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素养

2019-01-17 06:00陈增花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

陈增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行教育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会对他们的学习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保证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智力,教师需要做好作业设计,尤其在农村小学,一定要注意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有效性

数学家庭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但事实上,在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数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策略,导致习题形式单调,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与生活缺乏联系。而且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使用统一形式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成绩也难以提高,因此,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势在必行。

一、优化数学家庭作业形式

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的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不断优化作业的形式。

第一,提高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增强作业设计的灵活性,保证数学家庭作业的可操作性,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来制作数学用具,如用废弃的鞋盒或纸板制作长方体,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长方体的性质和特征,也更方便地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周围的生活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要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趣味性。在传统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作业量大。因此,教师应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趣味性,设计的形式要灵活创新,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要注意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差异,加强数学家庭作业的层次性,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理解能力,为以后的初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为了提高家庭作业设计的综合水平,数学教师必须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实现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的结合,设计形式丰富多彩的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促进数学知识向数学能力的转化。

比如有位老师用“作业箱”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箱中有四个模块:教师准备、课堂讲解、课后指导和最终考试。“家庭作业箱”需要通过手机下载。在作业分配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向学生发送作业,这可以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完成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根据系统反馈的结果找出学生的弱点。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手机来纠正作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只要打开客户端,客观问题就可以直接回答,主观问题需要拍照上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提交作业后,系统自动判断客观问题,教师对主观问题进行判断和评分。通过“作业箱”,教师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及时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提高作业评价的效率。学生可以利用“作业箱”记住正确和错误的问题,进行智能排序,分析自己的答案,并通过软件与老师及时沟通。

二、丰富数学家庭作业内容

目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主要来自教科书、练习册和老师自己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数学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丰富作业设计的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避免分配大量的单项作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配不同的作业内容,避免抄袭定义、概念、公式等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内容。使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后获得成就感。其次,为了提高设计内容的目的性,明确作业任务的目的,保证学生能够消化当天所学的新知识,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

三、完善数学家庭作业的评价

在傳统的数学家庭作业评价过程中,所有的题目都是由数学教师安排的,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但这种评价,不能反映出不同的评价方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

首先,在家庭作业评价的层次形式上,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评价方法,不能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要分层设计家庭作业,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其次,在家庭作业评价的内容上,教师应注入更多的情感,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的同时,要鼓励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粗心大意。

最后,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方式。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其他学生的长处,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存在的缺点和错误,采取预防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以往作业的模式,丰富作业类型,优化作业内容,满足现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汤静.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调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4.

[2]马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3]邢峰.基于教学目标设计作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两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考察[D].宁波:宁波大学,2014.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