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任性体”

2017-10-21 12:31李娅群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网络流行语

摘 要:在这个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任性体”,包括“有钱就是任性”、“有×就是任性”、“××”就是任性等构式,其一出现就迅速爆红网络,被广大网友纷纷借用。“任性体”作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人们之间不断被复制和传播,传递着语言信息,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频繁使用,成为一种语言模因。因此,本文以“任性体”为例,从模因论的视角来探讨该语体的生成、复制、传播和语义演变的过程,揭示其发展进化的规律性。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任性”体;网络流行语

近年来,“有钱就是任性”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成为大众追捧的网络热词。其流行速度之快、使用范围之广不容小觑。“有钱就是任性”、“有×就是任性”、“××”就是任性等构式(下称“任性体”)不仅在微博、贴吧、朋友圈、网络聊天中随处可见,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也频频亮相,甚至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模因理论为探讨“任性体”的复制和传播和语义变异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一、模因论

“模因”(meme)是模因论(memetics)的核心概念,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是模仿基因(gene)一词而造出来的,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中遗传和进化的概念为文化进化现象和规律提供解释的理论。该术语最早出现在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他指出模因是除了基因以外的另外一种复制因子,是“文化传播单位”。

模因只是一些信息、一些思想,就像基因只是一种化学物质一样,它记录和传递遗传信息,本身没有明确的目标或意图,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基因和模因都来自复制,而且将不断地被复制(何自然,2005)。Blackmore(1999)则认为:“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了”。也就是说,那些经过复制或者模仿并得以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思想以及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由此可见,语言就是一种模因,复制或模仿是语言模因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行为方式,语言模因的复制形式,即重复与类推。总之,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规律,为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模因论与“任性体”

1.“任性体”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根据Heylighen(1998)的观点,模因从被选择到被复制再到被传递,要经过四个不同生命周期:①同化(assimilation),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宿主首先注意到该模因,随后理解和接受,并将其纳人自己的认知体系。②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它们就不能称为模因。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③表达(expression),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个过程就是“表达”。而话语是最突出的表达手段。④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具体可感的载体或媒体。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图片、网络视频、光盘等。在传输阶段,模因从一个宿主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潜在的宿主,这个过程也叫作复制。

“任性体”源于“有钱就是任性”的风靡,其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网民们在网上搜索其出处、内涵,“任性”一词以熟词新义的形式,以简单上口、幽默有趣、可套用性强的特点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这样,“任性体”完成了其生命周期的同化阶段。“任性体”被大众普遍接受后,其表达方式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断被强化,他们在网上发表评论、跟帖,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增加了影响和传递给他人的可能性。从而,“任性体”完成了它的记忆阶段。与“任性体”的原始表达“有钱就是任性”相关的事件、文字表达及图片感染其他宿主并进入他们的记忆后,被感染的宿主對“任性体”语言模因进行重新编码,衍生出“有才就是任性”、“有钻就是任性”、“年轻就是任性”、“颜值高就是任性”、“长得帅就是任性”等多种话语表达。在模因“任性体”的复制与传播过程中,被语言模因“任性体”感染的宿主将“有钱就是任性”、“有权就是那么任性”、“有车就是那么任性”、“有房就是这么任性”等模因变体以话语、文字、图片等形式通过互联网络、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社会交流等途径迅速传播,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于是,“任性体”就完成了其表达和传播阶段。到此,“任性体”完成了作为语言模因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

2.“任性体”语义变异

“有钱就是任性”在结构上类似于“有钱就是爷”,表达对那些嚣张跋扈行为的讽刺。“任性”一词经网络发酵,衍生出无数网络流行语变种,语义也在不断泛化。

(1)“有钱就是任性”本意是用来调侃一些有钱人作出让大众大跌眼镜的事情,并且这一词与当前社会存在的“屌丝心态”产生了微妙共振。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该词映射出一小部分“土豪”生活的安逸闲适,行事让人反感,也让广大“屌丝”产生了心理失衡。如:“富婆开300万路虎卖秋裤,网友评论:有钱就是任性”、“学生开宝马送外卖,网友评论:有钱就是任性”。

(2)随着“任性体”的高频出镜,其使用对象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普通人也开始用这一构式来表达对自己的自嘲与调侃。“有钱就是任性”所含的贬义色彩也慢慢减弱,变得更为大众化。如“花5毛钱巨款买包辣条,有钱就是任性”、“去星巴克喝咖啡,只买不喝,还不拍照,有钱就是任性”。

(3)“任性体”使用的主体范围的不断扩大,这表现在可以实施“任性”行为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有生命的事物,还可以是无生命的事物或事件。如“最低总价59万买公寓,不限购楼盘就是任性”、“A股有钱就是任性”。

(4)有些“任性体”表达中的“任性”一词的语义已渐渐弱化了贬义调侃色彩,变成了一句更温和、更有趣的流行表达。网民们有时也用“任性”来评价一些人或事,并衍生出“有才就是任性”、“长腿就是任性”、“成绩好就是任性”等类似的句子。

