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PPP投资机会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9-03-20 00:35贺立妍
商情 2019年4期
关键词:投资风险对策建议

【摘要】PPP的投资模式灵活多变,调节性强,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中小企业发展压力也不断增大,需要加快PPP项目的建设脚步。本文基于我国PPP项目投资的统计数据的详细分析和认识,对PPP项目投资机会做出了分析,并基于发展面临的问题给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PPP 投资机会 投资风险 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经济维稳发展压力持续增加,为了缓解投资需求和风险控制的矛盾,PPP投资模式应时而生。近两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持续增加,维稳发展持续增长压力加大,同时消费形式不容乐观,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改进,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紧张多变,进出口增长形势也难以预测。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要求社会投资更要有方向性和调控性,增强投资的建设能力。鉴于PPP项目投资的优势,国家会进一步加大鼓励力度,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PPP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对PPP项目投资而言,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明确投资偏好,掌握相关领域的投资重点和热点区域,最终把握住投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1我国PPP项目投资数据统计分析

PPP模式的本質是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合作,主要目的借助政府信用,发挥私人资本的作用。对我国而言,国有企业成为PPP项目最主要的社会资本来源。2017年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底,从PPP成交金额来看,国有企业资本远大于民营企业资本,PPP累计成交金额中民营非上市资本占比为15%,民营上市资本占比9%,国有上市资本占比22%,国有非上市资本占比54%,国有企业资本总占比76%;从PPP成交数量来看,国有企业成交数量也远大于民营企业,PPP累计成交数量中民营非上市资本占比为38%,民营上市资本占比9%,国有上市资本占比7%,国有非上市资本占比46%,截至2017年底,国有企业总占比53%。仅2017年,央企参与的PPP项目数占到总项目的35%,投资金额占PPP总成交金额的59%。数据显示,单个PPP项目成交金额均值中,民营上市企业为7.6亿元,国有企业高达20.7亿元,二者差距巨大。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由于PPP项目推行伊始盲目扩张,后期又出现恶性竞争,因此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PPP项目投资回报率总体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从2015年10月的7.78%下滑至2016年8月的6.18%,之后出现小的回升但是下滑态势仍在,2017年6月达到最低点6.08%,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规范,收紧项目投资,自此PPP投资回报率才出现小幅回升。

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分析,至2017年底,PPP投资额中交通运输相关项目占比较大达31%,市政工程项目占比27%,片区开发项目占比1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占比5%,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占比5%,水利建设项目占比3%,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占比1%,其他类项目总比18%;项目数中交通运输相关项目占比35%,市政工程项目占比13%,片区开发项目占比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占比6%,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占比5%,水利建设项目占比4%,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占比2%,其他类项目总比29%。

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显示自2016年1月起,PPP项目总入库数快速增长,PPP项目落地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9月,全国总入库PPP项目数量达14220个,总入库率达到35.2%; 2017年9月PPP项目总的落地率达到35.4%,其中市政工程项目为38%,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达到33%,园林板块相关项目总体上也维持了相对较高的落地率;同时根据项目所处的五个(识别、准备、采购、执行)阶段分类分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PPP项目相应阶段占比数值为识别35%,准备20%,采购25%,执行20%;市政工程项目相应阶段占比数值为识别34%、准备20%、采购16%和执行30%。可以看出二者处于识别、准备阶段占比较大,也就是说后续储备能力较强,后期会有较大增量。

2 PPP项目投资机会分析

首先分析目前PPP投资的重点领域。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可知,PPP项目涉及众多领域,项目类型特别多,不同项目间的投资机会差异也较大,总体上投资领域可以分为投资额度较大、投资额度较小、对资质要求较高三个领域。分析各个领域单体项目的投资机会,额度较大的领域要求社会资本自身实力够级。因为这个领域主要是大型建筑工程,投资额度自然较大,投资风险也相对大,实力较小的社会资本基本上没有投资机会。反观投资额度较小的领域,包括额度较大领域内项目的后期设施完善,例如公共停车场、管网等市政建设,此外部分规模较小的旅游业、水利水务、园林建设等等,发展前景相对良好,风险等级相对较低,另外绿色低碳项目体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适合中小实力的社会资本投资。对资质要求较高的领域主要涉及文化体育、养老、排污处理、医疗建设方面,总体建设规模较小,适合一些具有专业资质较高的国企投资。

第二分析PPP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目前PPP投资需求排位靠前的省市为云南、河北、北京、浙江、安徽,这些地区需求都超过3000亿元,福建、甘肃、新疆、山西、宁波、吉林、山东、天津、重庆、贵州等省市投资需求中等,以上地区都有较多的投资机会。西藏、上海、宁夏、深圳等省市投资需求很小,机会不多。但是投资回报与承担风险是对应的,投资风险则与投资需求相关联,需要综合考虑。有些省市发展相对不均衡,因此需要考虑政府财政的持续能力和远期发展潜力。

