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雯
纸短情长,见字如面。
这是书信最让我心动的理由。所以,我要用最现实的1000万,换取最虚无的东西——诗意。
我要用500万建一个驿站,就叫“风驿站”。这是风的居所,它会在繁华都市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静候着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方便快捷的科技手段,几乎将传统书信挤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风驿站将会是托起传统书信的梁柱。在风驿站,你可以听一阵风、品一盏茶、执一支笔、想一个人、写一封信。风驿站是公益的,它给我们带来的信,只有追忆、倾诉,包含着满满的闲情逸致。风驿站的信可以没有目的地,没有收信人,它们会被风带走,也可能永远在驿站的信箱躺着。
我很天真。明知已经有寄信给未来的商业活动,我依然要倔强地强调风驿站不是为商业目的而生。风驿站能抓住“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高情厚谊,能拉近“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遥不可及,能还原“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的亲密无间。风驿站不单单是写信寄信的地方,更是心灵、文化的栖息地。
我很现实。我知道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中,即使是一个偏僻的角落也价格不菲,更何况要营造出一份与世隔绝般的幽静。我知道几个游人的茶钱或纸墨钱完全不足以支撑这间小小的驿站,而在这个功利的时代可能不会有人愿意把钱投在一个不赚钱的小驿站上,跟着一个天真无知的人瞎闹什么诗意、传统文化。我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支撑风驿站。
所以,我会将剩下的500万作为投资的本金来获取稳定的收益,從而维持风驿站的运营。投资的风险与利益并存,我会把这笔钱分别投向教育、人工智能、准上市公司、绿色能源及旅游开发这五个领域,因为它们极具活力和潜力,且稳定性较好。
我知道,1000万可能改变不了传统书信的命运,但是我仍然希望换来这样一阵风。风承载所有故事,散了自己,而诗意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