3.“任性体”强势模因

Dawkins(1976)认为成功的模因要具备三个特点:保真性( copying-fidelity)、多产性( fecundity)、长寿性( longevity),它们是强势模因,特别是稳定型强势模因的典型特点。语言作为一种模因其生命力的强弱取决于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一般而言,当某种语言现象被赋予特定的内涵、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时,就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能成为强势模因,得到广泛传播,普遍使用,直至该特定内涵慢慢淡出消失人们的视线。总之,强势模因的复制因子的复制要精确,传播能力强大,散布要广泛,时间要长久,而语言强势模因,也应具备这些特点,使之容易引人注意,易于被人们记住,并频繁使用。

“任性体”的火爆源头是“有钱就是任性”,该词来自于2014年4月一个关于诈骗新闻事件的跟帖。江西有一位老伯在网上买保健品被骗,察觉受骗后,不但不报警,反而继续寄,老伯最后还语出惊人:“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此事被无数网友评论调侃“有钱就是任性”。此语迅速传播开来,引爆网络,还衍生出各种语言变体,如“土豪就是任性”、“身材好就是任性”、“有车就是这么任性”。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借用“任性”一词来表达政府意志,如:“有权不可任性”和“经济发展也不能那么任性了”。

最初,“有钱就是任性”是用来表达“事件主体因为有钱,所以行为任性,是用来评价当今社会一些有钱的行为主体作出令人大跌眼镜之事,令人反感行为的戏谑和嘲讽,是对这些人花钱风格的生动而贴切地概括,如:

(1)“有钱就是任性!土豪结婚百辆豪车沿路派红包”(标题)(央视网,20141130)

(2)“洛阳企业用残损纸币发电,有钱就是任性”(标题)(大河网,20141208)

随后,“有钱就是任性”被用于不同的事件场景当中,逐步脱离了对具体事件场景的依赖,走向“经过框架提取和规则化形成具有能产性的关系构式”(刘大为 2010),并从中提取出“有×就是任性”构式。在这一构式中出现的动词往往为非自主动词,突破了原来“任性”一词对所陈述动词的语义限制,其表达的评价意义也在不断变化,从戏谑、嘲讽的负面评价转变为中性甚至是积极评价。如:

(3)两会翻译是怎样炼成的:有才就是任性(标题)。(人民网,20150309)

(4)有钱有名就是任性,六大门派跨界做手机(标题)。(766游戏网,20150420)

从“有×就是任性”,发展到“××就是任性”。在这一变体中,能够填充的主要是谓词性成分,相较于“有×”,这些谓词性成分是无标记的,有主谓结构、述补结构、形容词等等(乔倓,陈文君,2015)。如:

(5)颜值高就是任性,大妈竟冒充女儿骗婚(标题)。(新华网,20150722)

(6)长得帅就是任性,我只是个淡淡的富二代。(百度贴吧,20150313)

(7)别克昂科拉:年轻就是任性(标题)。(第一车网,20151112)

有时,还常用副词“这么”来修饰“任性”一词,如:

(8)窦靖童顶彩头回京,基因好就是这么任性(标题)。(网易,20160106)

(9)哈文曬女儿卖萌照:青春就是这么任性(标题)。(中国网,20160202)

此外,“就是(这么)任性”也可单独使用,前面的一句话可能是“任性”的前提条件,也可能是“任性”的一种表现,但都是“就是(这么)任性”的原因。如:

(10)双线合围股指市场,就是这么任性!(标题)(中国商业电讯,20150828)

(11)华泰金融:卖房炒股,就是这么任性(标题)(凤凰财经,20160316)

可见,“任性体”构式符合强势模因的特点: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出现频率高、生命力旺盛,在传播使用过程中逐渐稳定下来,融入人们线上线下的生活中,在与其他语言模因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广泛传播,广泛使用,且使用时间长久;在其復制传播过程中,语义上虽有变异,但仍与其原始核心信息保持一致。因此,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任性体”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强势模因。

三、总结

语言模因使得网络流行语不断地被复制、被模仿,在传播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任性体”这一语言变体的复制和传播就是语言模因作用的具体体现。它出现在网络传媒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和相对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之下,在网络与日常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复制和传播,成为广泛而频繁使用的流行语。此外,在复制、类推和传播过程中,“任性体”这一网络流行语在社会语境中的语义发生了变异,出现了多样化的语言变体,具备强势模因的特征,即它在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上都有较高的表现值,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富有张力的表达能力,它抓住了人们的追新求异和从众心理。“任性体”的流行,使我们见证了网络媒体对语言的强大作用力。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 Heylighen, 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A]. InR. Jean (ed.). Proceedings of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C]. de Cybernétique: Namur. 1998. 418 -423.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06):54-64.

[5]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下)[J].当代修辞学,2010,03.

[6]乔倓,陈文君.“任性”流行构式探微[J].当代修辞学,2015,05:54-58.

作者简介:

李娅群(1992.09—)女,籍贯贵州省贵阳市,硕士研究生,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模因模因论网络流行语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模因论视角看外语教学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英语教学中模因复制现象探析
模因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