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

2019-03-20 00:35裴智
商情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组学习有效途径初中语文

裴智

【摘要】合作学习是当先非常流行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在初中的运用很多流于形式,并未取得良好的实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科学划分小组,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组学习 有效途径

引言:当今的世界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只有加强合作,才是唯一出路。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初中语文可以说是初中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其他学科起到辅助作用。语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其他学科知识的传授仰仗于文字的表述。但是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阻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非常帮助。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小学合作在语文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一、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成果展示

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使用合作教学方法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成果展示,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起不到刺激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出现学生在课堂中趁乱聊天玩耍现象,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发挥不出本身应有的教学作用。

2.学习过程有待优化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问题设置是否合理,对激发激学生参与讨论非常有帮助。但是,很多问题没有探究性,对学生学习没有切实的帮助;此外,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在课堂中所占比重的问题,时间设置应该合理,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思考。

3.重视内容,切勿流于形式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主义,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过多讲解,不然学生体会不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不能只是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形式,还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交流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合作精神。

4.合作学习中小组分组不合理、不科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不合理、不科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只是随便、简单进行分组,例如,“同桌分组”、“前后学生分组”等,这就会导致小组水平差异过大,合作效果不佳,不利于小学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开展。

二、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

为了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小学合作学习有效开展,针对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地解决的途径:

1.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

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全部的教学问题都能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解决。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合作学习时机,不然在教学之中运用合作学习会适得其反。初中与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应该依托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及教学内容,事前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通过在与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之间更好的相互探讨交流问题,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常在课堂的后半阶段进行合作学习效果比较好。原因是课堂的前半阶段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力比较集中,到后课堂半阶段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语文教师运用小学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课堂更加活跃。

2.激励学生,展示小组成果

语文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过之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学生展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又能够促进学生产生成就感。教师應该根据小学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小组或者组中作出肯定,激励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成果展示后通过学生投票,选出表现最佳的学习小组,给予物质上面的奖励。

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教师应该进行备课,在课堂最后阶段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而提高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促进学生思考。,使小组内讨论更热烈,带动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其次,延长学生合作学习时间,促进学生思考的进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

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时候应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性格、学习特点考虑进去。此外,合作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或者过少。过多容易混乱,过少不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因此,人数一般在4~6人之间。可以遵循就近原则,避免浪费时间,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形成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可以先让中等生或者以及落后生优先发言,积极表达出整个小组的观点以及想法,然后在让优等生最后做出补充,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且各小组任务分配应该明确,将具体的任务合理有效的分配到小组成员之间,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语文教师可以让中等生或者落后生找出文章中采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语句,然后让优等生对于文章中的精彩语句进行品评,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将教学任务有层次地进行分配,可以调动整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以提高语文的理解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既要注重形式也不能忽略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加强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自学习上的最大进步,使初中学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中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团体中赢得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杨乐.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究[J].赤子,2016(10).

[2]高晓松.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分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6(45):156.

[3]张群.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64(12):374.

猜你喜欢
小组学习有效途径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新探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探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