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施工安全管理的体会

2018-02-03 21:58张峥光
浙江省安全生产论文集 2018年0期
关键词:后果石油化工事故

张峥光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从地下到地上、从土建到安装、从施工到生产准备,环境不停变化,施工风险也在不停转变。施工的固有风险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叠加,其中火灾、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受限空间窒息、中毒等事故是常见的安全事故。特别是承重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倒塌极易引起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接作业环节安全违章的常见问题及后果

(一)动土作业

(1)对地下情况不熟悉,盲目开挖。

直接后果:挖断通讯、动力电缆、地下油气管线、暗渠。

间接后果:装置运行触发连锁保护,引起非计划停工;火灾、闪爆等。

典型事故:“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开挖火星是直接诱因)。

(2)开挖作业,无监护人员、无警戒告示。

直接后果:无关人员或周边作业人员,在挖机视觉盲区发生碰撞,造成人身伤害。

(3)土方堆放不规范。

直接后果:局部坍塌、造成埋地管路移位、地下设备设施受挤严重。

间接后果:人员被埋、上部结构受损。

典型事故:2009年6月27日上海楼房倒塌事故。

(4)渣土、余土未及时清理,扬尘无控制措施。

直接后果:施工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

(二)临电作业

(1)未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设置施工临时用电;(2)临时电缆表面皲裂、破皮现象严重;(3)用电负荷过载;(4)漏电保护器,限定电流过大,超出安全保护范围;(5)一闸多接;(6)设备接地不符合规范要求;(7)线路架空未采取绝缘手段,直接用铁丝捆扎;(8)手持工具电源线过长,未在5m范围内设置开关箱;(9)配电箱内电源端子裸露;(10)雨天施工,用电设备设施防雨等级偏低。

直接后果:频繁跳闸。

间接后果:触电死亡。

(三)高处作业

(1)临边孔洞未及时防护;(2)脚手架搭设后,使用过程中频繁修改,跳板绑扎铁丝被擅自拆除;(3)垂直交叉作业;(4)安全带破损、超期服役,过程中无可靠系挂点或选择无效系挂点;(5)高处落物;(6)材料堆放过多、位置选择不当;(7)防滑、防坠、防落物措施未落实;(8)作业平台附着点失效,整体坍塌。

直接后果:高处落物、人员坠落。

间接后果:人员伤害、死亡,设备设施损坏。

典型事故:2016年11月24日7时40分左右,江西丰城发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工地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造成74人死亡,两人受伤。

2014年4月28日中石化胜利油建工程有限公司脚手架坍塌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

(四)用火作业

(1)动火无火星捕捉措施;(2)电焊的二次线未就近设置;(3)三气瓶超出服役期、气带接头存在漏气;(4)可燃气、助燃气瓶相互间安全间距不足,与动火源间距不足;(5)有毒有害、可燃性气体挥发环境,动火过程无周期性检测;(6)动火点未按规定地点作业,擅自移动位置,对周边含油污水、污油系统未做防护;(7)个人防护用品不规范。

直接后果:运行设备受损、火灾、爆炸。

(五)起重作业

(1)对起重物重量不清,盲目吊装;(2)强行摘除报警设施,超重吊装;(3)吊车支腿未全面打开、地基处理不实、地锚设置强度不足;(4)吊点设置不合理;(5)吊索具选择不当;(6)贪图便利,散件集中捆绑吊装;(7)吊笼过小,被吊物超出吊笼允许范围;(8)自制工具、工装未经核算、试验;(9)无证作业;(10)强对流天气,未采取锁车、趴杆措施。

直接后果:高处落物。

间接后果:落物伤人、吊车倾覆。

典型事故:1999年7月,发生在美国密尔沃基州米勒公园,LTL1500吊车(最大起重量1500美吨,折合计1360吨)吊装棒球场钢结构时的倾覆事件。2001年7月17日,沪东造船公司龙门吊倒塌事故。2016年4月13日,东莞起重机倾覆重大事故。

