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翻译教学改革探析

2018-02-13 16:31吴可佳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导向现实

■ 吴可佳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410210

翻译专业教学同一般的语言教学不同,相较于偏向文学性的外语语言教学,翻译教学更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翻译专业的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传统外语教学的方法,由此对学生的翻译水平提升造成了阻碍。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以工作过程为教学导向,促进自身翻译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

1 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教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当前世界交往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国内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自身作为培养专职技术人员的重要院校,也将外语翻译专业纳入到了自身的教学范围内。但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翻译专业教学仍然没有突破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理论,教学模式不符合现代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翻译教学时的师资力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许多翻译专业教师自身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对现实外语翻译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够强,由此造成了教学结果存在着限制。从高职院校的学生角度来看,高职翻译专业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对于翻译技巧与翻译文化的学习兴趣低迷。

2 有效开展以工作为导向的高职翻译专业教学的策略分析

1.1 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拓展

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教学开展的重要局限之一就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多样性。在当前多元化的翻译人才需求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仍然将自身教学的内容局限于教材中,教材虽然是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参考,但是由于教材的专业性限制,其内容与现实翻译工作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教师不妨从现实社会的翻译需求出发,拓展教材内容,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寻找社会时事新闻作为翻译练习,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特点的文本进行练习素材,从而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提升自身的应用型翻译知识。

1.2 工学并举,促进学生职业翻译技巧提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翻译专业教学的最重要特征就在于工学并举,真正把课堂教学的内容同现实工作的需求相结合,从而在在校学习期间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现实翻译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院校在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翻译专业教学时,通过对现实工作内容流程的充分掌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再现,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进度和翻译工作流程的协调一致。例如在笔者院校开展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整个学期教学的具体目标设置在“完成一次英语会展活动的策划工作”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对市场调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英语翻译内容、会展宣传中可能遇到的英语翻译需求、会展招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英语翻译内容等进行了逐一地教学,同时让学生自主进行对应板块翻译的模拟工作,并将学生的模拟成果计入期末考核成绩,从而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翻译专业有效教学。

1.3 强化高职院校翻译的专业师资力量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拓展自身的招生量和开设科目,在不具备翻译专业教学能力的情况下就设置了外语翻译专业,在实际教学的工作中不具有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英语教师来担任翻译教师的情况在高职院校中也并不少见。为了保证翻译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地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翻译素质的人才,高职院校自身也应当对自己的师资力量进行提升。一方面,对于院校内原有的翻译教师,院校要对其进行再教育,促进其专业翻译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对社会翻译现实的了解。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当加强对翻译专职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促进自身原有翻译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吸引社会优秀翻译专业教职工参与到自身的翻译专业教学中来。

3 总结

综上所述,翻译专业人才对我国的对外开发水平提升起到了沟通纽带的重要作用,而高职院校作为专业翻译人才培育的重点院校,更应当积极地承担起自身培育应用型职业人才的责任,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翻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工学结合,开展翻译专业教学活动,并丰富自身的翻译专业教学内容,增强对翻译专业教师的培育力度,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以工作为导向的翻译专业教学的开展。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导向现实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偏向”不是好导向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漫画:现实背后(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