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艳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在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却难以追赶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现阶段,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本文通过对“金亚科技”造假的案例分析,探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以及心理动因,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落实于人,希望有利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 财务造假 心理
一、案例分析
金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1月,主营业务为数字电视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于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革,2009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15年2月,金亞科技出资22亿大手笔收购刚成立不久的天象互动100%的股权,大规模的异常动作引发了证监会的怀疑并展开调查,由此证实了金亚科技的财务造假。
据相关资料显示,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正是在公司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周旭辉的指挥之下进行的。据悉,每个季末,金亚科技时任财务负责人会将真实利润数据和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利润分解的季度利润数据报告给周旭辉,最后由周旭辉来确定当季度对外披露的利润数据。在周旭辉确认季度利润数据以后,财务负责人于每个季度末将季度利润数据告诉金亚科技财务部工作人员,要求他们按照这个数据来作账,虚增收入、成本,配套地虚增存货、往来款和银行存款、并将这些数据分解到月,相应计入每月账户中。
纵观周旭辉的个人经历和在掌管金亚科技期间的资本运作行为,我们可以发现这一重大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表明理性经济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金亚科技成立前,公司三名创始人共同购买了与有线电视相关的设备和原材料,再以实物出资设立公司。巧合的是,公司出资的实物均向成都金丰无线电厂购买,而周旭辉当时正是金丰无线电厂的厂长。不仅如此,创始人之一的大股东周旭忠正是周旭辉的弟弟。在自利主义至上的时代,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或许早在公司成立之时,周旭辉已经拥有造假的动机并描绘了蓝图。2014年广播电视开始数字化,周旭辉嗅到了商机并正式以董事长身份执掌金亚科技。但我们注意到一个更有意思的小插曲,在公司站在风口即将起飞的当时,弟弟周旭忠居然将手中75%的股份全给了周旭辉,独自收拾东西回了老家。至此,周旭辉一股独大成为实际控制人,机会应运而生。股权的集中导致股东大会流于形式,大股东基本可以代替上市公司做主所有事务。这样的治理结构使得大股东侵占企业资金,为所欲为。我们不难发现,动机与机会的并存使得周旭辉开始走上财务造假之路。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把会计诚信的缺失归罪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沦丧。事实上,对于近年来普遍发生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会计人员在实务中往往陷入了博弈论描述的“囚徒困境”之中,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如果说管理层的舞弊是出于自身利益权衡的主观行为,那么财务人员按照管理层的指令造假就显得十分被动了。而底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普遍低下,对于薪酬和职业前景的担忧使得他们不得不按照管理层的安排行事。当管理层允诺的薪酬福利或岗位晋升带来的利益超过作假而产生的成本时,财务人员便会铤而走险。在上述案例中,虽说有多名直接责任人员受到证监会的处罚,但是在巨大的造假金额面前似乎显得微乎其微。造假成本小、处罚力度轻使得财务人员在高压之下以身试法。
此外,心理学表明,一个处于组织中的个体会潜移默化地受其他人言行的影响,出现与其他人言行相仿的行为。一旦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与组织中的其他人言行不一致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通常情况下,为了使自己与其他人的言行达到和谐,更多的人会不再坚持自己原来的做法,而向着其他人相仿的方向发展。在金亚科技的财务造假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造假并非一两人所为。上到董事长、下至出纳,各个级别的财务人员均参与其中,以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中不乏从众行为。
2015年轰动一时的金亚科技财务造假,以证监会开出60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以及对周旭辉处以合并罚款90万元暂告一段落。然而这并没有结束,今年年初,金亚科技又因2017年年报内容的大幅变动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六月更是直接被移送公安机关、强制启动退市机制。我们不得不反思,作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的金亚科技,为何会沦为今日的造假老司机。
二、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案例中出现的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状,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建设:
1、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孰好孰坏并非绝对。大力培养优秀的企业家才是根本所在,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经济价值,长远的社会价值创造才是核心。
2、牵制、平衡甚至削减利益关系。我们认为要规范会计职业道德,就要从根源上进行治理,而人就是这道难题的根本。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人的利益心理是无法消除的。尽管如此,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利益心理和利益关系进行牵制。加强会计人员独立性,赋予一定法律地位以防止领导的干预行为;增强道德教育,在会计相关考试中涉及更多的职业道德内容,让财务人员从内心深处重视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孟瑶光.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分析.知识经济,2016,(8):97-97.
[2]宋宣辰.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新会计,2016,(7):26-28.
[3]张育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心理学分析与对策.财经界,2017,(8):120-121.
[4]李玉.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启示.时代金融,2017,(3):169-179.
[5]潘绍滢.金亚科技财务舞弊分析.南方企业家,2018,(3):37-38.
[6]刘娟.金亚科技财务舞弊案例分析.管理观察,2018,(13):188-190.
[7]朱立新.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科学与财富,2018,(10):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