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实施分析

2019-01-17 06:00吴同景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

吴同景

摘 要: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比较大,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明辨是非,提升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以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指导,努力实现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此来对寓言进行多元解读,提升学生的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寓言教学

寓言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形态,通过短小的故事来显示背后的深刻思想,同时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当前语文基础教育中,寓言的受重视程度并没有得到提升,逐渐边缘化[1]。因此需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寓言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寓言教学的特征

1.寓言教育性

寓言故事虽然十分简单,但是能够折射出人生的哲理。这些寓言故事比较短,但是能够将不同的人生道路展示在人们眼前,丰富自身内涵。另外,还告诫我们在做事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特性也十分显著。

2.讽刺性

小学生在学习寓言故事這一类型的课文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故事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性。所学的这些寓言故事以点带面,富有人生哲理,能够启蒙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认知,通过一些正确的价值来引导其进一步成长。

3.拟人性和比喻性

很多寓言故事会通过小动物来进行比喻或者拟人化,通过这些简单的事物阐述大道理。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具体实施手段

1.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阶段的孩子自身的思维、逻辑以及认知方面并不完整,其知识储备较少,因此通过寓言故事来反映人生哲理成为启蒙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寓言故事时,对寓意的感悟是重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逐步体会和感悟寓言寓意[2]。例如,在学习《揠苗助长》时,教师课前设疑:“生活中大家是否经历过比较急切但又不得不等待的情况?”让学生各抒己见导入课文:“今天在我们课堂上也有个人碰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他认为他家的庄稼长得非常慢,今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解决的?”通过一个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很快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但这样,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大部分是把动物进行人格化,这些形象代表着作者自身的主观性的情感,对比特征十分鲜明。例如,在教学《狐狸和葡萄》时,狐狸的能力小,难以做成大事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当它吃不到葡萄时却说葡萄不成熟。这种被人格化的动物形象因为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情感,所以,才能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感受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2.运用矛盾冲突

很多寓言故事中都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充分利用这些矛盾和冲突能够调动学生心中认知的不平衡,提升其阅读寓言的欲望。例如,在教学《鹬蚌相争》这篇课文时,文章中就有非常鲜明的冲突。河蚌和鹬有矛盾是因为鹬想去啄河蚌的肉,但河蚌为了保护自己夹住了鹬的嘴。河蚌和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寓言自身的魅力所在[3]。教师可以利用河蚌和鹬如何起矛盾冲突,最后鹬跟河蚌谁赢了等问题向同学提出疑问,让学生对寓言中的主人公形象形成足够的认识,明白本篇寓言所想表达的寓意。只有学生对这些形象有具体和完善的形象认知以后才能够感悟到故事的寓意。

3.巧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通过创设典型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将情感活动和认知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语言自身的特点更加适合开展情境教学。例如,在学习《蝉和狐狸》时,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读两三遍以后,我又用粉笔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进行描述,开始画出一棵高大的树,我把树画得与现实中有很大差别,为了更好地形成寓言故事的氛围,再画一只蝉在树上趴着,最后地上画一只尾巴长长的、嘴巴尖尖的狐狸,全部画好后告诉学生,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棵大树下,蝉和狐狸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4.课后练笔提升教育的效果

在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续写故事或者改写结局的方式进行练笔。由于很多寓言故事短小,课文后就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发展,还能够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在教学《牧童和狼》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牧童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课文直到最后也没有明确说出青蛙是不是已经改变了自身的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向孩子们提出疑问,假如这只青蛙跳出井口后,它又能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给坐井观天续写一个故事。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充分对儿童心灵深处的美好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使孩子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这样更有利于创造出故事情节。

总而言之,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比较高。教师在这种背景下要充分掌握好小学语文教材所发生的变化,与孩子们的思维特点进行充分的结合,对寓言故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养成固定思维,很多学生在解读和理解寓言时有较为有趣的见解,教师要予以尊重,这样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丽.关于小学语文中寓言教学的研究:以《揠苗助长》为例[J].新课程(上旬),2017(5):19-20.

[2]肖琨.小学语文低年级童话、寓言故事朗读教学对策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5):25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