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2019-03-27 01:07张小连
现代企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债权人财务资源

张小连

财务资源应该反映所有企业资源的共性, 即企业所拥有的性质,有价值,可操作,并且能够增值。同时,它必须反映这一财务部分的特征。 因此,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企业的财务资源。具体而言,它是一种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可以投资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包括功能(获取资源的能力,分配资源的能力,使用资源的能力等)。 这里的财务资源定义实际上是广义财务资源的定义。 受会计准则的影响,我们将广义的财务资源进一步划分,分为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其中财务资源主要通过股票发售、财务杠杆、股利支付比率、剥离或兼并等指标进行衡量;通过人力资源,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和智力资本等因素进一步分析非金融资源。 由于财务资源指标可以通过收集的数据进行度量,客观性较强,结果比较准确,而非财务资源指标中的因素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通过固定指标测量,因而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一、影响财政资源质量的因素及后果

从财务资源的概念可知,企业对财务资源进行管理主要指对资产、资金、投资、筹资、债务债权、会计信息等方面进行的管理。所以本文在阐述财务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时,主要是通过分析战略异质性、高管过度自信、利益相关者等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

1.战略异质性。战略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企业只是为了获得短期利益,或者仅仅是为了上市圈钱,那么其对企业研发投入则较少,更多的是通过并购相关行业,或者生产简单产品获利。如果采用横向整合战略,母子公司在统一行业运营,那么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专注于这个行业。在竞争中,其具有规模效应。如果母子公司居于同一行业,但是实施的战略不同,则子公司无法利用母公司的资源从而为其带来规模效应。同时,它将增加其管理成本和运营风险。如果企业是多元化战略,那么母公司可能居于企业的主导地位,经营主业,而子公司可能是公司通过并购而来,并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企业竞争力,只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灵活的资金流,所以母子公司可能采取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但是在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差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失去在该行业的竞争优势。以联想集团为例,最近,在恒生指数的季度成分股中,联想在恒生指数中的成分地位被石家庄集团取代。 联想集团股权持有人于2017-2018年首三季度应占亏损为2.22亿美元。联想集团持有联想集团29.1%股权的联想控股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负责IT业务的联想集团去年亏损6.7亿元。其实联想早期的各种并购行为已经为今天惨败的局面埋下祸根,虽然在2005年和2014年分别成功收购IBM和摩托罗拉, 但是其并没有在自有品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是依赖于雄厚资金投资于盈利性比较大的项目。这意味着今后再无联想品牌的手机。 此时,联想成为国内最后一家放弃海战术的大型手机制造商。2010年,联想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于是开始着手于农业的投资,虽然实现了战略模式的多元化,但是这种投资与企业的主业并没有呈现多大的相关关系,只是可能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部分资金,然而这种投资并没有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为其之后失败埋下了伏笔。这也注定了联想嘉沃拥有IT公司的基因和从中衍生出来的风格。为了节省时间,联想主要从事兼并和收购。 联想失败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点:①只赚人口红利钱,不走研发路。不搞高科技研究,只做国外公司的搬运工,联想没有梦想,有的只是一颗暴发户的心。 ②转战投资,忽视主业。柳传志一直瞧不起制造业。 而他认为投资则不一样,只需要大部分时间与办公室和制造业人士谈判,经常外出旅行。 ③人事混乱,调整频繁。 联想并不缺人才,只是留不住,人才的流失就是联想的一颗毒瘤,不断侵蚀着联想,也防碍着联想的战略决策。联想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实现的并购,它并没有因为投資于不同的行业而增强自己主业的竞争力。武钢宝钢的合并即是如此,因为两集团旗下子公司的钢铁主业都出现有较大亏损,在重组过程中:并购后的企业会处理那些产能较差的设备。

2.高管过度自信。近年,学术界开始研究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征。研究发现,经理人的过度自信会导致其进行盲目投资,最终可能损坏公司的价值。但从管理层薪酬的角度来看,公司可以激励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项目,如果成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即便失败造成的成本也较低。然而,如果高管投资于风险较大并且回报较低的项目,可能会加剧股东与管理层的冲突,进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Daniel and Monica,2012)。近年来,兼并和收购一直被国内公司所钟爱,并且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规模的扩大化。然而兼并可能会带来以下弊端:管理层会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在职消费水平;此外,企业也会对管理层进行货币性的薪酬补偿,以弥补高管的损失。虽然合并和收购可以增加管理层的私人收入,但管理层私下管理的活动也必须效率低下。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管理层有动机操纵会计信息,从而达到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欺骗投资者的目的。

