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9-21 00:45樊帅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肛瘘瘘管疼痛感

樊帅

河南省平顶山市神马职工医院外科 467021

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樊帅

河南省平顶山市神马职工医院外科 467021

目的为有效改善肛瘘患者病症,临床探究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5~2014.6期间98例肛瘘入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按病床单双号进行分配。对照组施行肛瘘切除术,治疗组行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疤痕长度短、术后疼痛感弱、手术创面恢复用时短、术后肛门压力小,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复发率为 14.6%,治疗组为 6.3%、4.2%,对照组较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多、疾病复发多,P<0.05。结论临床在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患者恢复好、术后疼痛感较低、术后并发症少、长期疗效确切复发情况少。

疗效;肛瘘;并发症;瘘管切除;一期缝合

肛瘘是是我国较为常见肛肠疾病,有数据显示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各年龄层均有病发可能性,但有学者研究发现此病有明显性别、年龄段,其中男性病发率明显高于女性,同时青中年为疾病多发年龄段[1]。肛瘘都由于肛门直肠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形成,临床多表现为排便困难、瘙痒、疼痛、贫血以及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脓、溢液、肛周硬结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传统肛瘘切除术由于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多且创口面愈合较慢等因素,临床治疗效果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如何选择有效方式治疗成为现在临床医生研究热点,本次我院临床探究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的效果,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5~2014.6期间98例经诊断为肛瘘入院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按病床单双号进行分配。对照组女18例,男30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9.6±6.7)岁,患病时间9个月~4年,平均时间(2.1±0.8)年;治疗组女19例,男3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0.2±6.8)岁,患病时间8个月~4年,平均时间(2.2±0.9)年。经检查符合肛瘘临床诊断标准[3],病患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两组在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差别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麻醉后取截石位,消毒后在肛瘘外口做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使用钳夹住皮肤,将其提到瘘道外口处使用手术剪从外向内进行分离。根据患者病情对瘘道、肛管皮下组织、肛瘘内外口进行切除处理,在处理完毕后采用可吸收线对患者切口进行细致的逐层缝合,同时需注意不留下死腔。对照组患者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从肛瘘外口处插入探针,同时在探针的引导下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完全暴露瘘管,根据患者情况对瘘管进行切除,同时对肛管皮下组织、肛瘘内外口进行切除处理,在处理完毕后使用纱条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一年半内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α=0.05为有差异性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患者恢复情况统计 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疤痕长度短、术后疼痛感弱、手术创面恢复用时短、术后肛门压力小,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患者恢复情况(n=48)

2.2 术后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统计 对照组感染、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7%,治疗组仅为6.3%,对照组较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多,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并发症情况(n=48,例)

2.3 一年半内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治疗组有2例出现复发,发生率为4.2%,对照组有7例,发生率为14.6%,治疗组较对照组疾病复发少(x2=6.350,P<0.05)。

3 讨论

肛瘘具有发展缓慢、复发发作性、感染性、无法自愈等特性的疾病,此病患者无法自愈需通过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方针为为使患者创面愈合加快会将瘘管切开敞开创面[4]。传统肛瘘切除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其术后患者恢复较慢、术后疼痛感强、肛门压力大、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等因素造成治疗效果降低[5]。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术中采用剥离瘘道组织,可有效减少对瘘道周围组织的损伤,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肛门功能,同时此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创面恢复较快且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感,此手术在瘘管切除时行一期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感染、肛门变形等并发症[6、7]。

本次我们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疤痕长度短、术后疼痛感弱、手术创面恢复用时短、术后肛门压力小,P<0.05;同时我们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对照组感染、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7%,治疗组仅为6.3%,对照组较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多,P<0.05;一年半后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疾病复发情况,治疗组在此期间仅有2例出现疾病复发,发生率为4.2%,对照组有7例出现复发,发生率为14.6%,治疗组较对照组疾病复发少(x2=6.350,P<0.05),结果显示对患者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患者术后疤痕长度短、疼痛感弱、手术创面恢复快,同时长期疗效确切复发情况少、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患者恢复好、术后疼痛感较低、术后并发症少、长期疗效确切复发情况少,临床可推广应用。

[1]潘芳杰,黄凤,王军省等.观察、评估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461-5462,5464.

[2]吴博,王竞,凌光烈等.改良经扩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434-436.

[3]崔金杰,王振军,郑毅等.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12):1232-1235.

[4]郑毅,王振军,杨新庆等.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慢性肛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2):3454-3457.

[5]陆方,杨烁慧,朱琼等.肛瘘磁共振成像:探讨直肠球囊双腔导管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4):582-585.

[6]田颖,张忠涛,安少雄等.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2):1211-1214.13.

[7]邵小彬.切除一期缝合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体会[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2):173.

R473.5

A

1672-5018(2017)05-001-01

樊帅; 女; 出生年月 1978.8.; 学 历 本科; 职称 主治医师; 邮政编码 467021; 民族 汉; 工作单位 河南省平顶山市神马职工医院; 籍贯 河南舞阳; 专业研究方向: 普外

猜你喜欢
肛瘘瘘管疼痛感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