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观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7-10-21 00:12尹利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体育教育

尹利

摘 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人学观既是科学的尝试,同时也有实践的立足点。在人学视域下探讨体育教育的理念,必须回归人学,充分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有效地基于人的视角下来开展教学工作,认真反思、勤于总结、善于分析,结合体育教育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来探讨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学视域;未来发展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放弃了教育的本质,也忽略了本质精神,体育教育整体来看,比较单调和机械,过多注重对学校体育技能、体育素养的习成,这无异于限制学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在人学视域下开展科学的体育教育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和整合学生的素养,才能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人学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问题

教育的本质在于人,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基于人学视角来进行深入地探究与分析,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当前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人的重视,更遑论对人本质的理解和尊重,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忽略了本质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着较大的偏见,认为体育教育就是一种约束形式上的強身健体,基于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增长和强化,限制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忽略了体育教育中培养人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塑造人迎难而上的科学态度。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趋于僵化。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育并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挖掘素材,也没有引导学生将体育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显得比较呆板和刻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照学校、教师规定的规章制度及考核方式来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体育课堂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延展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遭遇到了严重的扼制。此外,学校体育教育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体育教育整体划一,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同年级体育教材和内容的制定方面,没有体现出班级特色,没有体现出学生个性差异,这无疑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人学视域下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就必须以人的培养及提升为基本的立足点,将人置于核心位置,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规划、教学内容、考评体系等等,都应该围绕活生生的个体来有序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

1.关注学生生命本质

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将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同时认知到每个学生都是成长变化的,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动态发展的,然后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质,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既然尊重每个学生,将他们当成独立人格的个体,满足他们的切实且不同的需求。虽然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发起者,虽然教师具有学生暂时难以超越的技能和经验,但教师并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该积极融入学生群体中,成为他们的兄长及朋友。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来自主地选择体育内容。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养存在差异,他们对体育内容的认知及兴趣也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必须尊重差异,尊重自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体育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2.回归学生生活世界

不同的学生所面临的实际生活是不同的,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教育素材,在人学视域下开展体育教育工作,教师就必须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挖掘内容,让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活動,激发学生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天然亲切感。一方面,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实际经验,最大程度地探索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情感属性及情感落脚点,进而将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沟通连贯起来,这本身有助于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材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关注关心学生个体的成长变化。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是体育教育工作的整体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结合个体的动态变化来适当地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全面提升体育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

3.重视学生个体需求

基于人学视域,学生不再是被动等待的群体性求知者,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综合动态化和个性化的个体。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迎合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同时还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及时剔除不合理、不规范的需求。一方面,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探究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合理化、健康化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也应该及时提出那些不合理,甚至有悖体育教育精神的诉求。实践证明,教师一味迎合学生不切实际、不合规矩的诉求,不仅难以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体育教育的考评过程中,教师同样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采用针对性的考评体系。比如在篮球课程的学习中,个头低的学生适合控球、运球,个头高的学生适合“做桩”打中锋,教师必须结合他们的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考核方式。

三、结语

在人学视域下,体育教育必须以人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尊重和满足人的实际需求,注重关心学生的生命本质,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诉求。

参考文献:

[1]谢娟.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J],体育世界,2015年05期.

[2]王健.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及发展路向[J],体育科学,2013,33(11).

[3]宋江浩.人学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及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体育教育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