3.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李新和(2003)对利益相关者做了以下分类:支持、不支持、边缘化、以及与公司财务需求相关。所以我们只考虑支持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的金融合作和对抗。本人认为财务管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是与财务行为活动存在相互关系的个人或组织,他们是在明确合作或对抗中合作的团体,并签订明示或暗示的合同,以获得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它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等。①企业与债权人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从代理理论角度出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大股东会利用自己的控制权攫取私人利益,而当企业所有者损害债权人利益时,管理层会站在所有者一方,因而债权人需要和所有者签订限制性条款以限制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在享受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时,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也即支付本金与利息。由于固定利率在其借款期间保持不变,也即无法根据物价水平而有所变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债务人支付不变的利息,也即债务人只是支付了很小一部分的代价便换来了未来发展的资金,这对债权人而言就意味着其资金发生了贬值,但对债务人而言却是有利的。相比较于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则更受投资者青睐,因为其会受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所以企业在发行中长期贷款或债券时较多使用此种方式。债权人的收益越来越具有波动性,其主要取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风险溢价,所以从理论上讲,浮动利率的构成可以表述为以下公式: 名义利率= 纯利率+ 通货膨胀率+ 风险补偿率,在上面的公式中,纯利率取决于政府债券的利率,而风险补偿率则取决于投资项目的风险。如果债权人预期项目会有更大风险的时候,会向企业索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补偿,因为项目投资失败,债权人需要承担大部分的损失;而若成功,只能分享一部分的利息费用,所以债权人会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索取不同的溢价补偿。显然,目前的利率波动主要是针对无风险补偿(主要是通胀调整)进行调整。在市场经济下,贷款企业会根据经济形势对贷款利率进行调整。例如,企业的信用评级为AAA,风险评估为0.5%。 但两年后,该公司的信用评级变为A,其相应的风险回报为1.5%。此时如果不对利率进行调整,则对债权人非常不公平,如果情况相反,则对企业很不公平。为此,我们认为风险补偿对企业风险规模的调整将构成浮动利率的主要部分。这为债权人未来参与企业收入分配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依据。②企业与政府间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般都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动与政府建立好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其提前知道政府即将颁布的各种政策,在政策实施之前做好准备,以便享受政策带来的优惠。例如:提前知道了政府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企业需要将污染严重企业进行转型与升级,或者是生产高科技产品,以获得企业对研发投入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企业会将慈善捐赠作为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产品的宣传;另一方面,也能获得政府的好感。

二、如何提高财务资源质量的建议

1.企业实施并购时,实行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集团则倾向于并购那些能为企业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公司,或者是兼并当下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以联想为例,其兼并的农业和低端制造业,除了能带来雄厚资金之外,对其产品研发或品牌提升的用处不大,联想的这种行为就像一个暴发户穿金戴银,却举止庸俗。由于恒生指数公司近期成份股的主力业务被忽略,联想集团成份股在恒生指数中的地位被石家庄集团取代。联想的失败不仅与柳传志的盲目投资有关,还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企业缺乏发展战略,资金没有用于产品研发,而是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此外,忽视自己处于一个竞争行业,随时可能被替代的风险。联想手机无视国内市场,现在联想手机已经退出华为,苹果,三星,小米,OPPO和vivo等八大手机。从联想的失败以及宝钢的成功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应该并购与自己主业相关的公司,一方面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减少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企业价值。

2.信息的质量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例如,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信息可以提高财务决策,预测和财务控制的效率,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可以有效地将企业的真实状态传达给资本市场,从而降低其资本成本。当经理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时,过度自信的高管倾向于通过兼并和收购来提高绩效。在委托代理理论下,当并购收益较低时,管理者为了避免来自股東的惩罚,于是萌生了调节公司盈余的动机。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对这种行为一无所知,所以公司高管借此可以蒙混过关。若股东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会降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达到良好的治理效应,这虽然会提高公司的信息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增加企业的监督成本,所以公司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第三方,比如债权人,从而减少自己的监督成本。

3.会有越来越多的索赔可以参与公司收入的分配。从以往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企业的负债率上升以及金融和经济环境的动荡,债权人的风险越来越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是鼓励债权人参加公司的运营管理,并享有剩余收益分配的权力。为此,参与债券和参与贷款将逐渐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多。同时,债权人应改变管理方式,从企业间接监管转向直接管理。一些大型债权人将进入公司董事会,从过去对公司的间接监控到公司财务决策的直接参与。 当公司的资金主要由债权人提供时(例如,超过80%的资金由负债组成),防止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决策是不现实的, 由于主要风险已经由债权人承担,商业决策的力量完全被其他人操纵。债权人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却只享有较少的收益,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容易使债权人产生不满的情绪。目前,一些国家的债权人已进入董事会,这是上述情况的合理选择。总的来说,在债权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中,旧模式将被打破,我们将迎来一个新的分配理念。 对于这种新的分销模式,中国的银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期待着它,并希望这一天很快到来。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债权人财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主债务人对债权人有抵销权时保护保证人的两种模式及其选择
恶意串通与债权人撤销权解释论的三维意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债权人放弃破产拍卖 玩具反斗城有望复活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水利财务
认缴出资制的问题与未来改进——以债权人保护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