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体验式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应用效果

2019-02-03 09:37梁凯讴廖喜琳刘蔚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学体验式人文

梁凯讴 廖喜琳 刘蔚

[摘           要]  目的:在老年护理体验式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我校三年制普通中职2017级护理1班、2班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1班为对照组80人,2班为观察组80人。年龄16~19岁。观察组按照老年护理教学大纲,增加将人文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体验式教学中,对照组按照老年护理教学大纲完成授课。结果:课堂气氛活跃,角色扮演到位,讨论热烈,理论课考试及技能测试成绩方面,观察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及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和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形成。

[关    键   词]  体验式教学法;老年护理;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36-0036-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这门学科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人文关怀作为医学的特点,也同是护理学的核心与精髓。现代护理观强调,要以患者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更要注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与心理需求,所以在老年护理专业教学中对人文教育方面更要加强、深入,进而不光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思想和教育方面也应获得升华。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三年制普通中职2017级护理1班、2班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1班为对照组80人,2班为观察组80人。年龄16~19岁。观察组按照老年护理教学大纲,增加将人文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体验式教学中,对照组按照老年护理教学大纲完成授课。

(二)研究方法

1.学生分组

将2018级三年制普通中职护理2班80人,分为10组,每组8人。课前教师介绍下节课老年人生活模拟体验训练课程的内容。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分别扮演体验者、观察者、协助者、催促者角色。

2.老人体验活动

(1)请扮演体验者将老人体验装置用物穿戴在身上,包括绑上膝盖束缚、穿上踝关节束缚(足托器)、绑上脚踝负重、穿上负重背心(两边口袋各放入负重铁条)、穿上手部肘关节束缚、戴上手腕负重、戴上耳塞、戴上触觉手套,外层再戴上约束手套、带上特制眼镜(黄斑症和白内障设计)。(2)体验。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姓名;请打开饮料并倒出来喝;从皮包或皮夹拿出指定张数的纸钞和硬币;打电话和人说话;走出教室上厕所(要使用蹲式马桶及卫生纸);上下楼梯。(3)分享角色扮演的感受。学生A:穿上道具再戴上黄斑眼镜,心境沉重的好像真的成为一位老人,身体变得沉重,听不清楚他人的对话,对光线及色彩的变化也不敏感,也看不清周遭人和事物的变化,一切都变慢了,有种需要依赖别人的感觉。学生B:安排陪伴者、催促者,让我们更有同理心站在长者的角色去思考,看似简单的动作会变得困难重重,也觉得要好好对待老人。

3.人文教育内容

在案例中增设2~3个人文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设置的人文问题主要涉及医学伦理、患者隐私、医患关系、职业素养、服务态度与患者沟通技巧等方面。同时对学生的“仁爱”思想进行培育,学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郊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领悟崇高的人文素养。

4.评价小结

学生谈论感受,交流体验心得,师生共同对整个体验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归纳、总结。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人文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体验式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5.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S表示,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评估

两组不同教学方法中,全体学生均参加了考试,无人缺考。理论课考试及技能测试成绩方面,观察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下表)

(二)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

对两种教学方式在提升人文素质方面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两组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超过90%的学生认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及人文素质培养,及时进行思想和行为的反思,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自身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的提升。

三、讨论

老年护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要关怀、理解患者,要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所以不光要重视专业技能,还要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护理专业光是专业技能过硬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为患者服务。

(一)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能够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有助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对患者心理的研究和护理教育改革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推己及人”的思想意识,在临床护理中增加对患者的同理心和同情心,以一个仁者的心态去做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还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医患紧张状况。

(二)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体验式教学,从体验中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最基本与自然的学习方式。

体验式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差异是比较大的,但也并不是水火不容,体验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体验当时的情景来获得更多的启发,促使学生更快、更深刻地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身体力行,更深刻地了解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三)体验式教学有助于人文关怀意识的养成

大多数学生(90%以上)能做到理解并保护患者的隐私,能够换位思考,养成人文关怀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协作、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真正投入病例情境中去体验情感,通过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使他们学会运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同样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患者心理上的变化,体会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四)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大部分学生接触的都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对青年学生来说,体验式教学能使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动而又有趣,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知道老年护理专业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能够在学习与互动中获取更多的潜在知识。只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才能讓学生从被传授知识转变成主动汲取知识。

优秀的教师往往是通过细节教学来体现出人文关怀,护理的对象不是木片、纸张、石头,而且具有生命和热血的人类。护理人员正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向患者体现我们的关爱。患者除了要满足生理需求,更要注重心理方面的需求,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能让患者有亲人般的感受,增加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在老年护理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融人文精神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提高护理学人文教育的效果,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进而达到老年护理学人文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奇,贺新华.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

[2]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7.

[3]柯林·比尔德,约翰·威尔逊.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Bishop A H.The practical、moral and personal sense of nursing: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M].Albany:State of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5]潘菽.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徐静娟,胡昕,李秋萍,等.护理专业人文课程“体验式学习”的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4(6):109-110.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护理学体验式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学习通网络平台下翻转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①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医工交叉学科发展背景下护理学教研的思考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