(六)受限空间作业

(1)惰性气体窒息(主要是氮气)。典型事故:2016年7月19日,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广耀铸业有限公司混铁炉环保除尘项目施工,5名工人氮气中毒死亡。

(2)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典型事故:2013年11月20日,宁波工业供水北仑青峙支线管道项目较大窒息事故。

(3)触电。

(4)高处落物。

(5)高处坠落。容易发生在烟道系统、大型设备内件安装、改造。

(6)闪爆、着火。典型事故:2016年6月15日,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设备起火事故。近几年电站脱硫脱硝改造着火事故频发,着火事故往往伴随动火作业产生。

(七)盲板抽堵作业

(1)泄漏;(2)闪爆;(3)中毒。

高风险作业,稍有不慎就易产生事故。

二、导致直接作业环节事故频发的原因

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能找到以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1)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教育,直接进入施工环境,擅自作业;(2)没有进行风险评估和危害识别或识别不到位引发事故;(3)施工方案安全风险分析不足,形成重大管理盲区;(4)不执行施工方案,方案与实施两张皮,盲目施工引发事故;(5)作业前,没有对环境进行检查、检测,在局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引起事故;(6)安全措施不落实,存侥幸心理、野蛮施工引发事故;(7)不遵守操作(作业)规程冒险作业引发事故;(8)施工机具、机械、设备设施缺陷引发事故;(9)工艺处理不彻底,带隐患交付施工,违章施工引发事故;(10)片面追求进度,忽视客观因素。

从以上原因分析看,均能从“人、机、料、法、环”五大环节找到管理失控的因素,当各类因素叠加在一起,人员的失控、机具设备失效、材料性错误、施工方案出现偏差、环境的转变,一线贯穿之下,必定会造成事故。

三、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

(一)重要方案

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的重要施工方案包括深基坑施工方案、大型设备吊装、超高脚手架搭设、高压管道试压、气压试验等。

施工方案是项目安全实施的基础所在,在编制过程中,会参考以往项目的实施经验,但一定要结合自身项目实施的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犯经验主义的错误。重大方案编制工作,项目经理要组织,开展研讨,定稿后报公司各部门审核,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按照SH/T—2012《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规定,对于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较高、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可以组织专家评审。

石油化工装置大型化趋势明显,超高超大超长设备、框架不断显现,运输、地基处理、吊装等环节风险高度集中。往往施工方案要结合整个平面布置、场地条件、设备交货,不断优化、变更。施工方案在变更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审批程序,不得图省事、走捷径。经过专家论证的方案,在发生变更时,必须征得原评审专家的同意,方可实施。

(二)重要环境

1.自然气候特征

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往往要经历1—2年的时间,其间难免要经过一年四季的考验。夏季、冬季特殊的自然条件对施工影响非常明显,在风险管控上提前措施不当,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2.施工环境营造

施工道路通畅、物资进场有序、堆放整齐,人车通道分离,是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目标追求,也是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

石油化工装置无土化施工,是当前项目组织的一个重点环节。通过无土化施工目标节点的设置,结合项目进展情况,按区域硬化,形成良好的作业环境。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提质升级、改扩建项目用地紧张,石油化工装置场地布局日益紧凑。平面、空间在项目进入高峰期后,矛盾突出。所有物资的进场、堆放必须按品种、节点目标、数量进行控制。

立体管理上,尽量采用模块化施工方法,减少立体交叉、高处作业。

项目现场要设立文明施工小组,对于地面保洁、余废料清理实现统一管理,阶段性开展集中清理,解决气带、电缆线、焊把线乱拉乱扯现象。

(三)主要大型施工设备

石油化工装置建设按不同阶段,投入的施工机械不同,安全控制风险同样也存在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桩基施工阶段,主要核心设备为打桩机,柴油打桩机是设备控制重点,设施在进场,要组织场外验收;组装过程,检查确认到位;组装后,试运行检查。

土建施工阶段,挖掘机、水泥泵车、水泥槽车,以市场租赁为主,或者商品混凝土供货商提供服务,对于设备提供商及司机要有明确的管理要求,避免造成设备陈旧、操作人员素质低下的格局。升降机、物料提升机必须要通过安装验收,固化操作人员。

