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八)

2017-07-07 20:40郑玉荣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化学式氢氧化钠方程式

郑玉荣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气体中,既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又可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氟氯代烷 D.二氧化碳

2.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C.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面粉 B.冰块

C.蔗糖 D.植物油

4. 某饮料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每100 g含蛋白质1.0 g、脂肪1.2 g、碳水化合物6.0 g、维生素E 1 mg、钠100 mg、磷25 mg、钾 52 mg、钙30 mg、锌0.54 mg、牛磺酸15 mg。这里的钠、磷、钾、钙、锌是指( )

A.元素 B. 分子

C.原子 D.离子

5.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必须高度重视。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将霉变大米洗净后烹食

B.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发酵粉

C.在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C.闻气味 D.倾倒液体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氧化铁 FeO B.氧化铝 AlO

C.氧化镁 MgO D.氧化钠 NaO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纯铁 B.不锈钢

C.黄铜 D.焊锡

9.高氯酸铵(NH4Cl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3

C.+5 D.+7

10. 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

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活性炭凈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11.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铝原子与铝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12.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高温]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 )

A.FeSO4 B.Fe2S3

C.FeS D.FeS2

13.下列是小明同学进行化学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烟

B.硫酸铵和熟石灰研磨,有氨味

C.水电解时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

14.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6.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放入Z(NO3)2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Y>Z>X

C.Z>Y>X D.Y>X>Z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X\&Y\&Z\&Q\&反应前的质量(g)\&20\&0\&2\&25\&反应后的质量(g)\&15\&未测\&2\&0\&]

A.物质Z未参与反应,是杂质

B.物质Y一定是单质

C.反应中X、Y的质量比为1∶6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8.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俗名与化学式\&B.化学实验现象\&①食盐——NaCl

②烧碱——Na2CO3

③苏打——NaHCO3\&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②热的KNO3饱和溶液冷却时有针状晶体析出

③烧杯中稀释浓硫酸时,轻触烧杯壁感到发烫\&C.化学元素与健康\&D.化学与环保\&①缺铁,引起贫血

②缺钙,引起骨质疏松

③缺碘,引起坏血病\&①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②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液

③“白色污染”是白色塑料、废纸等污染\&]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19.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氮原子 。

(2)2个二氧化碳分子 。

(3)1个硫酸根离子 。

(4)已知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则亚硝酸钙的化学式为 。

20.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 。

(2)生石灰遇水變成熟石灰:

(3)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溶解度/g][温度/℃][30][t1 t2][A][B][C]

图2

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1 ℃时,把A物质30 g加到50 g水中,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三、说明题(本题共3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2.图3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4是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35 Br

79.90]

图3 图4

(1)溴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2)溴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溴化镁的化学式为 。

23. “见微知著”,我们常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化学反应。根据图5所示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O][H][H][H][H][O][O][O][O][O][O][O][O][O][O][O][O][O][O][O][H][H][C][C][C][C][点燃][H][H]

图5

(1)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生成物有 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三: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四、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5.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稀盐酸、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火柴、棉花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再补充一种药品 (填名称),连接部分仪器组成图10所示装置,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A B C D E]

图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和收集NH3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

26.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图11是不同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A、B、C、D都是含有同种元素的物质,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A][D][C][B]

(1)A的化学式是 , D的化学式是 。

(2)写出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五、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7.在物质的鉴别、除杂等实验中,不仅要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而且要选择正确的添加顺序,以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最终实现目标。

【现象分析】

实验一:将某氢氧化钠溶液取样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冒出。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实验二:为进一步验证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将该氢氧化钠溶液另取样一份,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你对实验二的评价(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写出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

碳酸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有干扰,在鉴别氢氧化钠之前先要排除干扰因素。

【探究运用】

实验三: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镁,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精盐,小丽设计方案如下:[操作

(1)操作A的目的是使样品 ;操作B的名称是 。

(2)X溶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溶液Y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钠外还有什么?请设计实验逐一鉴别它们。

(4)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8小题2分,第29小题8分,共10分)

28.青蒿素是由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制出的抗疟疾药,药物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抗疟药物,成功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则:

(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原子总数为 。

(2)青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9.有一包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为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20 g放入8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95.6 g。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见第81页)

猜你喜欢
化学式氢氧化钠方程式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初 春
例举确定物质化学式的方法*
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确定物质化学式的十种方法
氢氧化钠知识大探究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
冒险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