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

2019-03-20 00:35李喆
商情 2019年4期
关键词:提高途径审美能力

李喆

【摘要】绘画作品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人们在对作品深入赏析当中才能体会和感受创作者的创作思想,体会到创作初衷与透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正是审美能力,事实证明现代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对大众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关键词】绘画作品 审美能力 提高途径

前言:对美术绘画作品来说优秀作品是艺术家与观赏者进行沟通的重要载体,优秀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需要观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具有一定的赏析能力。对审美能力的塑造来说需要对绘画作品赏析与大众审美能力这两个问题加以充分认识,基于此在下面的内容中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论述。

一、大众审美能力概述

从不同观点及角度来讲对审美能力的理解,学术界有不同的阐述与归纳,根据学术界及中国、外国艺术界所著的文献对审美能力阐述,凭借绘画行业经验对审美能力做出了阐述,所谓的审美能力指的是以人的学习训练,以及实践与思维能力,还有艺术教育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而来的能力。在主观能动性下,将客观艺术形式主观感知作为基础,对艺术形式加以创造与加工,并进行认知。

审美能力包括感觉力与想象力、理解力三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感觉力,指的是审美感官,与其它动物相互区别;第二个部分为想象力,是在客观形态角度向主观认知转换的重要途径,是对客观艺术形态的美感知能力,想象力主要有类比、关系、接近与对比联想等几种形式。第三个部分是理解力,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认知,经过理解力加工,提升转化客观事物认识与感觉,在对以理解力为基础的感知加以建立后,使审美能力得以具备。

二、绘画作品阐述

绘画作品主要指的是将线条与色彩、其它方式手法加以利用,使平面与立体形状的艺术品被勾勒出来。从实用性上看绘画作品是一种纯粹的作品,通常来说这种作品形式是用来观赏的。从近现代来看绘画代表作品主要有梵高的《向日葵》,国内徐悲鸿的《奔马图》等,这些美术财富与宝藏是人类在对美认识与创造的重要体现。虽然绘画作品有着繁多的种类,从当前艺术市场相关赏析类书籍著作来看质量不是很高,出版社、书籍都不具规模,只是体现在表面,解读有些浅显,读者难以从书籍中对美学有深入的认知,通过赏析使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得到提升,这就更加具有难度了,因此提升这类书籍的质量显得尤为迫切。

三、美术赏析是审美能力的提高途径

从审美本身来看在对审美能力加以塑造的同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来完成,要使审美能力的提高巩固得到保证,至少不会轻易下降,外来文化不会对大众审美能力造成影响。为此借助美术赏析方法,有效塑造审美能力。在客观上看美术赏析和日常生活与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在当今的大众家庭当中都有图画的摆放,都属于美术赏析范围。

一个突出案例是“十字绣”在当前很流行,这样的美术作品使得传统刺绣工艺得以延续,难度不是很突出,这需要耐心要足够,有所坚持,就能够创作出好作品,得到很高的市场价格。在作品赏析当中对审美能力做出正确塑造,对传统文化魅力加以正确认识,对图画表达的寓意加以正确认识,将美好愿望加以寄托,这不仅能够从经济效益上得到收获的同时,精神食粮需求也能够得以满足。今后在对美术赏析的应用中将会得到扩大,为塑造审美能力提供保证,从更多层面加以有效地干预,促进文化事业与艺术层面的发展进步。

四、通过美术赏析如何塑造审美能力

(一)对见识的增长与眼界的开阔

伴随时间推移,在不经意间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对增长见识与开阔眼界来说都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这对作品赏析塑造来说是很突出的,如在网络及民间流行的一些美术作品较为突出的有《向日葵》等,从大众角度来说在绘画影响与作用下作品水准达到高水准,从而才能流芳百世,才能在博物馆中珍藏。对仿制品来说多是临摹而成的,获得很好的认可,在售卖产品当中价值越加良好。从一定程度上看一些国际名家名作涌入中国市场之后,有力促进了审美能力塑造。有的家庭在审美能力上有着较为一般的表现,但对熏陶自我抱有很大希望,会对名家名作仿制品购买过来,悬挂在家中的显要位置,对审美能力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提高途径,不仅使疲劳感得到消除,審美观念也能够提升。

(二)对性情加以陶冶与培养情操

画家在对艺术处理与创造之后,在作品中融入美,将情怀与精神、意志集中体现,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在精神方面上带来滋养。人们在美术作品欣赏当中精神体会与感受非同一般,不仅使灵魂得到净化,情操也会得到陶冶。如拉斐尔、达芬奇两位名家画笔下的圣母,既慈祥端庄,又圣洁神圣,这使人们的人生观念更加健康,人文之美概念更加丰富,情感得到释放。

(三)对审美体验加以丰富

对塑造审美能力来说在工作趋向上呈现出综合化的特点,并非是结合固定的方向而努力,最基本的问题是应使得大众了解正确审美的标准,当在理解上存在偏差的时候,片面认为胡乱涂鸦这也是审美。这种在想法上的错误使审美体验并不足,从心理结构上来看是缺失的,没有很好地划分正确作品与争议作品,以及错误内容,这从审美方向角度上造成歧途,走出的道路是错误的,给自身生活与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在对作品赏析当中从作品表现形式能够对所蕴藏的深意加以体会。以《向日葵》为例,这是静物画,不管从瓶花、色调与布局构成上,还是从笔触处理来看都体现出梵高对生命与生活,以及自然的体验,表达出内心的悲伤孤独与热烈。在对作品加以赏析的过程中,只有对其生活背景加以充分了解,对其生活渴望进行理解。由此能够看出美术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与教育作用是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的,伴随作品表现形式越加深化,形式内容越加丰富与生动,这对艺术家情怀与精神来说提供了更好的呈现平台,为艺术家和观赏者的沟通创建了桥梁。

结语:从以上论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现代美术绘画作品赏析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展开论述。美术绘画作品是大众审美能力塑造的重要参考,想要塑造良好的审美能力就要从对作品的赏析开始,为此人们要试图学习掌握美术作品赏析方法,通过不同的赏析途径使得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晨.美术作品欣赏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塑造[J].鄂州大学学报,2018,25(03):60-61.

[2]林晓涛.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6):155-156.

[3]王婷.试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J].纳税,2017(24):176.

猜你喜欢
提高途径审美能力
全方位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论提高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红江橙单产途径
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途径与完善策略研究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