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活动”,实现“变教为学”

2020-10-14 21:34段育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倒数导学学会

段育华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改变课堂形式,通过小组活动来实现变教为学。本文将对变教为学理念实践进行总结探讨。

关键词:变教为学;导学活动

如何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研究课题,我们为此进行了大胆的教改试验,总结出了一系列教改实验成果。

一、转变观念,改变方式

要实现“变教为学”,我们首先要转变备课观念,以往我们备课考虑的是“教什么?“怎么教?”,编写的教学设计就是课堂流程设计。而在“变教为学”理念下,我们考虑的是 “学什么?”“怎么学?”备课的内容也相应转变为设计活动单或导学单,以及每个活动的组织及问题设计和学生预设。

要实现“变教为学”,我们还要转变上课方式,努力以“问题导学、以观察诊学、以活动助学”,追求 “把目标变成任务、把知识变成问题、把方法变成活动”,让学生“知学” 、“愿学”、“会学”。

二、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2014年以来,我县引进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变教为学”课堂模式,每年派出大批教师到北京、江苏、深圳等地点对点“影子”跟班学习,举行京·苏·赣三地“长征源” 杯同课异构竞赛,围绕“变教为学”推出了很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导学模式。

课堂导学模式是借助导学单或活动单,在教师引导、组织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重视活动设计组织,有效实现变教为学。

课堂导学模式的一般结构如下:

1.自主导学

在通过情境、复习等方式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看书,独立完成导学单,这是教学的重点。导学单是引领学生学习的路标,在设计时应紧扣课本、突出重点、要特别注意难度不能太大,要有弹性,最好是学生能从书上找到答案的,量也不宜太多,一般为5到8分钟能完成为宜。如《倒数的认识》一课,可以这样设计:

(1)什么是倒数?

写出符合这句话意思的算式。

(2)试着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是

(3)关于倒数你还有什么问题和发现?

2.交流质疑

这个环节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先小组交流,实现互学助学,初步掌握知识;再选取典型做法由学生代表利用黑板、视频展台或PPT、希沃白板等进行板演、讲解;最后其他学生补充、质疑、修正。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收集典型做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生成的教学资源,在学生交流质疑过程中,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有效提取,一些无效问题要及时带过,重点内容适当板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有效辩论。而学生要做到会说、爱问、善问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需要老师长期坚持,有效引导。

3.教师讲解

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紧扣学生反馈时的疑惑,以设问、追问、举例等方式,通过讲解、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回顾知识形成过程,体会思想和方法。比如《倒数的认识》一课,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讲解:

(1)算式0.25×4、+符合这句话的意思吗?为什么?“互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说。

(2)怎么判断这些数的倒数找对了没有?整数没有分子分母了,怎么找它们的倒数?

(3)1的倒数是几?0有倒数吗?为什么?小数有没有倒数?怎么找?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是怎样的呢?

导学模式着眼于学,着力于导,这个环节老师的讲解不是简单的重复,要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在重点处提问,在难点处追问、在疑惑处点拨、在总结处提升,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特别注意要做到大胆放手,学生会的绝不插手,不会的只做適当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4.课堂练习

这个环节与其他模式的课堂一样,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形式要丰富多样,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能互动、有交流,反馈及时的练习形式,比如在希沃白板5可以设计分组竞争、判断对错等课堂活动,让练习既有效又有趣。

5.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除了从知识情感方面进行总结外,更要让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是怎样学会知识的?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

三、反思提高,有效活动

在实践中,我们经历了学生不敢说、不会问;又导又学,时间不够;优生主角,差生配角等困惑。但我们一直在坚持并努力改进,因为大家欣喜地看到,“课堂导学”模式实现了“先学后教”,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导学模式中引入了小组合作机制,优差生搭配,固定号码和任务,一般由四号差生代表汇报答案;二号或三号中等生进行补充讲解,一号为组长,组织活动、统一答案、负责提问释疑。这样既可以让学困生及时得到来自同学的帮助,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而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教育,所以必须学会学习,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高度分工,各个领域的不断细化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必须学会合作,具备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实践证明,导学模式借助“导学活动”,组织“有效交流”,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方法的运用、思想的感悟、品质的培养,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让学生具备学习力、实践力、协同力和创新力,为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郜舒竹.变教为学再说小学数学备课[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5)

[2]葛敏辉.试论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实践应用[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1):51-53.

猜你喜欢
倒数导学学会
学会分享
我是小导游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