设备安装阶段,25—1250吨不同等级的汽车吊、履带吊、塔吊,甚至个别装置要采用4000吨履带吊,重点要排查车辆的使用年限、安全设施完好程度、提供设备的租赁商综合实力;脚手架钢管厚度、扣件强度、钢跳板的强度等必须按批次进行检验,不能让残次品流入工程现场。

(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

对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要成立专家组全程管理,提前对相似材料、设备、工艺进行调研,编制详细过程控制方案以及应急处理手段,过程中及时收集信息,分析研判,逐步推广使用。

四、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措施

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一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建设期,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生产运营、供货商服务人员等等,一般要集结1000余名人员参与其中。超大型的项目群建设,短期内甚至要达到几万名人员。

“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安全事故的一个诱导因素。当大量的不安全行为集中呈现的时候,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将遍地存在,随时随地有出现偏差的可能。

(一)进入项目,把牢源头

(1)入场教育要入心入脑,不能为教育而教育;(2)要转变单一追求教育时间的方式,尽量增加案例事故教育,触动从业人员的内心;(3)安全教育的对象,不能疏漏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意识上进行强化;(4)安全技术交底,不能只追求全员教育,要抓住核心少数,让关键岗位的伙长、班组长清晰安全风险所在,计划采取的安全措施,必须配备的防护设备和机具;(5)安全技术交底,要分阶段性进行,根据项目阶段,设定若干个起始点,将安全技术交底贯彻到人;(6)充分发挥黑名单作用,将以往不守规矩、不能遵守制度的极少数人拒之门外。

(二)过程实施,强化控制;铁的手段,杜绝违章

(1)对于施工区域,要采取分割管理,责任到人。(2)HSE体系履职人员到位,开展好周月、专项检查。(3)有检查,必要有整改,有提高;对检查结果要进行分析归类,找出成因,采取措施,及时纠偏。(4)坚持周一集中喊话、领导班子结对子,管理人员下班组等安全活动。(5)班前会要发挥作用,管理人员给予指导,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安全管理氛围。(6)充分发挥奖惩机制,定期表彰先进,随时处罚违章人、事;对个人采取违章积分制,累计违章扣分满12分,清退出项目,一年内不再录用。(7)采取单位考核排名制,定期发布公告,反馈各单位总部,形成总部、分公司、项目部不同层级的交流机制。(8)采取视频监控,全方位、全视角管理,弥补人员巡检盲区,起到远程管理、警示教育、信息采集的作用。

(三)收尾阶段,重点避免管理力度衰减

施工收尾阶段也是生产准备开始阶段,安全风险处于施工风险、生产物料风险相叠加的状态,而施工组织经过长期的项目运行,已经进入疲劳期。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即将撤离现场,人心浮动,极易造成闪失。

(1)根据剩余工作量,组织施工人员有序撤离,定日期、定目标、定群体,有计划、有组织地撤离施工现场;(2)对于业主的生产准备信息,可通过微信群、现场告示牌、协调会,及时将信息传递到每一名作业人员;(3)重大介质引入,例如引蒸汽、燃料气、氮气等,装置现场采取局部或全部停工手段,待各项确认工作完成后再恢复施工,并升级票证管理等级;(4)项目管理团队要有警惕意识,各项安全检查、例会不能因施工任务锐减而降低标准。

五、结束语

石油化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伴随着项目进程在不停变化,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初期,信心满满,充满了激情;高峰期,矛盾叠加,安全生产压力集中,疲于奔命;后期,疲倦不堪,盼望着项目尽快结束,憧憬下一个项目能够更加地完美。当第二个项目开始,又一次陷入了一个周期轮回。

石油化工的施工安全风险因行业而生,因人而起,不会消亡,并且在周期性的转变。无论是地下工程还是地上工程,安全风险都有迹可循。只要细致研究、沉心应对,一定能够将安全事故困在牢笼之中,实现安全生产目的和目标。

猜你喜欢
后果石油化工事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22 年第23 卷总目次
“耍帅”的后果
学中文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众荣的后果8则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