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下并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019-03-20 00:35阙卫东李尚芝
商情 2019年4期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并购产业链

阙卫东 李尚芝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设备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由于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涨,电力设备的发展受阻,为了使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谋求新业务新模式来增强自身竞争力。现如今并购成为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且不少企业选择产业链延伸并购,即通过产业链并购整合优质资源,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产业链并购是否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众说纷纭,因此,本文选取了F电力企业为案例进行产业链并购的研究,通过研究其短期市场反应及长期财务绩效,评价产业链并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为电力行业其他企业的战略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产业链 并购

一、相关理论

(一)产业链并购的内涵

产业链并购是指企业对其相同或相关行业内的目标公司进行并购,其主要目的是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宽,本质是一种战略性并购。樊燕萍、张永安(2013)认为战略并购的关键是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企业的优势产业。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将企业战略作为出发点,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从国家角度来说,战略并购从国家战略出发,可增强国家实力。

(二)并购对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并购竞争力的探究,把并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为以下四点。第一,能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并购能使并购企业间的技术交融在一起,相互取长舍短,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第二,能增强企业绩效。企业并购后,将双方企业间绩效好的部分保留,同时去除掉某些绩效差的部分,最终使并购企业的整体绩效得到第三,能促进企业成本规模效益。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可以减少并购企业内部间的交易成本;通过纵向整合,能使企业间不同的生产阶段创建永久性联系,把交易价格的成本降到最低。第四,能降低财务风险。并购能分散企业的风险,增强抗财务风险能力。

二、案例分析

(一)F公司相关情况介绍

F公司作为我国线缆行业的领军企业,被评为全国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缆、架空导线等线缆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与服务。2010年,公司开始建立“一网两平台”,从此便不断扩展产品线、完善商业模式,近年来通过收购优质企业与资产进入EPC业务、智能系统业务、能源管理系统领域,打造从原材料端、到制造端、再到最终用户端的整个产业链商业模式。

(二)F公司产业链并购后对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短期影响分析

F公司通过并购获取EPC业务、智能系统业务、能源管理系统领域的优势,为公司打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并成为F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本文认为F公司近年来的并购活动会在短时间内影响F公司的业绩与股票收益率这两方面。因此本节通过F公司的业绩分析及股票超常收益率的相关趋势变化,研究F公司的并购行为在短期内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业绩分析

F公司整个产业链管理布局正在逐步完善。线缆业务方面,智能线缆龙头和品牌优势叠加突显,公司线缆业务的营业收入达到212.52亿元,成为历史新高,同比增幅38.28%;新能源汽车方面,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系统技术不断完善,此动力系统带来的收入达21.14亿元,同比增幅39.35%,新能源智能汽车总量跻入国内乘用车装机排名前六;清洁/新能源智能系统方面,收购C航空51%的股权,不断扩展行业客户,进入万亿智慧机场领域;能源互联网入口已处于起步阶段,战略投资云服务獨角兽,完成了从边缘到核心网络的全网络覆盖。F公司全产业链格局日益扩大,公司发展前景良好。F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57.75亿元、183.09亿元、175.19亿元。2017年和201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40.78%和4.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从表格看F公司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收入增幅逐步增大,从公司的经营活动方面看,在2014年6月收购A源华51%的股份和B电力51%的股份,2017年8月收购C航空51%的股份,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可见,F公司的产业链并购是有意义的,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2.股票超常收益率分析

本文选取同花顺数据库及上文提及的F公司所有在报告期内的并购事件作为初始样本,共计3个并购事件,并使用事件研究法评估并购事件的影响。常用市场调整模型、常数均值模型和市场模型这三种方法来计算超额收益率。由于本文中F公司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产业链,且并购事件较为频繁,事件发生间隔时间短,若采用常数均值模型或市场模型难以剔除事件间的影响,从而很难获得正常收益值,因此本文在计算超额收益率时采用市场调整模型;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并购事件较为频繁,为了避免较长窗口中其他事件的影响,故将窗口期定为(-5,+5)以内。故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ARit=Rit-Rmt,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CARit=Σ5-5ARit。此案例中采用深证电气设备行业指数作为市场收益率作为比较,得下表。

结果分析:由上表可知,近年来三起并购事件中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全为负值,可见,F公司的全产业链并购策略的市场绩效整体较差,投资者对并购事件并不看好,连续并购的财富效应在短期内呈下降趋势。

(三)F公司产业链并购后对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影响分析

由于股价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单通过业绩和股价两方面评价并购是否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够全面的,也不能反映并购后的长期影响结果。为了准确反映并购后的长期影响结果,本部分将选取并购前后的年度作为比较期间,从生存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及潜在竞争力等多方面具体分析F公司在并购后的竞争力变化。

