重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不仅促使小学语文变得更加具有深度,并且也拓宽了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宽度。这种发展情況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会涉及到不同题材的课文,这一类课文都具备相同的特点,能够深入渗透到小学生的生活之中,但是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则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文内容,所以,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掌握,保证教学语言的转变,以此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主要特点

2.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备典范性: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一般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生命源泉,所以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关键。其中,在教学过程中人们强调“为人师表”,“师表”的含义便是指典范性。所以,为进一步发挥出教学语言的正面作用,需要采取典范性教学。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很多事物需要模仿学习,典范性教学语言的运用则彰显的尤为重要。从整体角度分析,典范性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能够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语言的长远发展。

2.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教学的本质便是传播知识,传播科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在语文教学中涉及最多的便是词语、文章、阅读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需要对词语的含义以及语体有所了解,并准确的进行表达。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注意落花生是花生的别名,不可在教学过程中造成理论错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表达清楚含义,并且要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争取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知识,从而形成以少胜多的境界。

2.3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所谓生动性主要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需要保证生动性,争取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相适应。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要选择生动、形象的课文作为讲解作品,采取创设情景、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对教科书中所创设的意境形象进行体验,从而解除疑惑,领悟道理,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动性与权威性。另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师还要通过朗读课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染,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以此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的掌握能力,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提高生动性与形象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与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性是一项重要的特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保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无论是写规范字还是说规范化,都要保证语文教师与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是主导者,是知识的引路者,需要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为学生树立榜样,诱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并且活泼好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需要保证教学语文的趣味性,让小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语言的乐趣与神奇。比如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比喻修辞的方法,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并且进一步激发其学生的好奇心,避免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情绪。或者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可以将古诗编成一个故事进行讲述,这样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气氛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一点,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采,并且能够接受较多的知识,能够利用趣味性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能够感受到语言所带来的乐趣。

三、如何培养适合教学的语言特点

3.1拓展知识加强练习。小学语文教师是肩负人文素养培养以及人传递人文关怀重担的,因此培养自身的语言特点以契合教学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料的丰富,这都为教师自我提升提供优质的资源。然而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把握这样的时代机遇,积极的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我的职业能力。如上文所阐述的那样,教学语言特点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其适合教学实际的语言特点。具体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富有感情的朗读练习可以逐渐培养其良好的语感以及丰富其语言层次,此外观看优秀的演讲也可以帮助教师养成较好的语言。总而言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3.2语言严谨,慎重选择。既然说教学语言对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教学语言选择不当同样也会对教学造成一些阻碍。由此可见教育语言特点的选择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并通过一定的思忖谨慎选择。因为不好的语言特点,会妨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谨慎的选择教学语言,在保持生动性的同时也要规避一些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辞。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所学知识,并进行合理的运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特点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培养适当的语言特点。并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采用生动形象、轻快明朗的语言风格,严谨考究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王新平.浅谈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01)

[2]姜淑杰.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5(03)

[3]田欣翠.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J].学周刊.2015(15)

[4]刘艳红.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5(09)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