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

2020-08-13 16:03木乃什卡
好日子(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

木乃什卡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较难的重点科目,是一门重逻辑、重思维、重理解的基础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为了更好的帮助国家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人才,各大学校的初中教师们想法设法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以及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数学成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将逻辑内容抽象化、数字化。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去对数学中的空间物体有较好的形象认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理性、更周密,分析问题时更敏捷、更灵活,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会突飞猛进,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作为重逻辑的理科学科,想要学好它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靠举一反三。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后,就会更容易发现数学学科里的内在规律,就会更有效果的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通过方法的加持去分析所有同类型的题型,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拥有更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分析问题更科学、处理问题有条理、行为处事更严谨客观。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

二、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师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充分了解班级的每一名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性格志趣和自身素质,来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症下药。

(二)教师注意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是课堂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性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避免出现“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枯燥乏味、单调死板、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思维能力止步不前,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打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學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堂的提问,多提出一些具有高水平的、高质量的、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的问题,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一章“有理数”中的“正数和负数”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知不知道世界第一高峰和中国最低盆地的名字,接着引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再通过教学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感受高水平面和低水平面的巨大差距和不同情况,进而引出正数和负数。这样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数学学科中的很多内容并不是很难,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是核心知识确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只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做题方法,没有形成解题思路,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潜心钻研的习惯。导致学生们遇到难题就畏首畏尾,产生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有意识的教授并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学生只有自己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领悟到数学学科的真正魅力,才能体会到通过静心思考、不断尝试、反复琢磨之后得到解决方法和正确答案后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乐。学生掌握了数学学科的做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挖掘到数学学科中的一致规律,有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会感觉自己打开了数学新世界的大门,掌握了数学学科的门道,就会发现数学中很多基本题型的解法和做法都是一脉相承的。学生们面对数学题的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而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解决数学题会更加得心应手,难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动笔会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学生们的数学错题本,错题本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查缺补漏,有利于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数学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自身的学科素养高,才会更好的引导并传授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索精神。[2]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全面的、有层次的知识系统,突出模块重难点,帮助学生提升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对于数学的知识点和各个单元的联系有更清晰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业。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做好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春莲.浅谈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58):93.

[2]王海燕.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思考与课堂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7,(26):46-4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