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8-02-13 16:31黄昕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组内分组成员

■黄昕

北京市日坛中学实验学校

引言

小组合作被广泛使用到初中课堂中,这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主人意识,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其自主学习意识会得到加强,大脑思维高速运转,学习效率得以提高。除此以外,合作学习对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积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素质教育基础,因此本文将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1 实行小组学习的必要性

1.1 独特学科内容的需要

生物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其内容多以实验和图片为主,初

中生在没有深入了解这门学科前极容易忽视该学科的重要性,这就使得该门简单易懂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也正是因为该学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度不够,学生往往处于迷茫状态,找不到生物学习的重心。上述原因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生物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寻找最佳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教师要使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唤起同学们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创建高效率课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2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转变,教师要一改以往的主导地位,退居辅助位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讲解的机械学习习惯,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收集学习资料,鼓励学生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进行适当的指导,而学生要自行收集学习资料,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还要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综上所述,小组学习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得到有效提高,长久坚持会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学习能力是现代学生普遍缺乏的。

1.3 有助于学生整体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小组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组内成员就要相互协助,共同进步,同时组间也可以进行互助,遇到问题共同解决。从最开始的搜寻资料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组内成员都是同步进行的,比如进度快的同学需要停下来去帮助进度缓慢的同学;在遇到阻碍时,大家要一起探寻解决办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班级同学建立一个彼此信任彼此帮助的积极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位同学的优点显现出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形成一个积极效应,激励他们不断努力,促进班级整体进步。

2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2.1 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也是小组学习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以往的生物课堂中,尤其是在进行实验授课时,教师极易忽视这一点,往往是安排座位相近的同学成组或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分组虽然简单方便,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的分组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有可能适得其反,所以说,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课堂上合理分组的第一步应该是确定组内人数,根据所在班级的具体人数制定大概的组内人数,一般小组人数为4到5人,同时还要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最终确定组内人数;第二步是组内人员搭配,包括学习程度和性别比例的均衡搭配,以此来实现不同学习基础的均衡及男女生理差异导致的学习特点的互补,促进组内成员共同进步;第三步是定期进行人员调动,教师实时考察各小组的学习进度,观察组内互动情况,及时解决各小组遇到的困难,调节组内矛盾。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拓展学习空间。

2.2 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

要想确保高效的生物学习效率,明确各小组成员分工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顺利开展。建立明确的分工,也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适宜的小组学习规则,便于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管理,其目的是督促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组内讨论中,促使大家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而不是让整组成员分享个人成果。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任务分工,同时参考自愿原则。在任务分工之前,先要保证每位同学对组内角色充分了解,譬如搜查人员、记录人员、实验人员等,让他们主动选择心仪的角色,然后教师再适当调整,这样一来,每个角色都会积极行使自己的职责,组内合作才能正常进行,小组学习的效率才能得以提高。最后一点,教师要挑选出一位小组发言人,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各组能如期完成合作目标,但由于缺乏自信,性格内向等多种原因导致小组发言不积极,挑选一位发言人进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发言人既可以是轮流担当,也可以投票选举,方式不限。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对各组的完成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小组合作学习才算是顺利完成。总的来说,虽然小组合作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导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但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协调,既促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也使得初中生物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顺利开展。

2.3 教师有效协调

初中生的自制力相对薄弱,虽然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种成效也并非是绝对的。初中生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厌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教师要发挥协调作用,在讨论过程中,融入他们的学习,观察各组进展,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问题。最终在总结各小组的合作成果时,要尽量做到鼓励、全面地评价,既要有指导性地指出不足,又要激励性地进行表扬和鼓励,维持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有效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生物学习,不仅会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更会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小组的安排及学习过程的把控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讨能帮助提高初中生物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组内分组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