第三从企业自身分析投资机会。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水利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占比和超过了50%,基础设施建设占比相对较小。PPP项目投资会在互联网上公布招标相关的信息,通过浏览信息可以发现现在知名企业都已涉足PPP投资,加上PPP投资相对稳健,发展前景良好,因此中小型公司可以通过投资知名企业的股票获利。

3 PPP项目投资面临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PPP投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尚不成体系,难以对政府行为形成约束,一旦出现公共部门违约情况,私人难以维权。我国PPP市场相对成熟度较低,专业能力与经验欠缺,难以保证PPP合同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旦PPP项目出现争议,还缺少仲裁与解决机制。另外项目移交验收机制不完善,缺失公正的绩效评估,无法确保项目质量。根据公开数据整理的统计结果,国有企业参与PPP项目较多,民间私人资本参与程度不高,国有资本参与投资,就导致项目监督、运作、建设、运营的最终的负责方都是政府,缺少第三方专业权威监督和评估机构,潜在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问题。

受我国的政治形势和治理水平所限,政府信用度差强人意,很多换届政府都消极对待上届政府的债务,这就导致民间资本不愿意涉足项目经营,更愿意短期内结束项目工程,移交验收核算结清,因此私人资本涉足長期合作经营的PPP合约并不常见。分析目前的PPP投资操作实践,大部分收益较好的项目也分享给了央企,加上民营和私人企业可能担忧政府信用和相关政策的连续性,难以下定决心。

目前PPP项目投资没有合理地进行权责分配。地方政府对PPP模式缺少专业认识,参与的双方权责不能对应匹配,合作机制不合理,无法实现风险和收益对等。另外还涉及伪PPP的辨别。很多项目可能不满足财务部的要求,地方政府暗箱操作招标,不经过财政部示范,也不走国家发改委推介的程序,成为伪PPP,变相扩大了债务风险。还有项目直接从由政府担保从银行贷款,或者由政府财政补贴,没有做到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也就没有PPP的核心要素,也属于伪PPP。

我国PPP模式推行时间较短,因此缺少对PPP原理和操作熟练的专业人才,导致既无法完成项目的前期识别,也难保证后期的管理运营。依靠第三方咨询机构情况较多,一方面难以保证咨询机构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自己没有专业人员参与,难以判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PPP项目论证是否相符,最终导致项目定位不准,落地艰难。

4 PPP项目投资的对策建议

从政府部门角度讲,应该不断完善PPP政策,而且要专业化权威化,公布更加全面的项目信息,提供更多的参与和退出渠道。政府需要规范化管理,健全PPP工作机制,保证政企双方的平等地位和责权匹配。同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引导作用。PPP项目多数受到政府支持,公益性较强,与政策性银行引导方向一致。政策性银行不仅可以依靠自身还可以联合其他金融机构,例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为PPP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培养专业性的PPP专业人才也是重中之重。

鼓励商业银行成为参与PPP项目的主力军。商业银行自身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对PPP项目进行严格审核,还能对实施主体的资信实力等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还能提供资金。商业银行既可以利用小额理财资金融资渠道,直接参与PPP项目,还能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将大额的理财资金,利用项目公司扩资或者股权收购投资PPP项目。其他金融机构,例如证券、保险及信托公司等可以以股权投资企业性质参与PPP项目,只做项目财务投资人,由专业实体资本负责具体的建设运营。专业实体资本有多种参与方式,可以提高项目整体的建设效率。一方面可独自参与PPP项目,直接对其进行管控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与其他实体资本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自身实力,成为项目实际的管控方。

特别强调做好PPP项目调查工作是科学投资决策的基础。不能仅依靠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结果,应结合具体的项目,调查相应的风险因素。PPP项目涉及到使用者付费,需要重点考察常驻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结构与增长趋势、消费承受能力等;涉及政府付费,除人口因素外需要考察政府债务状况、财政实力及增长潜力、产业结构、政策力度及持续性等因素;涉及使用者和政府共同付费,还需要考察更多因素,例如政府付费比例、政府承诺的补贴等。

参考文献:

[1]叶继涛.当前我国PPP投资机会分析及对策建议[J].科学发展,2016(2):56-64.

[2]叶文玉.当前我国PPP投资机会分析及对策建议[J].新商务周刊,2017(12).

[3]宋锦,王洁.关于我国PPP投资机会分析及对策建议[J].建筑·建材·装饰,2017(12).

作者简介:贺立妍,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投资风险对策建议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对缅甸投资风险中的非政府组织(NGO)因素分析
浅谈选择投资基金的方法策略和途径
期货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