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投资学中的构建路径

2019-03-27 01:07吴春贤
现代企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研究型文献教学模式

吴春贤

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转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为适应以上变化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已成为目前诸多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投资学作为国内众多大学商学院或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该课程涉及众多数理统计模型的推导,如果仍以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抑制了学生动手、思考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并最终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投资学的授课过程中探索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并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投资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1.投资学授课内容的综合性。投资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需要学生积累较多的其他专业课知识,在投资学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微积分及概率统计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课程综合性较强,这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通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所学课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提供了先决条件。

2.投资学授课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投资来源于现实生活,这一点决定了投资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运用资产组合理论、CAPM模型、套利定价等理论指导投资实践,培养学生处理实际投资问题的直觉和一般思维是课程的教学目标。正是因为这种实践可操作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对现实的投资实践进行考察与思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投资学授课内容的复杂性。由于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投资学同时也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其理论研究必须与现实复杂多变的环境紧密结合,近年来学者对投资领域的研究话题除了资本市场的证券定价、投资效率外还会结合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治理等问题进行不断地深入,各种理论层出不断,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金融及财务学学术研究的前沿内容,这样的课程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的开展。鼓励学生了解相关权威学术研究、深入剖析这些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进行深刻的思考,之后提出自身看法甚至批判,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投资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学术素养,这正是对投资学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用意。

二、投资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

1.知识点与图形思考结合研究型教学。教师可以针对投资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结合教材中的图示,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型学习,比如在介绍资本配置线(CAL)上投资组合点的分布时,要求学生思考资本配置线上P点右侧的点代表了怎样的投资行为?P点右侧的直线能否保持和它左側的直线一样的斜率?并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投资行为(具体如图1所示)?又比如在介绍风险与收益相关内容时,要求学生结合图形思考何为正偏?为什么当收益率的偏度为正时,标准差会高估风险?相反左偏时又会低估风险(具体如图2所示)?将类似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结合图形先自主思考,之后教师再展开讲解,不仅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文献阅读与专题汇报结合研究型教学。在学生掌握了投资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安排经典文献研读工作。由任课教师把经典文献提前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文献筛选可结合授课内容进行。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对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投资异象及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套利成本与本市场有效资本及错误定价为什么会发生等专题文献进行研读。在此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文献一定要考虑到本科生的水平,难易程度要适中,太难的文献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太简单的文献达不到专题研究的要求。同时,为培养学生自主开展研究活动的能力,也可以由教师确定研究专题后,让学生学习使用文献检索工具,尝试自己查找相关文献,为培养后期规范性研究和做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在学生检索文献后,教师一定要帮助其筛选把关,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献,既要保证文献质量又要顾及文献的难易程度。在学生自己课下认真研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教师再带着学生在课堂上对每一篇论文进行深入的导读,比如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汇报的方式提出自身对文献的理解及自学时遇到的难点、困惑问题,并与大家一起讨论解答。通过以上方式,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用心研读文献,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术报告能力,激发学生互助解决问题的热情。最后由教师提出文献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除以上方式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并作为本科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入门训练。鼓励有兴趣做研究的学生报名参加,由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献整理、数据收集等工作入手,逐步参与数据清洗、分析及简单的实证研究。通过给学生提供这种边干边学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学术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注意把这一小部分学生做出的成果和研究过程在课堂充分展示和介绍,旨在激发其他学生对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3.大数据与量化投资结合研究型教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基于此,未来经济社会对与大数据相关的岗位需求旺盛,也将催生出像首席数据官、大数据挖掘师、大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来源、类型和特征所发生的变化使得投资学领域的研究面临众多挑战。因此,将大数据概念融入到投资学课程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国内高校投资学教学现状,首先重理论轻实践,投资学授课内容多以金融产品的定价、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策略等为理论基础,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的经典投资案例,缺乏课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其次在授课过程中缺乏课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多数学生不知道所需数据可以在哪些网站上被挖掘到的概率大,也不知道如何通过专业数据库(例如CSMAR、WIND)检索查找相应数据,结果致使学生收集数据的效率较低。与此同时,学生对于非结构性数据没能给予足够重视,如网页、用户的评价、视频和图片等。而非结构性数据恰恰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和量化分析的基础。再其次从现在的课堂看,学生虽然能较熟练地运用 Excel 进行数据分析,但对于编程类的软件工具较陌生,在未来大数据背景下通过编程软件(例如R语言、Python、Matlab)对海量投资数据进行分析正在慢慢变为一种趋势。鉴于传统的投资学教程结合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对单一证券或证券投资组合进行分析,没有考虑量化分析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的现实情况。因此,在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应逐步尝试在授课过程中教会学生通过相应编程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在如何对资产风险进行衡量、如何验证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如何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单项资产进行风险估计时,教会学生通过相应统计软件解决以上问题,既达到让学生对量化投资有初步认识,为后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热情的目的。

三、结论

研究型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研究型教学模式反对被动接受、继承、记忆知识,而是主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来自实践的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发展能力 。

把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投资学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逐渐步入研究的轨道和方向上来,使得投资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现代投资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投资理论研究、掌握学习研究思路及实现投资实践方法的过程。在投资学课程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投资学知识,及时了解投资学前沿理论,掌握投资实践,培养自主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科研水平、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推动投资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更好的发展与实施。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研究型文献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