1.生存竞争力

获利能力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运营成果,追求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是否获利也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本节主要从企业的规模实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几方面评价F公司并购前后生存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1)规模实力

规模实力是企业经营状况和综合实力的表现,反映企业的资本和人力储备能力,是抵御外部竞争的关键。评价规模实力较为公认的指标即总资产。作为电力电缆起家的F公司,既然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因为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并购优质资产获取智能系统优势、能源管理优势,延伸产业链,不断壮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F公司近年来并购的三家公司,有2家发生在2014年,有1家发生在2017年,从下表可以看出,F公司从2014年至2017年间的总资产持续上升,特别是2017年并购第3家公司后,总资产达到最高峰,因此认为,并购扩大了F公司的经营范围,获得了竞争优势。

(2)营运能力

资本营运能力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者使用各种资产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运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越强,是企业维持生存竞争力的关键。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运营周转能力的常用指标。对F公司并购前后的资产营运效率进行分析,F公司在并购后一段时间内有下降的趋势,而后出现反弹,说明F公司在并购后一开始可能无法适应大资金的流入,未能很好的运转资金,但随着并购后的时间加长,已经适应如何分配大资金,故总资产周转率慢慢上升;另一方面,从利润表看并购后的营业收入也不断提高,可见公司利用现有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较好。因此,认为并购后企业的营业能力良好,并购后期企业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3)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能反映企业偿还负债的情况,本节选取速动比率来代表企业偿债能力,进一步衡量F公司并购前后的竞争力变化情况。对F公司并购前后的速动比率进行分析,F公司在并购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并购后的数值大于1,表明F公司的并购行为其短期偿债能力向利好的方向发展,对流动负债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从近年的年度报告来看,F公司的流动资产在并购后呈不断上升状态。总体认为并购后F公司的业绩总体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存竞争力。

2.发展竞争力

企业运用财务的能力越强,各项经营业绩就越好,就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本节将从规模增长和市场扩张这两方面来考察并购后F公司发展竞争力的变化,进一步反映企业的市场发展前景。

(1)规模增长

企业并购后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经营成长性,会较长一段时间影响公司竞争力。为此选择净资产增长率这个指标来代表F公司的成长能力,评价并购前后乐视网的规模发展情况。对F公司并购前后的净资产增长率进行分析,F公司在并购前2013年处于最低水平,并购当年的净资产增长率仍不高,可能是F公司并购支付给被并购方交易价格所致,而后净资产水平不断回升,即通过并购获取的智能系统优势、能源管理优势所获得的营业收入增加,缓解了F公司的资金压力。因此认为,并购后的F公司净资产水平仍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并购促进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2)市场扩张

企业进行市场扩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扩展业务经营范围,实现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完善现有运营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F公司并购后各项主营业务稳定,在智能系统、数字化系统方面取得新突破,包括智能线缆业务、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系统业务、清洁/新能源智能系统业务等各项主营业务收入均取得高速增长。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F公司充分运用产业链系统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构建“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及生态服务体系,迅速提升公司竞争力。由此F公司在并购后,较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具有竞争优势。

3.潜在竞争力

评价企业的竞争力不仅要衡量企业持有资金的实力和财务运用的情况,还要考察企业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和赚取收益的能力,即潜在竞争力。据了解,F公司在并购后进行了多项对外投资,通过投资收益能反映其对外投资的结果,故本节将选取投资收益这个指标来代表潜在竞争力,衡量企业在并购前后的竞争力情况。除2016年外,并购后F公司的投资收益良好,大于并购前的投资收益,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是资产增值的一种方式。较并购前年度相比,F公司的投资收益有所提高,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竞争力。

三、总结

作为并购方的F公司,在并购活动发生之后,虽然在短期内公司竞争力并没有效提升,但从长期的表现来看,在并购后较长一段时间内F公司的竞争力水平高于并购前,竞争力水平得到提升。F公司的并购行为主要影响有:第一,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整合,并购后引进的先进技术促进企业朝着“能源互联网+”方面发展,完善现有运营体系,有效整合电力产品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动力系统智能制造、清洁/新能源智能系统、互联网电气平台四大业务板块;第二,推动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F公司采用产业链并购的思维,并购外部优势资产,不断进行业务补强,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成功构建“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及生态服务体系,将成为电气设备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从以上各方面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F公司的产业链并购行为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臻贤.优化财务决策,实现产业链价值增值[J].财务与会计,2014(08):11-12.

[2]罗敏.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控探究[J].财会通讯,2015(02):119-122.

 [3]姚海鑫,朱雅琴.并购能增强大企业的竞争力吗?——基于上市公司并购案的一项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89-99.

作者簡介:阙卫东(1966—),男,汉族,广西玉林,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李尚芝(1995-)女,汉族,籍贯:广西桂平市,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企业竞争力并购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诚信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研究
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发展“逆水行舟”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