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思维,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2019-05-03 13:55王燕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王燕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及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放权给学生,放飞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散思维

一、开放课堂教学形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相同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各个数学知识可以串联起来运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放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挖掘,锻炼他们多向思考能力,促使他们发散思维提取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西师版五年级《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教师先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给他们独立思考解法的时间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写下来,组织学生交流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的学生回答:与整数的计算顺序相同,连加或连减时从左到右。之后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有的学生先通分后计算、约分,结果是一个假分数,有的学生先将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再通分计算,结果是一个带分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这个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知识的迁移,探究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多种计算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分析归纳能力,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数学思想渗透,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是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继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比如六年级《圆的面积》中,让学生思考遇到不能直接计算出面积的图形时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学生联想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尝试着将圆轉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其面积公式,指导学生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提示学生将数据代入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中,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个过程中渗透了转化以及极限思想,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教师一直处于引导的位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亮.构建思维飞舞的平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华夏教师,2018(11).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