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如何讲普通人的故事
——以《生活万岁》为例

2018-02-13 16:31孙爱玲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普通人讲故事纪录片

■ 孙爱玲

河南省舞钢市广播电视总台 河南平顶山 462500

由程工、任长箴导演的电影纪录片《生活万岁》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纪录片电影,正在全国公映。它将镜头伸向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准新时代中的普通人物,讲述了十五名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片段。《生活万岁》被誉为今年最后一部、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纪录片,它是怎样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呢?下面就重点从寻找故事人物、设置故事结构、剪辑人物形象三个方面解读纪录片《生活万岁》的成功之处。

一:寻找故事人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想拍好纪录片,从现实中寻找到有故事感的人物非常重要。

纪录片《生活万岁》中,得了癌症的小丑、失恋的舞女、踩脚踏三轮的老人、卖唱的盲人夫妻、替儿子还债的老年夫妇、带着女儿开出租车的单身妈妈……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不带任何盔甲,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没有妥协,没有放弃,一直努力着。

这些人是如何寻找出来的呢?《生活万岁》导演程工说首先要有想象力,就是你这个片子需要什么人。《生活万岁》拍摄的是普通人的爱情、自尊、信念,记忆、梦想等题材。要拍普通人的爱情,拍什么样的爱情呢?什么样的爱情最可爱?没有见过的爱情最可爱。他们就开始寻找结婚30年、40年以上的盲人夫妇。根据拍摄的大致方向,找有资源的人打听,顺藤摸瓜。《生活万岁》中盲人夫妻,该片的一位制片人从家乡打听出来的。

什么人是一个精彩的人物,怎么在这个人身上找到讲故事的切入点,讲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寻找到人物之后和被拍摄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活动的范围、说话的方式,把他们面临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所有的细节了解清楚。确定他们能否成为我们镜头里拍摄的对象。

《生活万岁》导演任长箴说,在选择人物的时候,不要惧怕选择弱者。《生活万岁》选的这些人物都身处在某种困境中,有人是内伤,有人是外伤,有人是处境,有人是命运,它是不一样的。因为《生活万岁》想要展现的是人生百态的采样,选入标准是在拍摄周期内他们有没有拿到最鲜活的细节、对观众有影响的状态,故事不成立的情况下就不会入选。

二:设置故事结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讲故事是一门手艺。当纪录片要讲故事时,你必须考虑纪录片中人物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为什么需要?他们将怎样去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他们面临的阻力是什么?其后果如何?把故事中的要素概括成这六个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把它们构建成故事。

比如《生活万岁》中带着女儿开夜班出租车单身妈妈的故事,人物是单亲妈妈,女儿,乘客等;单亲妈妈需要钱生活还需要带女儿;她要带着女儿生活;她选择带着女儿开夜班出租车;她面临的阻力是单身女性、晚上、等候客人、女儿瞌睡、房租钱等,结果是她选择开夜班出租车挣钱和带女儿。

我们在拍纪录片的时候喜欢讲感人的故事、比惨、煽情,这是拍摄记录片的一大误区。因为这些都不是故事,而叫事迹。事迹是以人物的业绩为基础,故事则不是,故事的基础是人物的愿望。

困境是故事的发动机,主人公身处在某种麻烦之中是讲故事的基础。在素材里找到困境尤为重要。《生活万岁》中的人物都身陷困境,生活困难,他们都有自己的愿望。身患癌症的医生,做小丑减轻患者痛苦,他想给患者带去欢乐;双目失明的盲人夫妻,攒钱也要买心新琴,他们彼此爱着对方。他们都有自己的愿望,有了愿望,就有了事与愿违。当有了事与愿违的时候,开始对抗的时候,就有了情绪了。情感的背后是愿望,愿望的背后是人生存的基本的准则,这个是所有纪录片的人物的逻辑,是人身上的逻辑。

在《生活万岁》里,没有设计过的起承转合,没有刺激的悬念冲突,没有完美的三幕结构,只有生活逻辑,只有情理之中的意外,那些丰富,多意,暧昧的生活细节,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三:剪辑人物形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如何把15个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原始素材,剪辑成10分钟之内的完整故事,把人物刻画出来呢?

《生活万岁》中每一个人物出现时,都有人物关系。没有人是脱离了人际关系存在的。所以,剪辑时要在素材中找出体现人物的人际关系的画面,这是树立人物的关键。比如每天带着3岁女儿开出租的妈妈。出场的第一个画面,是孩子独自在车里睡着的画面,接着在同一个画面里,妈妈打开车门,把孩子抱起来,安慰。观众能从这个画面里看到母女相处的模式,一下子对人物就有了概念。

主人公大量的信息中到底什么可以帮助刻画人物呢?态度,找到体现人物态度的话。什么是态度?就是人物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反对的东西,我们就会很快的读解这个人物。

在后期剪辑时,通过为主人公建立关系,找到体现人物关系的困境的信息,找到体现人物态度的语言和动作,将讲述故事的零散细碎的片段妥贴得“收纳”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空间,刻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写好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新闻工作者必备能力。以平民的视角寻找故事人物、设置故事结构、剪辑人物形象,以更广阔的视野,记录更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制作出更多有情有趣有生命力的纪录片,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色职责。

猜你喜欢
普通人讲故事纪录片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听冬神讲故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