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9-03-27 01:07陈春华
现代企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体制造业经济

陈春华

新时期,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前列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诸多困境,都是摆在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议题,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促进整体业务的增长,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学习。本文结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发展实体经济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启示,促进实体经济的提升,实现经济转型期的良好发展。

一、欧美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启示

美国的去工业化教训和再工业化战略。二战以后,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1957年美国制造业产值达到了GDP的1/3左右。当时美国生产的许多与制造业相关的产品,为其GDP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接连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将大批的军事物资和后勤物资移交到了战场前线,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制造业则大举进军美国,对美国的整体产品和生产线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日本產品,以质优价廉的优势打败了美国制造。因此,美国学者开始研究是不是应当放弃制造业而转向其他的新兴经济领域。在诸多政策研究者的建议下,美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大力包装的制造环节在国内仅仅留下了研发设计和销售物流等次要环节建设,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投入到服务业,使产业链条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其前端和后端环节与过去出现了很多不同。虽然金融行业、物流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迅猛增加,也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去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对于美国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弊端,2008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和房贷危机,则直接击毁了美国的经济。经过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美国先后出台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和AMP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先进制造国家战略发展等国家性的纲领文件,旨在提升美国的制造业,重新使得美国的各家企业回到本土促进制造业的发展,重振工业的发展理念。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减税补贴、加大科技投入等,旨在提升美国的竞争力,尤其是工业体系竞争力。这类促进制造业以及工业的发展模式,使得美国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资金科技人才等重要资源重新回到了美国。于是先进的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极大程度上重塑了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使得美国的GDP发展重新回到了正轨上,这就是现代发达国家美国重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重要影响所在。

德国是欧盟非常关键的国家。德国坚持改革,保持制造业的领先优势,是其重视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德国不仅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实体经济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是德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对于其摆脱危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曾经德国实体经济发展一度面临困境,比如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涨以及企业利润率的维持低下和研发投入不足等。但在2003年德国政府推进了旨在提升十年实体经济发展,走出困境的相关计划,其中对于实体经济制造业以及德国引以为傲的工业等提出了诸多的优惠政策,旨在促进资源科技人才等重要方面因素的引入,通过改革德国制造业发展引入了新的动力,市场的整体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税收体系、制度科研、教育体制、改革制度等,这对于整体的经济发展而言非常重要,使德国走出了困境,重新迎来了辉煌,德国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对我国的教训,主要包括通过不断改革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长期战略高度来指引制造业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促进整体实体经济发展等。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是欧洲重要的工业国家,在新时期为了保证实体经济发展在GDP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依托信息数字化战略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保持自己的领先水平。英国在历史上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无需多远,但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逐渐出现了以金融业和创意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调整,以至于很多的人才和资金都被吸引到这些行业,这对于英国的实际发展而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学者和政府管理者都倡议英国应当重塑对于工业和制造业的重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英国的金融业受到了巨大的制约,以至于对整体的就业社会稳定性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英国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重塑传统优势企业的发展,他们通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传统产业得以升级改造了以核心产业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投入等方面的内容,推动了产业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在重视实体经济方面,首先非常重视发展现代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这不仅可以促进GDP的持续增长,还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等社会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比如各类优势产业、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电信电子工业、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等,就是英国的优势产业所在,这对于我国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借鉴意义。结合国家的优势和强势产业可以做出相关的调整,使得产业和政策予以偏重,进而促进整体的发展,同时保证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次,英国非常重视技术和品牌的创新,提升产业水平,尤其是对于现代制造业,医药研发以及信息技术等,一直保持着高投入高产出,整体发展质量,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赞许。

二、日本实体经济发展启示

日本地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实体经济的进步,也值得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学习。日本在这方面始终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和产业空心化并存的发展策略,一方面日本通过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以此来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再牢牢把握高端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聚焦于优势产业,比如零部件原材料与机械制造等,在占据上游的同时,促进科技核心原材料高精尖零配件的生产模式转变,提升环保意识,提高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以此为依托投入到新兴产业,比如娱乐业、服务业和互联网金融业等,使日本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转机。此外,大量的日本企业将主要的生产和经营基地从国内转移到海外,日本的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优化和进步。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企业的利润和生产效率得以降低。地区政局的不稳定和资金回收困难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企业海外化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日本实体经济的发展教训。

三、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外部大环境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转型的内因。纵观国外实体经济发展的脉络可以看出,首先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政府政策的引导,作为就业保证的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受年轻人职业选择的青睐,要想发展实体经济就要提高实体经济的薪酬待遇和员工的生活保障。其次,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必然需要不断的转型,由粗放型的企业向高精尖领域迈进。这个过程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需要行业协会或者企业自身的观念转变和突破,打造实体经济具体行业的技术高度和市场话语权。再次,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要远远高于其他经济体,因此在税收、工商等政府职能方面要提供便利和条件,具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支持力度。最后,在未来发展实体经济的空间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必然会收到影响,如何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不破坏环境是企业面临的问题。

实体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相关国家已经走过了一条经验与教训并行的发展之路。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也有让我们防范的教训,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出适合自己的实体经济发展之路,才能成为国家的经济力量。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具体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对于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重视实体经济,以新技术新理论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证GDP的稳定增长,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的经济基础稳定和社会和谐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实体制造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