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2019-03-20 00:35刘志兴刘卓伟
商情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刘志兴 刘卓伟

【摘要】本文针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认证标准,分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制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修订专业现行培养方案,并对其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探讨,为其他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如何构建高效的培养体系,培养满足现代工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是顺利通过专业认证的重要保障,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专业认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机械电子工程在当前激烈的国际政治、军事及经济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工业国家的广泛重视。“中国制造2025”提出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现代制造业强国,未来将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复合应用型的创新人才。需要其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能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新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编程与开发。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的用人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改革和调整正是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订

专业认证准备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工程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定位,针对人才需求分析,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接着,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确保培养目标符合专业认证标准和专业规范。最后,通过采用先进且有效的培养模式及方法实施教育过程,达成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目前,我校正积极准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认证工作,希望通过专业认证对本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等实现全面提升。

1、培养目标的制订

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课程设置、师资、支持条件以学生学习目标达成为导向,持续改进及监督机制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标准。近几年,本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做了大量的专业认证准备工作,为了制订好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负责人及授课教师积极到省内外各高校和企业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分析,根据学校的特色定位和企业需求,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具有机械、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交叉与专业交融的知识,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技术标准,能够从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毕业要求的制订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對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及专业素质等各方面提出相应要求。

三、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专业认证标准提出“课程设置应能支持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支持达到预期的毕业生能力培养要求”。因此,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依靠支撑各项毕业要求指标的课程体系来保证,课程体系设置十分关键。需要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仔细研读专业认证相关标准,结合学科定位和专业特色,重新调整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

1、细化指标点

各项毕业要求主要反映了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说明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比较抽象,很难评价,因此,需要明晰专业学习成果的要求,细化学生的能力特征,将学习成果细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点。本专业结合自身特色和培养目标要求,将毕业要求中的12项能力逐条进行指标点的分解,各项指标点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观察、教学以及教学效果来检测和评价,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试卷、报告或论文等成果来表达。以毕业要求中第4条为例,细化为3个二级指标点:(1)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原理,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确定相关的技术参数;(2)按照研究需要设计实验,按照合理步骤进行实验并获取数据;(3)参照科学的理论模型对比实验数据和结果,解释实验和理论模型结果的差异。

2、建立支撑矩阵

课程体系应当能支撑全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7]。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一方面,便于判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可帮助任课教师明确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方便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为保证每个毕业生都能达到毕业标准,课程体系必须要对毕业要求进行全方位覆盖,为此需建立合理的毕业能力支撑矩阵,确定毕业要求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求每项毕业要求至少有1门课程与之相对应,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择每项毕业要求中的1门及以上课程进行学习。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及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结合林业院校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仔细研读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需求分析调研,积极制订和完善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调整了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保障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细化了能力指标点,建立了能力支撑矩阵,制订了基于OBE的课程大纲,设计了课程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希望通过对本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持续改进,建立满足认证标准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使毕业生顺利达到毕业标准,为国内其他高校机械类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海标,莫金海,罗奕,何玉林.专业认证背景下机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J].轻工科技,2017(12).

[2]陈秀梅,王红军,钟建琳,刘忠和.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5).

[3]夏小虎,陈琪云,徐斌.面向专业认证的机械电子专业能力导向教育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02).

[4]王红军,樊晓雪.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思考和实践[J].高教学刊,2017(04).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