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心灵 法护成长

2019-01-17 06:00乔慧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乔慧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再单纯地关注知识传授,而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端正学生的行为,塑造学生的品德。据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深层次挖掘和分析教材内容,切实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研究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中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是引领小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该学科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均是紧紧围绕教材这一中心,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照本宣科地划重点。课下,学生则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如此一来,就无法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

一、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下,知识教学已成为过去时,核心素材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与传统的知识教育不同,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之后的行为表现,真正实现了育人的价值。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来说,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之后,要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2)法治观念。在这一学科中,涉及一定的法治内容。学生在完成学习之后,必须要逐渐养成正确的法治观念,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法、知法、守法,不断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3)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逐渐养成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运动和卫生习惯等,进而引领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围绕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策略

1.立足核心素养,整合生活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教学开展的质量。长期以来,教师均是以教材为中心,并紧紧围绕教材组织课堂教学。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改变这一做法,积极寻找教学内容与生活化教学素材之间的契合点,并在教学中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借助课堂讨论等形式,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存在“马虎”的现象,就开展了一堂“谁是小马虎”的教学。在开展教学之前,将搜集的生活化素材给学生进行展示:在日常写作业的时候,将加号看作成为减号,结果作业错了;小朋友出门玩耍的时候忘了关门,正好家里没有人,被小偷光顾了;人们抽烟之后,并未马上灭掉,随手乱丢,进而引发了火灾……通过这些生活化的素材,引导小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逐渐认识到马虎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学习中,还存在于生活中,并且这一小马虎有出乎意料的杀伤力。在学生对马虎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将自己身上“马虎”的毛病进行改正,以便更好地学习。

2.优化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结果的关键。鉴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陈旧、落后的现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展开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据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以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为出发点。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給予鼓励、肯定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促使其更好地学习。

例如,在“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安全记心上》”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据此,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将与其相关的动画、图片等资源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安全隐患小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刺激,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又结合“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毕,发言之后,教师则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并帮助学生逐渐树立安全意识。

3.围绕核心素养,开展实践活动

在落实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教学,不能仅局限于知识教学,还要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因为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学生才可以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进而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就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室外,并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学习,对家乡的名胜古迹、自然特征、民俗风情等进行调查。活动结束之后,由各个小组进行成果分享。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也使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增强了自己对家乡的热情之情,进一步实现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据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必须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具体内容,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全面加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周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8):19-20.

[2]宋金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分析[J].华夏教师,2019(19):42-43.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